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企业会计业务核算与财务报告编制
17346900000055

第55章 财务报告(6)

(三)设计合并工作底稿

合并工作底稿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草稿,合并工作底稿的一般格式见表14鄄7。 (四)将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数据过入合并工作底稿并计算出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计数(五)编制抵销会计分录并将金额过入合并工作底稿编制抵销分录是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关键内容,其目的在于将财务报表项目合计数中的重复因素予以剔除。因为合计数中包括了纳入合并范围之内的所有公司之间发生的经济事项,但从企业集团这一会计主体看,这类事项中有些并未对外发生,有些则存在着重复计算,只有将这类事项抵销后,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数字才能客观反映企业集团这一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

(六)计算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数

合并数是在合计数的基础上,考虑抵销分录计算得出的。

(1)资产类各项目的合并数,根据加总的资产类各项目的合计数,加上抵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减去抵销分录的贷方发生额计算得出。

(2)负债类各项目的合并数,根据加总的负债类各项目的合计数,加上抵销分录的贷方发生额,减去抵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计算得出。

(3)所有者权益类各项目的合并数,根据加总的所有者权益类各项目的合计数,加上抵销分录的贷方发生额,减去抵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计算得出。

(4)收益类各项目的合并数,根据收益类各项目的合计数,加上抵销分录的贷方发生额,减去抵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计算得出。

(5)成本费用类各项目的合并数,根据成本费用各项目的合计数,加上抵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减去抵销分录的贷方发生额计算得出。

(七)编制正式的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工作底稿完成后,将合并工作底稿计算得出的各项目的合并数过入各合并财务报表,即可得出整个企业集团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可以在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的基础上编制,也可以在个别现金流量表的基础上编制。

三、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分录的编制

(一)首期合并抵销分录的编制

1.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在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表现为长期股权投资项目,而在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则表现为实收资本等所有者权益项目。但是,从企业集团的角度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权益性资本投资,实际上相当于母公司将资本拨付给下属单位使用,并不会由此引起整个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增减变动。因此,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在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数据简单相加的基础上,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予以抵销。

(1)在全资子公司情况下的抵销。

全资子公司是指母公司拥有其100%股份的子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数额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数额应当全额抵销。

当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不一致时,其借方差额作为”商誉冶处理,贷方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冶项目。商誉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单列项目反映。

揖例14鄄6铱A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为400万元(假设已按权益法作了调整,下同),拥有B公司100%的股份。在年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B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200万元,资本公积80万元,盈余公积70万元,未分配利润50万元。

编制抵销分录如下:

借:实收资本2000000

资本公积800000

盈余公积700000

期末未分配利润5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4000000

揖例14鄄7铱若揖例14鄄6铱中,A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为420万元,其余条件不变,则抵销分录为:

借:实收资本2000000

资本公积800000

盈余公积700000

期末未分配利润500000

商誉2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4200000

(2)在非全资子公司情况下的抵销。

在非全资子公司的情况下,应当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权益性资本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属于母公司所拥有的数额抵销。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拥有的份额在合并报表中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冶处理。少数股东权益是指除母公司以外的其他投资者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享有的份额,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当单独列示。

在非全资子公司的情况下,如果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拥有的数额不一致时,其差额也作为“商誉冶处理。

揖例14鄄8铱若揖例14鄄6铱中,A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为320万元,拥有B公司80%的股份,其余条件不变,则抵销分录:

借:实收资本2000000

资本公积800000

盈余公积700000

期末未分配利润5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3200000

少数股东权益800000

揖例14鄄9铱若揖例14鄄6铱中,A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为330万元,拥有B公司80%的股份,其余条件不变,则抵销分录为:

借:实收资本2000000

资本公积800000

盈余公积700000

期末未分配利润500000

商誉1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3300000

少数股东权益800000

2.内部债权债务项目的抵销

内部债权债务项目,是指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债权债务项目,它包括:

(1)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2)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3)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4)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5)应收股利与应付股利;(6)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等项目。

发生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上述债权债务项目,在个别企业的会计报表中,债权方反映为资产,债务方反映为负债。但从企业集团角度看,这些债权债务只是内部资金往来,既不会增加企业集团的资产,也不会增加企业集团的负债。因此,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将内部债权债务项目予以抵销,与这些债权债务项目有关的其他项目也要一并抵销。

在具体编制抵销分录时,应将原来记在借方的项目转入贷方、将原来记在贷方的项目转入借方,通过反向调整,以达到抵销的目的。

揖例14鄄10铱A公司拥有B公司80%的股份,本期A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为100000元,其中有80000元为应收B公司的款项;预收账款5000元中,有2000元为预收B公司的购货款;应收票据200000元中,有100000元为应收B公司的货款;B公司应付债券400000元中,有200000元为A公司持有,A公司将其作为”持有至到期的投资冶,债券年利率为6%,A公司本年获得的利息收益为12000元,B公司本年负担的利息中,计入在建工程的利息为4000元,计入财务费用的为8000元。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编制的抵销分录如下:(1)抵销内部的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80000

贷:应收账款80000

在抵销内部应收应付账款时,还应同时抵销以此为基础计提的坏账准备。抵销分录为借记“坏账准备冶项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冶项目。

假设A公司按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对应收B公司的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为:80000伊5%=4000(元),编制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坏账准备4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4000

(2)抵销内部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

借:预收账款2000

贷:预付账款2000

(3)抵销内部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

借:应付票据100000

贷:应收票据100000

(4)抵销内部长期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

借:应付债券200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200000

当企业集团内部因债券投资而持有其他企业的债券并不是直接从发行企业直接购进,而是在证券市场上从第三者手中购进,在抵销投资企业的债券投资与发行企业的应付债券时,可能会出现差额。对这种差额,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可作为投资收益处理。

(5)抵销内部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

借:投资收益12000

贷:财务费用8000

在建工程4000

3.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

内部存货交易是指企业集团内部的商品购销活动。集团内部发生商品购销活动时,销售方站在单个会计主体的角度,一方面要确认销售收入,另一方面要结转销售成本、计算销售利润;而购买方站在单个会计主体的角度,则以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所购商品的成本入账,若所购商品在本期内未实现对外销售(指企业集团以外,下同)而形成期末存货时,其存货价值中就包含了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即销售企业的销售毛利。但是,站在集团角度来看,内部销售业务只是企业内部的产品调拨活动,使得产品的存放地点发生了改变而已,它既不能实现销售收入,也不能发生销售成本,当然也就不能形成销售利润,期末存货的价值也只是销售企业原来的成本,不能因为产品的存放地点发生了改变就增值。

如果购买企业将所购商品在当期全部实现了对外销售,购买企业在对外销售时又一次确认销售收入,结转销售成本和计算销售利润,从集团看就是一次销售,对集团外的销售才是销售收入(购买企业的销售收入),集团的原始成本才是销售成本(销售企业的销售成本),这两者差额才是销售利润。

在购买方部分实现对外销售的情况下,未实现对外销售的期末存货价值中就包含有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已确认的销售收入、结转的销售成本和计算的销售利润则含有重复计算因素。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将内部未实现的销售利润、重复确认的销售收入、重复结转的销售成本、重复计算的销售利润予以抵销。在编制抵销分录时,按照集团内部销售企业销售该商品的销售收入,借记“营业收入冶项目,按照其销售成本,贷记”营业成本冶项目,按照期末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贷记“存货冶项目。

揖例14鄄11铱某子公司本期从母公司购进20000元商品,本期全部未实现对集团外销售。

母公司销售该商品时确认的销售收入20000元(假设不考虑与销售有关的增值税),销售成本为14000元,销售毛利为30%。

上述资料表明,子公司期末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6000元,站在集团角度看,这是虚增的存货成本,该存货真正的成本就是母公司原记录的成本,即14000元,虚增的存货成本要予以抵销;同时母公司确认的20000元销售收入,结转的14000元销售成本从集团角度看也是虚的,应予以抵销。编制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营业收入20000

贷:营业成本14000

存货6000

若子公司本期将从母公司购进的商品全部实现了对集团外销售,则站在集团角度看,只有对主体外的销售才是销售,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销售是重复计算的,应予以抵销;销售该商品的成本就是原母公司的成本,子公司结转的销售成本也是重复计算的,应予以抵销。所以,应编制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营业收入20000

贷:营业成本20000

若子公司本期将从母公司购进的商品对集团外销售了60%,其余40%形成期末存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抵销母公司重复计算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另一方面要抵销子公司期末存货价值中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抵销分录可分两步进行:

首先,将已实现对外销售部分予以抵销(20000伊60%=12000):

借:营业收入12000

贷:营业成本12000

其次,再将尚未实现对外销售的部分予以抵销,其中应予抵销的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0伊(1-60%)=8000(元),应予抵销的主营业务成本为8000伊(1-30%)=5600(元),应予抵销的期末存货价值为8000伊30%=2400(元),编制的抵销分录如下:

如果内部交易存货期末尚未出售并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应站在集团的角度分析问题,应将内部交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与不包含内部销售利润的存货原取得成本进行比较,只有当前者低于后者时,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因此,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如果个别会计报表中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数额小于内部销售利润额时,意味着从集团看该存货没有发生减值,应将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全额抵销;如果个别会计报表中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数额大于内部销售利润额时,意味着从集团看该存货已发生了部分减值,则应将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抵销(抵销额即内部销售利润)。

揖例14鄄12铱假设在揖例14鄄11铱中,子公司全部未实现对集团外销售,期末该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17000元,于是对该存货期末计提的跌价准备为3000元。但从集团角度看,该存货并未发生减值,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将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全部抵销:

借:存货跌价准备3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3000

若子公司对内部交易存货本期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期末该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13000元,于是对该存货期末计提的跌价准备为7000元。但从集团角度看,该存货真正的减值金额为1000元,则编制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