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人与环境知识丛书:不容忽视的全球污染
17344400000016

第16章 危险的生活(4)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室内氡浓度控制标准。瑞典是一个室内氡浓度较高的国家,早在1979年瑞典就成立了国家氡委员会,经过20多年的努力,对所有建筑进行了监测并对每所房屋建立了氡的档案。1987年氡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入室内重要致癌物质。1990年美国开始举办国家氡行动周,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氡的危害,使更多的家庭接收氡的测试,对发现高氡建筑物采取防护措施。1996年,我国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就颁布了《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规定新建的建筑物中每立方米空气中氡浓度的上限值为100贝可,已使用的旧建筑物中每立方米空气中氡的浓度为200贝可。随后又颁布了《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和《地热水应用中的放射性防护标准》,提出了严格的控制标准。并有卫生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成立了氡检测和防治领导小组。

环保小贴士——家庭清除装修污染的办法

(1)竹炭、活性炭吸附法

竹炭、活性炭是国际公认的吸毒能手,活性炭口罩,防毒面具都使用活性炭。竹炭是近几年才发现的一种比一般木炭吸附能力强2~3倍的吸附有害物质的新型环保材料。竹炭具有物理吸附、吸附彻底、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的优点。

炭包对于吸附异味很有效

(2)通风法去除装修污染

通过室内空气的流通,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减少此类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冬天,人们常常紧闭门窗,室内外空气不能流通,不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会增加,氡气也会不断积累,甚至达到很高的浓度。

(3)植物除味法

中低度污染可选择植物去污:一般室内环境污染在轻度和中度污染、污染值在国家标准3倍以下的环境,采用植物净化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根据房间的不同功能、面积的大小选择和摆放植物。一般情况下,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1.5米高的植物放两盆比较合适。

另外还包括化学除味法和纯中草药喷剂消除法等等。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甲醛去除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家庭装修中的甲醛释放周朝一般是3~15年)。人体接触可以清水冲洗。工作环境中有甲醛可以戴防毒口罩。尽量遵循简单就是美的原则进行装修,不要在家居环境中使用太多的装饰。

四、“致命”的新车

2002年8月5日,北京丰台区的朱女士买了一辆小奥拓,同年9月,她发现自己身上有大量出血点,后被确诊患上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2003年3月25日,朱女士因治疗无效病逝。2003年7月,朱女士的丈夫李先生看到一篇介绍苯中毒的文章,得知苯中毒可以导致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发作。第二天,李发君把买了不到一年的奥拓车送检。经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检测,证明车内空气苯含量超标。2003年11月18日,李先生以妻子因“新车苯中毒致死”为由,将北京北方新兴长安铃木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长安铃木公司告上法庭。虽然经过两次开庭审理,法院都没有认定朱女士的死跟新车内的苯超量有直接关系,但是此案是奥拓车厂商自在中国销售产品以来遭遇到的第一起车内污染案。因为这一事件发生时,我国还没有针对车内空气质量检测统一标准,该案件经媒体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新车车内污染问题成为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的话题。

2004年“中国首次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地区调查的1175辆汽车中,发现有93.8%的被调查汽车存在不同程度的车内环境污染。在接受调查的新车中,有23.4%的车内甲醛浓度超标,有75.1%的车内苯浓度超标,有81.6%的车内甲苯超标。这结果让人担忧。对从1994年至2002年间购置的汽车进行检测发现,旧车内环境污染也相当普遍,但污染物的浓度较低。

汽车车内污染已经严重威胁驾驶者的身体健康。目前,国际上已经把车内污染列为人类健康的五大危害之一,按照澳大利亚对“室内环境”的定义——“一天内度过1小时以上的非工业的室内空间”,汽车早已成为有车族的主要生活空间。然而,目前这一环境的质量问题并不乐观。

2003年美国环保局运输与空气质量评估与标准办公室在“汽车及其燃料对空气污染的控制”的长篇报告中,就曾叙述了汽车内污染的有关研究。另据环球时报消息,全球因车内污染物超标而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迅猛势态。2006年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000万人是由于车内污染物超标而患上呼吸道系统疾病等。据德国媒体调查,在采访患者过程中,75%的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病是由车内污染物超标引起的,这样的数据显然是令人震惊的。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一些国家,都在开始致力于汽车空气污染的研究。

★绿色追问——车内污染

车内污染,一个随着汽车的普及而出现的新问题。

汽车、摩托车尾气及工业废气都会向空气中排放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全球20多项研究表明,在拥挤的城市街道上,车内污染物浓度水平比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水平高出10倍。即使关上车窗,关掉通风,人们还是长时间受到高浓度尾气污染物的侵害。

看不见的车内污染

除此之外,车内空气污染还源于新车内装饰材料中含有的有毒气体,主要包括苯、甲醛、丙酮等有害物质,易使人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越是豪华的车越容易产生污染,其内部装饰选用的真皮、桃木、电镀、金属、油漆、工程塑料等如果处理不当,会辐射出有害物质。我们所熟悉的“新车味道”中充满了塑料、泡沫、胶黏剂及地毯散发出来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他污染物。

此外,霉菌在汽车通风系统内长年存在。这个问题在潮湿气候条件下运行的空调中尤为突出。有的霉菌会造成哮喘、呼吸困难、记忆力及听力丧失、肺部出血等症状。

长期在有污染的环境中使用车,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如头晕、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呼吸急促、鼻塞、流泪等症状,体弱者会有生命危险,妊娠期妇女长期吸入苯也会导致胎儿发育畸形或流产。

消除车内污染的误区

为了清除车内的异味,许多司机在车内放空气清新剂或香水。实际上,这种做法对提高空气质量没什么实际作用。香水只能遮盖刺鼻的气味,无法改变有毒气体浓度,更无法消除有害影响,而且一些低档化学性香料反而会加重污染。

还有些司机认为,用消毒液对汽车进行消毒就可以了。其实消毒液对汽车的金属部件有一定的腐蚀性,并且对空中飘浮的飞沫、细菌并没有多大作用。而臭氧消毒能彻底消除车内的细菌,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但缺点是无法消灭空调蒸发器内的细菌,消毒后车内会残留异味。

消除车内污染的正确方法

首先司机行车时要注意空调蒸发器和通风管的清洁护理,在驾驶新车前6个月内,最好不要在行驶时紧闭车窗,以防影响身体健康和发生意外交通事故。其次要选择一些副作用小的消除污染的方法。

“光触媒”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空气净化技术。这种产品可直接喷洒在物体表面,使用方便,消毒彻底。例如,在日本,营业用车辆每月都要进行一次消毒工作,凡是使用“光触媒”处理后的车辆,在5年内不必再做任何消毒工作。已有数万辆的汽车接受过“光触媒”处理。新车出厂前使用“光触媒”处理,可以有效除去新车刺鼻的味道,大大提高行车环境和驾驶感受。但是“光触媒”技术容易与塑料装饰件和皮革装饰件的表面发生氧化作用。

还有一种新产品是酶可邦抑菌除味剂,以微生物为主,以酶为辅,能迅速消除已挥发出的甲醛、苯等污染物,并有抑菌作用,无二次污染,使用半小时后,即可见效。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过程中,须保持良好通风,所配溶液要求在一周内用完。车主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自行选择。

现在市面上很流行的汽车氧吧的功能就是增加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让司机头脑清醒,但无助于消除原有的污染物质。借用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但吸附饱和后要更换,每三个月更换一次。

绿色小贴士:新车使用的注意事项

(1)新车购买后6个月内,尽量少用空调,时常开窗以加强车内通风换气。

(2)车内的饰品须严格选择,防止把含有有害物质的地胶、座套、脚垫装饰到车内。新购买的车内座套等纺织品,应先用清水漂洗以后再使用。

(3)慎用香水。目前许多香水是化学合成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污染,要选择天然材料制作的。

(4)慎用车内空气净化器和其他净化剂,一定要注意选择有效果和副作用小的。

(5)如果车主驾驶新车发现有体征反应,如感觉熏眼睛,呼吸受刺激,甚至头晕,建议进行车内空气质量检测,以尽快发现和清除车内污染源。

(6)体质较弱者、妇女、儿童和有过敏性体质的人,要尽量避免长时间驾驶和乘坐新车。

(7)新车原始包装必须拆除。新车通常会有一些塑料包装,应尽早去除,避免原本可以解决的污染源闷在车内“发酵”,产生空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