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弱点——挑战人性的十六大弱点
17347500000078

第78章 克服说话的胆怯心理

克服说话的胆怯心理需要做较多的训练:克服恐惧的心理训练;说话的自信心训练;提高情绪的心理训练。

克服恐惧的心理训练

虽然大多数人有说话胆怯的心理,但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却是千差万别的。比如,有些人经常能说出一些让人大笑或使人感兴趣的事,可谓是相当会说话,但是,真正到了正式场合,面对一大群人或是广播用的麦克风,他们就不知所措了。这是为什么呢?

有关学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了造成这种紧张、恐惧心理的原因。

一个原因是不想献丑。这些人的想法是,只要自己不在他人面前暴露自己,别人也就不会知道自己的缺点。如果在众人面前说话,自己的粗浅根底,拙劣看法就都会暴露出来,那么从此以后,哪里还会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所以,不说话更稳妥。

其实,只要一个人认真地发挥全力,诚诚恳恳地把话说出来,不必踮高足尖来充内行,相信一定会有不错的表现。

另一个原因是不知道该如何组织说话的内容,就像被硬拉到陌生的世界一样,所以会感到惊惶。

其实,只要我们看清造成自己紧张、恐惧心理的原因,科学地分析它,就会意外地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好怕的。

有的人怕自己才疏学浅被别人知道,于是就装出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结果弄巧成拙,被人贻笑,实在可怜可叹,而且根本没有必要。

试想,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和一个一流的演说家,同样在人前发表意见时,谁的压力比较大呢?对于一个不善言辞的人,社会上的人或听众并不会对他有多大的期待,想想这点,就不应该紧张了,就可以安心了。然而,对于知识渊博、谈吐自如的演说家,大家却都寄厚望于他,会对他的演说作录音、记笔记,这样高度的关心和注意,理所当然会造成台上的人心中无比的压力。因此,那些被视为大人物者,在上台演讲或致词前,自己的心经常是非常紧张的,只不过别人很难看得出而已。

如果一位知名人物,在承受巨大的压力下却一点也不紧张的话,那只能说他对这种压力毫不在乎,但是就一位说话技巧不够娴熟的人来说,恐怕还很难达到这种心境。他很可能在上台之前想着:我一定要成功,不能出丑,不能失败;有时候甚至祈祷:愿上帝保佑我的说话成功。然而,一流的演说家在上台前,惟一想的是:一定得上台,如果演讲中出了什么差错,应该像以前那样轻松自如、不知不觉地尽力挽救,切不可因出错而不知所措、慌了手脚。

说话的自信心训练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的人期期艾艾,不知所云;有的人谈吐隽永,满座生风;有的人语言干瘪,意兴阑珊;有的人唇枪舌剑,妙语连珠;有的人反应迟钝,言不及义……总之,人们说起话来有着天渊之别。

其实,每个人都想展现自己、展示自己,希望自己能说会道,谈吐有致,可嘴巴偏不争气,一说起来就词不达意,结结巴巴。这主要是缺少自信,胆怯所致。具体说来,首先是情绪紧张。紧张不安严重地影响着表达。其次是抬高别人,否定自己。一感觉到对方不同意自己的意见,就急忙改口收回,使表达没有主旨,立意不分明。另外,过于谦虚,有些年轻人在即兴演讲或发言时,常常要按老套“谦虚”几句:“我这儿没做准备,本不想讲的,是主任要我讲的,嗯,我就讲几句吧!”这种自己看不起自己的“丧气话”,一开始就在听众心目中难以留下好感!

所以,说话最大的障碍不是对象,不是技巧,而是说话者自己,是表达者的心态使然。缺乏自信心,是说话成功的最大的障碍。这就要求我们:

1.加强知识积累,提高文化素养

“知识就是力量”,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说起话来才能镇定自如,侃侃而谈。

2.大胆地与人交往,自信但不自傲

对人的了解,始终是学习口才最值得重视的课题。因为惟有对人有所了解,与人融洽,才能使口才得以实现。你可以从周围与自己接触较频繁的人着手,并经常主动地关怀对方。那么,对方就很容易对你产生好感,愿意和你说话。要处处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经常以亲切态度对待他人,即使普通的泛泛之交,也可以变成知己。

3.调节自我心理,加强自我训练

除了进行人际交往外,还可以做一些练习,通过实践去逐步树立信心。下面介绍一种很简单的“镜子训练法”:

对着镜子灵活自如地大量表达,尽量选择不同场合的话题。慢慢地,你会发现,一次比一次自然,紧张的心理在无形中淡薄了。比如,单位要你接待一批客人,现在客人已经在会议室里了。你可以拟定这样一份开场白:“来宾们!朋友们!经理来讲话之前,他要我请大家先上二楼,那里陈列着一些样本和图片,希望各位能先去参观一下。座谈会在八点十五分开始。”

现在,该把这段话对着镜子练习了。你要记着三件事:(1)介绍的语气;(2)讲话速度不要太快;(3)要自然。

提高情绪的心理训练

美国有人曾以“你最怕什么”为题作过社会调查,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人都害怕在人面前讲话。而事实确实如此,很多人在公众场合发言都会感到胸中有一股压力,呼吸急促,脸部僵硬,十分紧张。

要消除这种紧张、恐惧心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介绍一种通过巧妙地提高自己的情绪来冲淡紧张、恐惧心理的有效办法。

某位电视节目主持人对这种方法颇有体会。例如,这位节目主持人曾经主持过一个“民歌大家唱”的节目,节目中经常邀请各地的人来到直播室,轮流唱两三首乡土歌谣。大家在排练时都非常卖力,并不紧张,但等到排练结束,休息一个小时后,幕布垂下来了,参观的宾客渐渐增加,表演的人就开始紧张了。

透过幕布,可以听到观众的吵闹声。等到开幕前的5分钟铃声响起,第一批上场的人就依规定集合在舞台左右两边。此时,一定有几个要表演的人,以颤抖的声音对节目主持人说:“我好紧张啊!真羡慕你,一点都不怕。”每当遇到这种情况,节目主持人总会回答他说:“如果有人不会紧张,那他该去看医生了,因为他的神经可能有些问题。虽然我看起来很镇静,但实际上我也相当紧张呢!你们看,我的腿不是正在发抖吗?”

“真的呀!跟我们一样嘛!”就在一阵笑声中,稍微冲淡了大家的紧张情绪。

可以断言,所有的演员、歌星、演说家,在即将上台或在录音之前,都会感到紧张。这并非主观臆断,其实好多名人都自己承认这种说法。

“如果不紧张,就不是歌星了。因为每次在上台前都必须认真地准备,说不紧张,准是骗人的。”一位香港现代流行歌曲歌星如此坦然地道出了她的心声。

“我总是很紧张,台下的观众也跟我一样,这种关系一直持续下去,才能达到表演的最佳状态。”一位既讲相声又演小品的大牌演员也这样承认。

“我好紧张啊!”许多广播或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开始前都不免会这样诉说。

不难看出,以上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之点,那就是:即使心中很紧张,也绝不掩饰,反而把心中的压力状态开朗地暴露出来,这么一做,倒可以把紧张的心情一点一点地排除。

另外,还有一个很好的缓和自己情绪的方法,即如果我们遇到紧张心情出现,可以试着这样来自我安慰:“唉!刚好又开始紧张了。如果个人对于在众人面前亮相已经完全习以为常,没什么感觉与反应,那就完了。幸好,今天还是会紧张,心跳不停,真是好极了。”

这样不就巧妙地缓和了自己紧张的情绪了吗?只要那种紧张情绪一冲淡,就可以大胆开口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