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细节全书
17330200000066

第66章 提升做人的高度(18)

一场罕见的飓风袭来,别人家的房子安然无恙,富翁家的房顶却被掀掉了,因为它的屋檐太长。于是,人们幸灾乐祸地说,恶有恶报。

富翁很伤心,但他心底的善念没有改变。重修房顶时,他把屋檐修得和别人家一样长,而用省下来的钱在别处盖了一间小房子,以容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尽管小房子所能荫庇的范围远远不如以前的大屋檐,但它四面有墙,是栋正式的房子。所有在那里逗留过的人,无不感念富翁的恩德。渐渐地,富翁成了一个德高望重的人。

屋檐毕竟只是屋檐,与房子相比,它是不完整的,就像檐下人的尊严不完整一样。直接而强烈的对比,让屋檐下的人产生一种仰人鼻息的自卑感,由自卑而生敌意,善心被湮没了。助人是高尚的善行,但不要让被帮助的人感到在接受施舍。

一位老师给大一新生上了这样一堂课:

他拿出一只装满了沙子的大纸盒,一边展示给大家看,一边说:“这些沙子里掺杂着铁屑,请问你们能不能用眼睛和手指从中间把铁屑挑出来?”

大伙儿摇着头。

老师看着疑惑的孩子们,笑笑说:“我们无法用眼睛和手指从一堆沙子中间找到铁屑,就像我们很难从茫茫人海中找到我们的顾客一样。然而,有一种工具能帮助我们迅速地从沙子中间找到铁屑。大家可能都想到了,这种工具就是磁铁。”

说罢,他从包里掏出一块磁铁,把它放在沙子里面不停搅动,在磁铁的周围很快地聚集了箭镞似的铁屑。老师把那一团铁屑举给同学们看,他说:“这就是磁铁的魔力,我们用手和眼睛无法办到的事,它却能够轻而易举地做得很好。”

老师说:“如果说这一盒沙子就像我们面对的生活、挫折和枯燥的书本,那么,这块磁铁就是一颗充满爱的心。如果你有一颗善良的心,那么,它会在你的书本里、在你的生活中寻找,从中找到许多有益身心的知识,就像磁铁能吸出铁屑一样。但是,一颗不懂善良的心却像你的手指,它在沙子里面找呀找,可怎么也找不到一点点铁屑。同学们,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灵,你就总是能够发现,每一天都有收获,每一天都有积累,每一天都有值得高兴的事情。”

心在哪里,你的命运就在哪里——不论你们今后遇到怎样的困难、怎样的逆境、怎样的迷惘,都要相信这句至理名言。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灵,就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到有用的资源、美好的事物以及幸福的生活。

善良产生善意,善意产生善行,善良可使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和幸福。

善意的力量带人进入崇高的境界

有位在日本税务署服务的小林先生,为人忠厚、质朴。有一天,他去紫菜店收税,主人不在,大概是到江湾去采紫菜了。他沿着堤岸走到江湾,果然,他瞧见木村一家人在忙着。年老的木村夫妇赤足泡在冬天的海水里,三个念小学的孩子,还有念中学的木村长女也都卷起衣袖,不惜裸露两只嫩白的手臂在海水里帮助采摘紫菜。

“多冷的天气啊。”心地善良的小林不禁想,“不管怎样美丽的手,那样泡在冰冷的海水里,不粗糙才怪!市面上有长统胶鞋,但为什么没有长统胶手套呢?——对啦,难道不能制造防水手套吗?”

他开始阅读有关书籍。正好他有个朋友在附近三兴化学公司服务,于是他到工厂去参观,吸收工艺知识。后来经过刻苦努力,经过反复更改,小林终于制出了胶皮手套的样品,并送给木村一家试用,征求改进意见。后来,三兴化学公司采用了小林的发明。那年底,他获得了一笔巨额赏金。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的目的是要让“家家户户都点上电灯”。所以,从一开始他对自己提出:发明的电灯必须简便、通用、便宜、耐用、无臭、无烟、无毒。他用1600多种材料做试验,发现白金灯丝效果较好,但是,他想黄金就够贵了,白金更贵,普通老百姓是绝对用不起的,于是他放弃了白金灯丝,继续寻找更合适的灯丝。

在我国历史上,也有许多以为人类造福为出发点而获得成才机遇的例子,北魏贾思勰写《齐民要术》、明朝宋应星写《天工开物》、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等等。

在一个多雨的午后,一位老妇人走进费城一家百货公司,大多数的柜台人员都不理她,但有一位年轻人却问她是否能为她做些什么。当她回答说只是在等雨停时,这位年轻人并没有推销给她不需要的东西,也没有转身离去,反而是拿给她一把椅子。

雨停之后,这位老妇人向这位年轻人说了声谢谢,并向他要了一张名片,几个月之后这家店东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派这位年轻人往苏格兰收取装潢一整座城堡的订单。这封信就是这位老妇人写的,而她正是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当这位年轻人打包准备去苏格兰时,他已升格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

这个年轻人的成功,就在于他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礼貌。

善意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它带人进入崇高的境界。

请看维生素C的发明经过。

C是发明者乔瑟夫·哥勒特·巴卡博士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哥勒特·巴卡出生并成长于纽约东区的犹太人街,他的家被不断降临的疾病与死亡的恐怖包围着。他的父母开一家杂货店,他们把一切希望寄托在聪明的长子——巴卡身上,期待他做个出人头地的人。但是,这个18岁的年轻人目睹周围人们的痛苦,立志要当医生,想尽力做点事帮助他们。他说服了父亲,考进了医学院。在贝尔威医学院,他十分用功,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所有科目的考试,却带着迷惘毕业了。因为,他在学习中了解到,医学上的未解之谜太多了。当个混饭吃的医生,赚钱自然不是难事,而他下决心要不断地研究那些尚无法救治的疾病的原因,发现新的治疗方法,以便救治那些为疾病所折磨的人们。

他进入美国公众卫生局,30年来安于每年1600美元的微薄薪俸,全身心地投入了“谜”一般的各种疾病的研究:黄热病、猩红热、伤寒、白喉以及意大利麻风病等等。尤其意大利麻风病,病因及治疗方法的发现完全是他的功绩。为了救治病人,他甚至用自己的身体做试验,为此他感染了热病,有两次几乎丧命。当纽约市新建保健所时,40岁的乔瑟夫被推荐为所长的第一个人选。如果他答应了,那么贫困的生活便可结束,可是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决不改变初衷:帮助染病的普通人。于是他到意大利麻风病流行的南部地区去了。乔瑟夫就凭着这种精神,发现了意大利麻风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同时发现了维生素C。他的奋斗精神来自幼年时所获得的体验。在他看来,帮助人类免除疾病的痛苦,是比赚取金钱更高贵的事业。

善良是一剂良药。从善意出发,你的表现将会更加精彩,生命将会更加有意义。

爱心的循环感动周围的每一个人

有一所学校,我们要就读一生;有一门功课,要陪伴我们一生。这所学校叫社会,这门功课叫爱心。“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难度不善之人。”爱心是人生的根,根深才能叶茂。也许爱心无法使你在世俗的意义上获得更多,但她能给你良好的食欲、安稳的睡眠和如花的笑靥,难道这还不够吗?

从前有个人,他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汲水器,于是使尽全力汲水,可滴水全无。他气恼至极。忽又发现旁边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壶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汲水器,然后才能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这壶水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壶塞,里面果然有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不是该按纸条上所说的,把这壶水倒进汲水器里?如果倒进去之后汲水器不出水,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能暂保自己的性命。他权衡良久,忽然一种奇妙的灵感给了他力量,他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真汲水器中涌出了清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一会,他把水壶装满,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清水。”

2003年春季,我国不幸遭遇非典,疫情出现后,一位香港母亲送两个孩子到英国上学。孩子要被送走先隔离10天,她很难过。但她说:“我的孩子为此很烦恼,但不管怎样,我认为这对学校好,也对学校其他学生好。”

非典时期,曾经有很多人嘲笑香港人戴口罩是过度紧张,但香港人说,第一,我戴不戴口罩,关你什么事?第二,我戴上口罩,不光是为自己,也是为别人。

有一回,日本歌舞大师勘弥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正当要上场时,一个门生提醒他说:“师傅,您的鞋带松了。”

他回了一声:“谢谢你呀。”然后立刻蹲下,系紧了鞋带。

当他走到门生看不到的舞台入口处时,却又蹲下,把刚才系紧的带子又弄松。

显然,他的目的是,以鞋的带子都已松掉,来表达一个长途旅行者的疲劳。演戏能细腻到这样,确实说明勘弥具有一般影视明星不具有的泰斗素质。

正巧,那天有位记者到后台采访,亲眼看见了这一幕。戏演完后,他问勘弥:“您该当场教育那位门生,他还不懂演戏的真谛。”

勘弥答道:“别人的亲切必须坦率接受,要教那位门生演戏的技能,机会多得是。在今天的场合,最要紧的是要以感谢的心去接受别人的亲切,并给予回报。”

爱,是一种循环。爱,给予别人,不见得有直接的回报,但最终也会循环到自己身上。

如果每个人在爱护自己的同时,也能考虑爱护别人,那么最终自己也能得到更好的爱护。

懂得爱,爱的哲学让人生得到升华

支持每个人活下去的并不是他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是他能够发现每个人心中都有爱的存在。世人或许认为自己是在为自己每日的工作活着,事实上大家都是为了爱而活着的。假如人的心中没有爱,也就没有一个婴儿能够长大,人类也就无法继续延续下去了。

每个人都因爱而活着,而对自己的狭隘的爱是心灵“死”的开始,对人类的爱却是心灵“生”的开始。

美国有一位社会学教授,带着他的学生到一个黑人贫民窟进行调查研究,其中一个研究主题,就是对该区200名黑人小孩的前途进行预测。

学生们都以十分认真的态度来研究这个主题,经过不断的调查和精密的统计,报告终于完成了。但是,结果很让人沮丧,因为200名孩子几乎没有例外,一致被认定为“一无是处”和“无所作为”。

40年后,当年提出这个研究课题的教授早已去世了,他的学生从档案里发现了当年的研究报告,在好奇心驱使下,他来到当年的调查地点,比较调查结果是否跟事实吻合。但是,他很惊讶地发现,当年接受调查的200名孩子中,除了20名已经离开这里,不知去向之外,其余180名孩子大都有相当的成就,他们之中不乏作家、商人、律师和优秀的运动选手,而对于目前所拥有的一切,那些已经长大的孩子们都说,他们最感谢当地的一位小学老师。

调查者找到了这位小学老师,并且询问她是用什么方法,让这些孩子都能获得的成就。这位已经上了年纪的老师只是微微一笑,温柔地说:“因为我爱这些孩子。”

因为心中有爱,所以这个老师才能将任何人都对之不抱有希望的孩子,教导成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托尔斯泰曾说:“只爱我们所喜欢的人,这种爱不能算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对存在于别人心中也存在于我们自己心中的那同一个神的爱。由于这种爱,我们不但能爱自己的家庭,爱那些也爱我们的可亲的人,同时也能爱那些曾经做过错事的人。当我们如此去爱的时候,能比只爱自己同时也爱爱我们的人得到更大的喜悦。”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关爱的原则建立一个完善的心理预警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每个人都在制造平等并享受平等,用真诚换取真诚,用笑容换取笑容。言行一旦有越轨的倾向,自律的警钟便会长鸣,提醒我们回归正常的线路。爱己者才能爱人,在关爱自己中学会善待生命,善待他人。

也许是举手之劳,它却能使得受助者度过人生低谷,重拾生活的信心;一个轻蔑的眼神,却会造成一种伤害或心理负担。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内心的最高层次上树立一种平等观,一种关爱观,一种真诚观。

我们的心灵是一个待开发的处女地,我们要用爱的哲学开发她,用仁者爱人的理念灌溉她,用友好互助的春风吹拂她,直到人性的花朵处处开遍。关爱的方式无穷无尽——病榻前的几句问候,邂逅时的一个招呼,就餐时的一个邀请,冒犯时的一句真心致歉,冲突时的一个主动谦让,忧愁时的安慰,挫折时的鼓励。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把关爱的行为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

一颗爱心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一颗有爱之心、一颗善良之心会让这个世界闪闪发光。爱心也最终能赢得别人的爱和事业的成功。

学会爱,爱需要诚挚地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