书城成功励志做人细节全书
17330200000031

第31章 做人从修身开始(30)

美国从事个性分析的专家罗伯特·菲力浦有一次在办公室接待了一个因企业倒闭而负债累累的流浪者。罗伯特从头到脚打量眼前的人:茫然的眼神、沮丧的皱纹、十来天未刮的胡须以及紧张的神态。专家罗伯特想了想,说:“虽然我没有办法帮助你,但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介绍你去见本大楼的一个人,他可以帮助你赚回你所损失的钱,并且协助你东山再起。”

罗伯特刚说完,他立刻跳了起来,抓住罗伯特的手,说道:“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请带我去见这个人。”

罗伯特带他站在一块看来像是挂在门口的窗帘布之前。然后把窗帘布拉开,露出一面高大的镜子,他可以从镜子里看到他的全身。罗伯特指着镜子说:“就是这个人。在这世界上,只有这个人能够使你东山再起,你觉得你失败了,是因为输给了外部环境或者别人了吗?不,你只是输给了自己。”

他朝着镜子走了几步,用手摸摸他长满胡须的脸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几分钟,然后后退几步,低下头,哭泣起来。

几天后,罗伯特在街上碰到了这个人,而他不再是一个流浪汉形象,他西装革履,步伐轻快有力,头抬得高高的,原来那种衰老、不安、紧张的姿态已经消失不见。

后来,那个人真的东山再起,成为芝加哥的富翁。

一支小分队在一次行军中,突然遭到敌人的袭击,混战中,有两位战士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结果却发现进入了沙漠中。走至半途,水喝完了,受伤的战士体力不支,需要休息。于是,同伴把枪递给受伤者,再三吩咐:“枪里还有五颗子弹,我走后,每隔一小时你就对空中鸣放一枪。枪声会指引我前来与你会合。”说完,同伴满怀信心找水去了。躺在沙漠中的战士却满腹狐疑:同伴能找到水吗?能听到枪声吗?会不会丢下自己这个“包袱”独自离去?日暮降临的时候,枪里只剩下一颗子弹,而同伴还没有回来。受伤的战士确信同伴早已离去,自己只能等待死亡。想像中,沙漠里秃鹰飞来,狠狠地啄瞎了他的眼睛、啄食他的身体……结果,他彻底崩溃了,把最后一颗子弹送进了自己的太阳穴。枪声响过不久,同伴提着满壶清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赶来,找到了一具尚有余温的尸体……

那位战士冲出了敌人的枪林弹雨,却死在了自己的枪口下,让人扼腕叹息之余不免警醒:我们奋斗在人生的旅程中,与天斗、与人斗,我们不轻易服输,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然而很多时候,面对恶劣的环境,面对天灾人祸,面对尔虞我诈,是我们在心理上先否定了自己,是我们自己选择了放弃,选择了失败。

人生操之在我,强者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

所以,一个不输给自己的强者,他是不忘自己的人生权利,在困境时也能选择积极心态的人;他是能正确对待失败,永不放弃的人;他是有傲骨而没有傲气的,看重自己做人的尊严胜过自己生命的人;他是能尊重、宽容、善待朋友,知道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自己的人;他是能驾驭时间,高质量利用时间和能跟时间赛跑的人;他是对财富有正确的理解,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人;他是理解爱情真谛,拥有强大情感支撑的人。

在生活的艰难跋涉中我们要坚守一个信念:可以输给别人,但不能输给自己。因为打败你的不是外部环境,而是你自己。

坦然面对,善待失败就是善待人生

美国《生活》周刊曾评出的过去1000年的100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中,托马斯·阿尔沃·爱迪生名列第一。

爱迪生出身低微,他的“学历”是一生只上过3个月的小学,老师因总被他古怪的问题问得瞠目结舌,竟然当着他母亲的面说他是个傻瓜,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母亲一气之下让他退学,由她亲自教育。这时,爱迪生的天资得以充分地展露。在母亲的指导下,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在家中自己建了一个小实验室。为筹措实验室的必要开支,他只得外出打工,当报童卖报纸。最后用积攒的钱在火车的行李车厢建了个小实验室,继续做化学实验研究。有一天,化学药品起火,几乎把这个车厢烧掉。暴怒的行李员把爱迪生的实验设备都扔下车去,还打了他几记耳光,爱迪生因此致聋。

爱迪生20岁出头开始研究电灯,历时10多年,他先后选用了上千种不同物质做灯丝试验,时常不间断地在实验室连续工作24小时。有一次,他和助手们连续工作了5昼夜。1871年圣诞节,是他结婚的那一天,可他竟因工作忘记了新娘子,让妻子玛丽小姐在洞房中空等了一夜。

爱迪生虽未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凭个人奋斗和非凡才智获得巨大成功。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热情和精力从千万次的失败中站了起来,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成为了一名伟大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仅从1869年到1901年,就取得了1328项发明专利。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新发明,他因此而被誉为“发明大王”。

爱迪生献身科学、淡泊名利。在研制电灯时,记者对他说:“如果你真能造出电灯来取代煤气灯,那你一定会赚大钱。”爱迪生回答说:“一个人如果仅仅为积攒金钱而工作,他就很难得到一点别的东西——甚至连金钱也得不到!”他一直被称作现代电影之父,可是在电影界人士为他77岁寿辰举行的盛大宴会上,他说:“对于电影的发展,我只是在技术上出了点力,其他的都是别人的功劳。”

爱迪生胸襟开阔、善处逆境。针对自己的耳聋不便,他说:“走在百老汇的人群中,我可以像幽居森林深处的人那样平静。耳聋从来就是我的福气,它使我免去了许多干扰和精神痛苦。”1914年12月的一个夜晚,一场大火烧毁了爱迪生的研制工厂,他因此而损失了价值近百万美元的财产。爱迪生安慰伤心至极的妻子说:“不要紧,别看我已67岁了,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老得不能重新开始工作的。灾祸也能给人带来价值,我们所有的错误都被烧掉了,现在我们又可以一切重新开始。”第二天,爱迪生不但开始动工建造新车间,而且又开始发明一种新的灯——一种帮助消防队员在黑暗中前进的便携式探照灯。火灾对爱迪生就像是一段小小的插曲。

爱迪生深深懂得人生的一个重要原则:几乎每一种结局(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受我们对之所持态度的影响。

爱迪生活了84岁,一生之中发明众多,被誉为科学界的“拿破仑”。但是他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就经历了2000多次失败,他对于自己成功的原因,曾有过这样的说明:“失败是一种人生体验,要学会坦然地面对它。”

大风大浪才能显示人的能力,大起大落才能磨炼人的意志,大悲大喜才能清洗人的心灵,大羞大耻才能洗涤人的灵魂。人活在世界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成功的故事里都写满了辛酸失败。敢于正视失败,不退缩,不消沉,不迷惑,不脆弱,才能有成功的希望。

善待失败,就是善待自己,就是善待生活,善待人生!

沙漠尽头是绿洲,不要轻言放弃

伍迪·艾伦,奥斯卡最佳编剧、最佳制片人、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金像奖获得者,在大学里英语竟不及格。

马尔科姆·福布斯,世界最大的商业出版物之一——《福布斯》的主编,却没能当上普林斯顿大学校刊编辑。

利昂·尤利斯,作家、学者、哲学家,却曾三次没有通过中学的英文考试。

利文·尤里曼,两次被提名为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演员的候选人,当年报考戏剧学院时,却没通过,因为主考官认为她没有表演才能。

理查德·L·马尼博士,神经放射学专家,在医学院一年级时,神经解剖学不及格……

年轻的伊内蒂·比萨刚从按摩学校毕业后想在加利福尼亚美丽的蒙特雷地区见习接诊。当地的按摩机构告知该地按摩师为数众多,但却没有那么多的病人。于是在4个月中,比萨每天用10个小时挨家挨户地毛遂自荐,上门服务。他总共敲响了12500扇门,和6500个人交谈并邀请他们到他未来的诊所就医。作为对他的毅力和诚挚的回报,在接诊的第一个月,他就医治了233名病人,并创下了当月收入72000美元的记录。

大名鼎鼎的可口可乐公司,开张的第一年,仅售出了400瓶可口可乐。

超级球星迈克尔·乔丹曾被所在的中学篮球队除名。

赛拉·霍兹沃斯10岁时双目失明,但她却成为世界著名的登山运动员。

瑞弗·约翰逊,十项全能的冠军,有一只脚先天畸形。

赛乌斯博士的处女作《想想我在桑树街看到的》被27个出版商拒绝,但他没有放弃。终于,第28家出版社——文戈出版社看中了该书的潜在市场价值,很快出版并获得了600万册的销量。

《心灵鸡汤》在海尔斯传播公司受理出版之前曾遭33家出版社的拒绝。全纽约主要的出版商都说:“书确实好得很,但没有人爱读这么短的小故事。”然而现在《心灵鸡汤》系列在世界范围内售出了1700万册,并被翻译成20种文字。

1935年,《纽约先驱论坛报》发表的一篇书评把乔治·格斯文的经典之作《鲍盖与贝思》评论为“地道的激情的垃圾”。

1902年《亚特兰蒂克月刊》诗歌版编辑退还了一位28岁诗人的作品,退稿上写:“我们的杂志容不下你如此热情洋溢的诗篇。”那个28岁的诗人叫罗伯特·弗罗斯特。

1889年罗迪亚德·开普林收到了圣佛朗西斯科考试中心的如下拒绝信:“很遗憾,开普林先生,但你确实不懂得如何使用英语这种语言。”

当艾利斯·赫利还是一个尚未成名的文学青年时,在4年中他每周都能收到一封退稿信。后来艾利斯几欲停止写作《根》这部著作,并自暴自弃。如此9年,他感到自己壮志难酬,于是准备跳海,了此一生。当他站在船尾,看着波浪滔滔,正欲跳海,忽然他听到所有的先人都在呼唤:“你要做你该做的,因为现在他们都在天国凝视着你,切勿放弃!选你能胜任,我们期盼着你!”在以后的几周里,《根》的最后部分终于完成了。

约翰·班扬因其宗教观点而被关入贝德福监狱。在那里他写出《心路历程》;雷利爵士在身陷囹圄的13年中写出了《世界历史》;马丁·路德被羁押在瓦尔特堡时译出了《圣经》。

托马斯·卡莱尔的《法兰西革命》一书的手稿被朋友的仆人不慎当成了引火之物,然而卡莱尔只是平静地又从头写出一部《法兰西革命》。

1962年,4名少女梦想开始专业歌手的生涯。她们先是在教堂中演唱并举办小型音乐会,后来灌制了一张唱片,但未获成功。接着又灌制一张唱片,但销路极差。第3张、第4张、第5张直至第9张唱片都未能走红。1964年,她们因《侦探克拉克的表演》,而小有声名,但这张唱片也是订货寥寥,收支仅仅持平。那年年底,她们录制了《我们的爱要去何方》,结果荣登金曲排行榜榜首。黛安娜·罗丝及其“超级者”组合开始赢得人们的认可,引起乐坛轰动,声名鹊起。

丘吉尔被牛津和剑桥大学以其文科太差而拒之门外。

美国著名画家詹姆斯·惠斯勒曾因化学不及格而被西点军校开除。

1905年,爱因斯坦的博士论文在波恩大学未获通过。原因是论文离题而且充满奇思怪想。爱因斯坦感到沮丧,但这未能使他一蹶不振。

困难重重,幸而,这些人并没被挫折、失败吓倒,也没有听从别人好意但却消极的劝告。相反的,他们重新考虑那些权威们下的结论,并否定了这些结论,所以,他们是伟人,历史也记录下了他们的名字。

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放弃了,就没有成功的机会。不放弃就会一直拥有成功的希望。如果你有99%想要成功的欲望,却有1%想要放弃的念头,那么是没有办法成功的。只有聪明是没有用的,你不去努力,原地踏步,都将会是空中楼阁。就算你不怎么聪明也不要紧,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才能的人。坚持不懈才是最关键的!

不管做任何事,都不要轻易放弃,如果放弃了就没有成功的希望,所谓“行百里半九十”、“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皆是说明成功是属于坚持到最后一分钟的人。不能坚持到底的人,白白浪费了前面一切的苦心,而徒劳无功。“不要轻易放弃”是人生中最高的准则之一。

披荆斩棘,生命在追求中闪光

如果我们希望取得某种现实而有目的的改变,那么,我们便必须采取某种现实而有目的的行动。这对于我们是否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至关重要。

为了主宰自己的生活,我们就要积极地行动。其实,每个人都具备着充分发挥上帝赋予我们潜能的必要工具、能力和条件。但是,真正想发挥出潜能,就一定要去实际地做事情——目标明确且持之以恒地去行动。

1915年,俄国的一位27岁青年写了一篇作品《愚笨的一天》,寄给了当时编辑《记事月刊》的高尔基。两周之后,原稿退回了,并附有高尔基的一封信:“故事的题材很有趣,但写得不好:没有写出背景,对话没有趣味,主人公的体验的戏剧性写得不清楚。你再试试写点别的东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