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人与环境知识丛书:人类健康与环境
17344700000006

第6章 大气污染与人类健康(3)

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可降低机体对细菌和病毒的清除能力。二氧化氮还可抑制巨噬细胞产生干扰素,使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降低。全身免疫功能在长期低浓度气态污染物作用下也会发生明显改变,一般早期表现为免疫功能过度增高,出现免疫性疾病,而后期则表现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下降。

大气污染还能对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如降低能见度,减少太阳辐射(据资料表明,城市太阳辐射强度和紫外线强度要分别比农村减少10%-30%和10%-25%)而导致城市佝偻发病率增加。

大气污染造成的公害事件

公害事件是指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时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的事件。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比利时、美国、英国、日本等都先后发生了大气烟雾污染的公害事件。20世纪60年代以前,世界上发生的八大公害事件中,大气烟雾污染事件就占了五起。我们应从发达国家的这些污染教训中吸取经验,以免重蹈覆辙,再走弯路。

一、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12月1-5日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30年12月1-5日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该工业区处于狭窄的河谷中,即马斯峡谷的列日镇和于伊镇之间,两侧山高约90米。许多重型工厂分布在那里,包括炼焦、炼钢、电力、玻璃、炼锌、硫酸、化肥等工厂,还有石灰窑炉。12月1-5日时值隆冬,大雾笼罩了整个比利时大地。由于该工业区位于狭长的河谷地带,发生气温逆转,大雾像一层厚厚的棉被覆盖在整个工业区的上空,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无法扩散,二氧化硫的浓度也高得惊人。3日这一天雾最大,加上工业区内人烟稠密,整个河谷地区的居民有几千人生起病来。病人的症状表现为流泪、喉痛、声嘶、胸痛、咳嗽、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一星期内,有60多人死亡,其中以原先患有心脏病和肺病的人死亡率最高。与此同时,许多家畜也患了类似病症,死亡的也不少。据推测,事件发生期间,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竟高达25-100毫克/立方米,空气中还含有有害的氟化物。专家们在事后进行分析认为,此次污染事件,几种有害气体与煤烟、粉尘同时对人体产生了毒害。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年夏季

1943年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喉咙发炎、眼睛发红、鼻子受刺激、头痛、恶心等症状。开始人们并不知道这种蓝色烟雾的来源,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直到1951年才发现这种烟雾是汽车尾气造成的,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3/4的人患病。

三、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

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城有许多大型炼铁厂、炼锌厂和硫酸厂。由于该城处于河谷,1948年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分地区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扩散不出去,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全城14000人中有5911人发病,占全镇人口43%。症状主要是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事件造成17人死亡。

四、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

英国伦敦市。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与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不同,伦敦烟雾事件的祸首则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952年12月那一次,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2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

五、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5-1963年

最早发生在日本四日市的一种以阻塞性呼吸道疾患为特征的公害病,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其中尤以支气管哮喘最为突出,故被定名为四日市哮喘。

四日市位于日本伊势湾西岸,1955-1963年间,相继兴建了三座石油化工联合企业,每年排出大量的硫氧化物、碳氢化物、氮氧化物和飘尘等污染物,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随着污染的日趋严重,支气管哮喘患者显著增加,这种情况引起各界广泛注意,人们遂开始探索致喘原因。据四日市医师会调查资料证明,患支气管哮喘的人数在严重污染的盐浜地区比非污染的对照区约高2-3倍。发生支气管哮喘的原因一般有家族遗传因子和对室内尘埃过敏因素。从家族史调查和室内尘埃提取液皮内试验的结果都表明,污染区患者检出的阳性率低于对照区的患者。这说明室内尘埃和遗传因子,不是四日市支气管哮喘高发的致喘因素。另外,新患者一旦脱离大气污染环境,就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从而推断局部的大气污染是主要的致喘因素。后来的观察又发现,哮喘病患者的发病和症状的加重都与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呈明显相关关系,进而认为二氧化硫是与哮喘密切相关的因素。

六、印度博帕尔事件:1984年12月3日

1984年12月3日凌晨,坐落在博帕尔市郊的“联合碳化杀虫剂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致使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因压力升高而爆炸外泄,受害面积达40平方千米。45吨毒气形成一股浓密的烟雾,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袭击了博帕尔市区。1小时后有毒烟雾袭向这个城市,形成了一个方圆25英里的毒雾笼罩区。首先是近邻的两个小镇上,有数百人在睡梦中死亡。随后,火车站里的一些乞丐死亡。毒雾扩散时,居民们有的以为是“瘟疫降临”,有的以为是“原子弹爆炸”,有的以为是“地震发生”,有的以为是“世界末日的来临”。一周后,有2500人死于这场污染事故,另有1000多人危在旦夕,3000多人病入膏肓。在这一污染事故中,有15万人因受污染危害而进入医院就诊,事故发生4天后,受害的病人还以每分钟一人的速度增加。这次事故还使5万多人双目失明,孕妇流产或产下死婴,数千头牲畜被毒死。

博帕尔的这次公害事件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因事故性污染而造成的惨案。

七、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1986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