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王阳明心学全书
17343200000076

第76章 致良知的秘密

正德十六年八月,王阳明回到了家乡。

他重返故地,访瑞云楼,回顾儿时旧事,老泪纵横,痛悼母亲和祖母。

如今贵为兵部尚书,衣锦还乡,自然免不了宗族亲友的宴请应酬,且兼为名满天下的大哲学家,于身心修养上有极深的造诣,在言谈中,亦随时随地对旁人指点一二。

有一位年轻人,因为王阳明的这次返乡,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体验到了一种闻所未闻的人生境界。

这人就是钱德洪,日后成为江右王学的代表人物。

钱德洪,字洪甫,号绪山,浙之余姚人。他听说当代大儒王阳明已回到家乡讲学,很想前往拜师。

但乡中固执于程朱理学的老先生们,认为王阳明往日的言论事迹极为可疑,与朱熹旧学格格不入,极力劝阻他。

在那些持旧说的故老的怀疑下,不少青年读书人都不敢踏入王家去听王阳明讲学。

虽然阻力很大,但钱德洪是个有主见的人,他暗中独自去向王阳明请教一些问题,相互交谈后,深信不疑,于是力排众议,征得父母同意,率两个侄儿大经、应扬及郑寅、俞大本,通过王正心引见,正式纳贽拜王阳明为师。

接下来,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第二天,乡里的其他年轻人,听说连老成持重的钱德洪都入王门了,纷纷打消疑虑。夏淳、范引年、吴仁、柴凤、孙应奎、诸阳、徐珊等七十四人,成群结队前来要求拜师,一时之间,王阳明家门庭若市,人满为患。

这天晚上,钱德洪与夏淳、范引年、吴仁等近百人,会于龙泉寺的中天阁,聆听王阳明讲学。

龙泉寺位于龙泉山南麓,面临姚江,依山靠水,是一处治学读书的风水宝地。

寺内古木参天,景致非凡,兼之为佛门圣地,更笼罩着一种肃穆、幽静的气氛。

是夜,风清月朗,周围一片寂静。龙泉寺的中天阁内,灯烛通明,香烟袅袅,里面黑压压地坐了许多人,但却无一丝喧哗声,显得十分清静。

讲学前,照例又是一番静坐。

众人身心皆松,体合自然,正心诚意,忘我守中。

钱德洪自幼习程朱理学,有时也静坐,主敬持心,体验到了一些静谧的境界。

但经王阳明亲自指点后,“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凡事不滞于心,勿忘勿助,顺其自然而行,对“虚灵不昧”的理解又有了一层新的体验。

在宁静的状态中,他提振精神,照着自己的一点“真心”,不着于有,不着于无,无分无别,不思不虑,物我两忘。

蓦地,他的心灵有了一种自由的感觉,整个身心好像进入了一片洁净的世界,心灵和天地在进行着浑然无间的交汇,似乎已融为一体,这时心思极为敏锐,能觉察到外界环境细微的变化,但心神并不为所动……

正当钱德洪沉浸在这种美好的境界中时,也不知过了多久,王阳明的声音开始响起:“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

“人人都有此良知,所不同的是,有的人能发现它,有的人不能够发现它而已。

“此良知,就是《中庸》所说的‘天下之大本’也。发现此良知,并顺其而行,即是所谓的‘天下之达道’也,到达此境界,人天合一,与天地同参,悟万物造化之机,参赞化育,富贵贫贱与患难夷狄并无分别,无所入而弗自得也矣。”

……

讲了“良知”的微言大义后,诸生欢喜雀跃,又请先生谈谈致良知的具体功夫。

王阳明吟了两首诗作答:“良知即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谁人不有良知在,知得良知却是谁?”

“知得良知却是谁?自家痛痒自家知。若将痛痒从人问,痛痒何须更问为?”

一弟子不解,再次请问。

王阳明无奈,又吟一诗:“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弟子再问,他却不言语了。

钱德洪资质不错,根基亦很扎实,听了先生的三首诗,颇有领会。

此心与天地万物的本体同为一源,原是静止的,认识到此心本体时,虽然千思百虑,也只是顺其自然而行,有感而应。

只因为普通人有了固执我见之后,受功利嗜好的牵累,一切都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胡思乱想,自寻烦恼,因此失却了那本来虚灵、能应万物的心之本体。

要恢复良知的本来光明,就必须将种种后天习气去除净尽,始信得本来自性原是如此,这也就是“自家痛痒自家知”。

而此心的一点活泼生机,就如同天地间的春夏秋冬,任运自在,循环无端,无有止息。正因如此,喜、怒、哀、乐等种种情绪,在人心中亦无一时停止。

只要此心本体寂然不动,未尝染着于物,“饥来吃饭倦来眠”,虽然千感万应而实无所发也。此即为中和之道。

致中和功夫,全在慎独,所谓隐微显见,已是指出中和本体,故慎独即是致中和,也即是致良知。

讲学至深夜,兴尽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