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弱点——挑战人性的十六大弱点
17347500000034

第34章 愤恨比疾病更可怕

愤恨的人是想在所谓人生的法庭上“打赢他的官司”。愤恨是对既成事实的一种抗拒和排斥。

有弱点的人总是在为自己的失败找到替罪羊或者托辞,他常常会责怪社会、“制度”、生活、“运气”。他总是对别人得到的成功和幸福耿耿于怀,因为这可以证明生活缺少变化,他受到的待遇不公平。但是作为失败的一种慰藉,愤恨比疾病更糟糕。愤恨是毒化精神的毒剂,它使人得不到快乐,并且把争取成功的巨大能量消耗殆尽。愤恨往往能造成恶性循环。心怀不平而又盛气凌人的人很难与他人合作;而合作者不够热情或者老板指责他工作的缺陷,又会使他又多一层愤愤不平的理由。

愤恨也是使我们妄自尊大的一种“方法”。很多人从“被亏待”的感觉中得到一种不正常的满足。从道德上讲,不公正的牺牲品、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比造成不公平的人更优越一些。

愤恨还是一种“方法”或企图,用以消除已经发生的、真正的或假想的错误和不公。愤恨的人是想在所谓人生的法庭上“打赢他的官司”。如果他能产生足够的愤恨,从而“证明”不公平,某种神奇的方法也会“澄清”那些使他产生愤恨的环境或事件,以此作为他的一种补偿。从这个意义上讲,愤恨是对既成事实的一种抗拒和排斥。

愤恨不平即使有真正的不公平和错误为基础,也不是取得胜利的方法,这很快就会成为一种感情习惯。你习惯性地感觉自己是非正义的牺牲品,就会把自己描绘成一个牺牲者的形象。你怀有一种内在的感情,寻找一种合适的外在借口,这样就容易找到不公正的“证据”,或者幻想你被亏待了,即使是对最没有恶意的话和最没有偏向性的情况也会如此。

习惯性的愤恨必定会导致自我怜悯,那又是一个人所养成的最坏习惯。当这些习惯根深蒂固之后,人离开它们就会觉得不“正常”或不“自然”,并且最终开始寻找“不公平”。有人说,这种人只有在受罪时才会觉得正常。

情绪上的愤恨习惯和自我怜悯同时也会伴随着一个没有能力的、低劣的自我意象。你会把自己想像为一个可怜的人,一个牺牲品,永远得不到快乐。

请记住,你的愤恨不是其他人、事件或环境引起的。它的起因是你自己感情上的反应。只有你自己能够克制它。只要你坚定地相信,愤恨和自怜并不是争取幸福和成功的方法,而是造成失败和不幸的根源,你就能克服它们。

只要你怀有愤恨之情,就完全不可能把自己想像为一个自信、自立、自强的人,一个“主宰自己灵魂、掌握自己命运”的人。愤恨不平的人把自己交付在别人手里,由别人来决定他该怎样感受、怎样行动。他完完全全依赖于别人,就像乞丐一样。他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强加在别人头上。如果别人该做出牺牲使你快乐,那么事情没有按照你的意愿发展时你也会愤恨不平。如果你觉得别人永远“欠”你的情,永远应该接受或欣赏你的高贵价值,那么,当这些“债”得不到偿还时你也会愤恨不平。如果生活也有欠于你,那么当生活不太慷慨的时候你仍旧会愤恨不平。

因此,愤恨是同创造性目标追求不一致的东西。在创造性目标追求中,你是行动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你确立自己的目标,谁也不欠你什么东西。只有永不停歇地追求远大的目标,你才能对自己负责,才能有坚定的自信心去分享生活那块幸福而成功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