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太空生活全接触
17345000000024

第24章 麻烦的穿衣步骤

在通常情况下,宇航员穿戴舱外宇航服有一套严格的步骤和顺序,而且不同型号的宇航服穿脱的顺序也不一样。这里以美国航天飞机舱外宇航服为例进行介绍。整个穿衣过程共分十个步骤完成:

(1)穿强力吸尿裤。

(2)穿液冷通风服。

(3)带上生物电子联结装置。在这种装置上有测量宇航员心率的传感器和与外界进行通话联络的电子设备。

(4)一些小的操作程序,包括在头盔面窗里面涂上防雾霜,在服装左侧袖子的手腕处装上一块小的反光镜,在服装上身前胸部位装上一个小食品袋和一个饮水袋,在头盔上装上照明灯和电视摄像头,最后是将通讯帽与生物电子联结装置联结在一起。

上述四步都是穿服装前的准备工作。

(5)穿服装的下半身。下半身有不同尺寸,可供不同身材的宇航员选用。下半身服装的腰部有一个大的带轴承的关节,为宇航员弯腰和转身提供方便。

(6)穿服装的上半身。在穿上半身之前,应先将气闸舱的冷却脐带管插入服装胸前的显示控制盒的接口上,以便向服装内提供冷却水、氧气和电力。因为航天飞机气闸舱内仅有2米高,直径为16米。事实上,两名宇航员在里面穿宇航服显得非常拥挤,因此宇航服的上半身是挂在气闸舱壁的支架上。这样一来当宇航员要穿服装上半身时,必须蹲下身体,手臂向上伸,采取一种跳水运动员跳水的姿势钻进服装内。服装上下身穿好以后,将密封环连接在一起,然后将各种供应管线与服装相接。

(7)戴上通讯帽、头盔和手套。戴上头盔和手套以后,宇航员就不能呼吸气闸舱内的空气,而是通过脐带呼吸航天飞机轨道器提供的氧气。

(8)向服装加压,并由宇航员对服装进行测试,目的是保证服装不漏气,而且内部压力稳定。测试的重点是气体流量、冷却水和电池的功率。

(9)开始呼吸纯氧,进行吸氧排氮。即将体内的氮气排出,目的是预防减压病。

(10)关闭气闸舱的内舱门,气闸舱进行减压。当气闸舱内的压力降低到零时,打开气闸舱的外舱门,同时宇航员应将服装与气闸舱的所有联结断开,将安全带的挂钩勾在舱外的固定杆上,这时宇航员即可出舱进行太空行走。知识点美、俄出舱活动航天服的比较出舱活动航天服美、俄有不同的特点。俄罗斯的舱外航天服是后开门式,或称背部穿/脱结构;采用坚硬的躯干,与头盔结合成一个整体,而四肢为软的囊,航天员从航天服背部的一个铰链门进入航天服。俄罗斯的航天手套总的来说不如美国的手套好用,但在腕关节的设计上俄罗斯的手套又优于美国;头盔面窗的可见性方面,俄罗斯头盔在向下看时优于美国,但向上看和侧看都不如美国。

美国的舱外航天服是分体式,或称腰部穿/脱结构。是硬的上躯干,软的下躯干及袖子、手套、裤腿和靴子。手套按人定做,泡形头盔可拆卸。便携式生保系统装在硬躯干的后面,手动控制和显示器装在前面。服装的上下躯干由一个腰部断接器连接,是一种腰部穿/脱的分体式结构。航天员穿它时从腰环进入,先穿下躯干,然后穿上躯干,通常需要别人帮助。

美国航天员在穿过俄罗斯的出舱活动航天服以后,他们的评价是,比较喜欢俄罗斯航天服非常耐用、结构简单、容易穿脱;在自然姿势下,穿俄罗斯的航天服感到比较舒适,但在工作和用力的时候就感到不太舒服。美国服装在腰部有一个轴承,因此上身左右转动很是方便,而俄罗斯没有这种腰部轴承,航天员感到对身体转动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