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口才——超级口才的八大训练途径
17347600000002

第2章 口才是思想交流的工具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其思想千差万别、错综复杂,每个人对事、对问题的认识,不可能都完美、正确。通过口语这一工具,我们便可以与别人切磋、沟通、交换意见,在不断的修正中达到正确的认识。这样,我们的思想才会进步,境界才会提高。

一个人的思想装在自己的脑子里,究竟怎么样,别人无从知晓;一个人要禁锢自己的思想,也不可能。只有将自己的思想表现出来,我们才能够和别人交流,这样,别人才知道你,你才知道别人。交流方式很多,可以是文字、表情、手势、动作,但更多的、更普遍的用得最多的则是口语。所以民谚云:“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管子也曾说:“心思虑,虑必顺言,言得谓之知。”在这里,他指出,心生思想,思想由言语来表达,表达出来,别人就知道了。这就是思想交流了。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其思想千差万别、错综复杂,每个人对事、对问题的认识,不可能都完美、正确。通过口语这一工具,我们便可以与别人切磋、沟通、交换意见,在不断的修正中达到正确的认识。这样,我们的思想才会进步,境界才会提高。此外,通过口语的工具作用,个人的喜、怒、哀、乐也可以得到排解、宣泄,既可净化自己的心灵,又可增进与别人的友谊,消除人际间的隔阂。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种流派、各种思想主要是靠口语来表达的。通过这些表达,人们才知道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各家思想;也是在他们的互相探讨、辩论中,我们才认识了各种学派的精髓。

齐国的淳于髡是个很有本事的人,邹忌当了相国,他很不服气,想来想去,便主动上门找邹忌“交流思想”:“我有个志向,愿在相国面前披露,不知可否?”

“只管讲来,我洗耳恭听。”邹忌说。

“儿离不开娘,妻离不开夫。”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不敢离开君王一步。”

“削棘木为车轴,再涂上一层猪油,特别滑溜而且坚固耐用。如果把它安在方眼里,那么就会运转不灵。”

“承蒙您的教诲,我不敢不顺着人情去做事。”

“弓干虽用胶胶住,有时也会脱节;众多的河流奔向海洋,最终要汇在一起。”

“是的,我不敢不亲附万民。”

“狐狸皮袄虽破,不能用黄狗皮去补漏洞。”

“您说得很对,在择用贤才的时候,不能让那些不怎么样的人混在其间。”

“车的辐条和车轱辘如果分寸不合,就不能成为一辆车;琴瑟的弦如果不分粗细缓急,就不能奏出悦耳的音律。”

“我恭敬承命,今后一定要修明法令来监督那些贪官污吏,使他们不得危害百姓。”

面对邹忌的回答,淳于髡再也无话可说,再三拜谢而退。他出来后即对人说:“我暗示相国的五条微言大义,他都能逐条应答如流,确是高才,我望尘莫及啊!”

邹忌和淳于髡的这次思想交流,不仅可看出他们彼此的说话水平,对他们双方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对淳于髡来说,通过交流,他从不服到服,到恭敬;对邹忌来说,通过交流,他知道了群众的意见,虚心采纳以施政,使齐国富强。

由此可见口才在思想交流中起到一种桥梁的作用,是思想交流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