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让你人际烦恼一扫光的社交心理学
17348900000029

第29章 这样说话最讨人喜欢(2)

一次,某高校邀请话剧《光绪政变记》中慈禧太后的扮演者郑毓芝来演讲。主持人是这样介绍她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好不容易把‘老佛爷慈禧太后’请来了。掌声,笑声,听众的情绪热烈起来。‘老佛爷’郑毓芝同志在戏台上盛气凌人,皇帝、太监、大臣见了都诺诺连声,磕头下跪,在台下却和蔼可亲,热情诚恳。她方才和我谈起,还曾扮演过《秦王李世民》中的贵妃娘娘,话剧《孙中山》中的宋庆龄。她是怎样把这些截然不同的人物演得栩栩如生的呢?下面就请听她的演讲。”听众凝视主席台,热烈鼓掌。

这番介绍语既幽默风趣,突出特点,又条理清楚,主旨鲜明,热情洋溢地把郑毓芝本人和她演的角色做对比介绍,并水到渠成地点明其演讲的主题,可谓十分得体,收放自如。

社交场合的常用语

社交场合的常用语,也被称为社交“万能语”。所谓“万能语”,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使对方觉得你很有礼貌。

(2)富有弹性。

(3)听起来平易近人,用起来简单方便。

(4)给人一种舒心的感觉。

不管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万能语”都是非常有用的。如果不善于利用,则可能在人际关系上遭到很大的损失。那么,“万能语”有哪些呢?现举出几个简单的例子:早安、午安、晚安;喔,是的,是的;真是太不好意思了;还不是托您的福嘛;请多多包涵;哪里,哪里,实在不敢当;真抱歉;真是太谢谢您了;请多加指教;拜托了,诸如此类的“万能语”,实在是不胜枚举,关键看你如何去运用它们。

学会使用“万能语”

不同的场合都要注意礼貌用语,社交场合的常用语可罗列如下:初次见面应说:幸会。

看望别人应说:拜访。

等候别人应说:恭候。

请人勿送应用:留步。

对方来信应称:惠书。

麻烦别人应说:打扰。

请人帮忙应说:烦请。

求给方便应说:借光。

托人办事应说:拜托。

请人指教应说:请教。

他人指点应称:赐教。

请人解答应用:请问。

赞人见解应用:高见。

归还原物应说:奉还。

求人原谅应说:包涵。

欢迎顾客应叫:光顾。

老人年龄应叫:高寿。

好久不见应说:久违。

客人来到应用:光临。中途先走应说:失陪。与人分别应说:告辞。赠送作品应用:雅正。

“对不起”的神效

“对不起”这三个字看来简单,可是它的效用,不是别的字所能比拟的。这三个字,能使顽强者点头,能使怒气消减。

你在汽车上误踩了别人的脚,你说声:“对不起”,被踩的人自然不会计较什么了。人的心理原是这样,对于许多事情皆可原谅。若因为你的过失,使别人吃亏,而你还不承认自己的不是,好像别人吃亏是咎由自取似的,这就不能使别人原谅你了。

消除恶感,避免伤害对方的感情,最聪明的办法是自己谦逊一点。自己有过失的时候立刻道歉,别人会给你同情。

反之,不承认过错,就难怪对方生气,许多口角变成打架,或因一两句话而酿成命案的,皆由此而起。倘若我们大家都不忘记这三个字的巧妙,我们的生活将会减少很多不愉快。

“对不起,害你等了许多时候。”“对不起,你可以替我把茶水递过来吗?”在日常生活中,这三个字真是用途太多了。

“对不起”三个字,意思无非是让别人占上风。你既然让他占了上风了,他还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呢?息事宁人,莫过于此。要使家庭不失和,朋友不交恶,这三个字真是百效的灵药。

电影院里要经过别人座位时,请先说声“对不起”,那么让路的人一定不会把眉头皱起;如果你招待你的顾客时多说两声“对不起”,那么,交易十之八九会成功的。

“谢谢”并非客套话

“谢谢”不仅仅是礼貌用语,也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谢谢”这个词似乎极为普通,但运用恰当,产生的魅力无穷。

说“谢谢”时必须有诚意,发自内心。这样,对方才不会感到是一种应酬的客套话。

说“谢谢”时要认真、自然、直截了当,不要含糊地咕噜一声,更不要怕别人知道你在道谢而不好意思。

说“谢谢”时应有明确的称呼,通过称呼被谢人的名字,使你的道谢专一化。如果感谢几个人,最好要一个个向他们道谢。这样会在每个人心里引起反响和共鸣。

说“谢谢”时要有一定的体态,头部要轻轻点一点,目光要注视着你要感谢的人,而且要伴随着真挚的微笑。这样在对方心里引起的反响会更强烈。

说“谢谢”时要及时注意对方的反应。对方对你的感谢感到茫然时,你要用简洁的语言向他道出致谢的原因。这样才能使你的道谢达到目的。

道谢是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如果对方反而因此窘迫,便违背了本意。

为了不致使人窘迫,道谢要考虑时间、地点和对方的特点。比如,被谢者不希望局外人知道自己帮了你,你就应尊重对方的意愿。如果恰巧在大庭广众遇见对方,就要含蓄地表示谢意,或者小声地耳语,甚至可借握手之机,用热情有力的动作,加上含笑的眼神来表示。也可以说:“××,我有一点小事想同您单独说几句。”借此离开人群,找个合适处再坦诚相谢。

对他人的道谢要答谢

对他人的道谢要答谢,这也是社交中的一种礼貌、一种姿态。答谢在措词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帮助合乎情理,不足称谢

“老兄,为你出点力是应该的,有什么可谢的呢?”

“我们同事之间,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这是很正常的事嘛。”

“你跟我还要谢?你可不要见外。”

二、表示不为自己增添多少麻烦

“一点小事,又不要我花多少时间。”

“我自己也需要,不过捎带一下而已。”

“我这是顺便,您别放在心上。”

“是花了点时间,但我觉得并不麻烦。”

三、必要时表示不安的心情

“您快别这么说,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瞧,我被您说得快脸红了。”

“这么重的礼,我受之有愧。”

四、收受礼物请对方下不为例

“谢谢您为我买了这么好的礼物,我非常高兴。”

“劳您破费,不好意思。”

“恭敬不如从命,这份礼我就收了,咱们下不为例吧!”

说话要注意方法

我们与人交往时,说话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别人对你的评价如何,你给别人的印象是好是坏,很大程度上是由你的语言表达方式决定的。因此,应该承认,在社会交往中注意自己的说话方法,是开口说话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有的时候,谈话的重点会在我们轻松自在的说话中明显地表达出来;有的时候,我们以平和的心态与人说话,也会留给对方深刻的印象;有的时候,我们怒气冲冲地与人讲话,也能获得别人的好感;甚至有时候我们与人说话时心不在焉,却依然能够表达自己要讲的意思。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在不同心态下用不同的说话方法,可以决定我们能否把该强调的重点充分地表达出来。

当然,一个人在与人说话的时候,始终保持一份好的心情,肯定能加深别人对他的好感;反之,说话时装模作样、自命不凡、优越感太强的人,便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同,朋友也会离他越来越远。

说话应该做到条理分明,因为有关你的工作能力、教育程度、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审美追求等许多方面的情况,皆是通过你的言谈表现出来的。一个说话东拉西扯而没有层次的人,很难让人明白他究意想要说什么。所以,当一个人说话不能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能强调重点,言语没有分寸时,他的社交活动肯定劳而无获,不会有什么好结果。那么说话到底有哪些技巧呢?

你不妨先用下面这些问题来检查一下自己。

(1)开始与别人交谈时,会希望别人快点说完吗?

(2)和不熟悉的人说话时,会觉得不知道说啥吗?

(3)与对方交谈时,你还会想其他事情吗?

(4)是否时常会有找不到话题的时候?

(5)不喜欢别人为你介绍陌生人吗?

(6)是否时常会有想不出好措辞的时候?

(7)是否常常想中断对方的谈话?

(8)即使和亲朋好友谈话,也会有没有话题的时候吗?

(9)当你讲话时,是否感觉到其他人的坐立不安?

(10)对方是否常常会中断你的谈话?

(11)与人交谈时,争执的情形多吗?

(12)你觉得用家常话会很难和别人交谈吗?

(13)是否觉得自己不会幽默?

(14)在会谈的时候,你是否会认为提早结束比较好呢?

(15)是否常常请求对方赶快说明情况?

(16)是否一讲起来就没完没了?

(17)常想教导别人吗?

(18)是否时刻在维护自己的形象?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你有七个以上的回答是“是”,那么你就有必要注意说话的技巧了。掌握正确的说话方法,能使我们判断出自己的想法是否合乎情理,同时也能让别人对我们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时间一长,自然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如何进行自我辩解

交际中常常需要进行自我辩解。自我辩解可以通过多种语言表达。自我辩解的目的是通过交际行动来表示自我尊重,也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因此,在交际中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自我辩解,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途径之一。下面介绍一些使你说话更加肯定干脆的语言技巧。

向人诉说时,用“我想……”“我认为……”“我觉得……”“我曾……”等直接的形式,把你的感情、需要和愿望告诉他人。表明你的话来自亲身体验,别人才会容易接受,你的话也才能更具有说服力。

向对方表示看法时,可用“你觉得……”“你是想……”“如果这样不行,你看……”“不然我们也可以……”如果在谈话中能考虑到对方的处境,那么我们说的话就不会显得虚假。而那种贬低对方、恐吓对方的言论,在自我辩解时都是不足取的。

说话时应该尽可能坦率,别故意转弯抹角。坦率地与对方交谈指的是有话要直接告诉当事人,不要当面不说而背后去说,也不要心里有话口里不说。同样的,如果你想要某个人做某事,应该直接告诉他,而不要绕个弯子,更不要背后抱怨别人。抱怨与批评的自我辩解是永远不会被人认同的。

平静而清楚地重复阐述你的观点,表示你有自我辩解的信心。因为有时你简略地提及你的观点,人们不会一下子就理解它,这就有必要重复一下,把它阐述得更明白。

在交际中,自我辩解常常碰到的问题之一就是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要求。要记住,“不”字对自我辩解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自我辩解的措辞很重要,然而,沉默有时也可以达到自我辩解的效果。当别人企图指使你去干你不愿干的事情时,你保持沉默,这时才能体现出“沉默是金”。

在人际交往中,在真诚而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信仰、意愿的同时,也让别人表达他的情感、信仰和意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辩解的效果,得到别人最高程度的认同。

如何赞美别人

一位年轻母亲曾讲过一个令人心痛的故事:她的孩子常常因做错事而受到她的责备。但是,有一天,孩子一点错事都没有做。到了晚上,该睡觉时,她发现孩子把头埋在枕头上,悄悄地抽泣。她问孩子为什么哭。孩子说:“难道今天我没有做一个好孩子吗?”

“这一问就像电一样触动着我的全身,”年轻的母亲说。“当孩子做了错事时,我总责备她,但当她极力往好处做时我却没有注意到,连一句表扬鼓励的话都没有。”从这个例子我们悟出一个道理,永远别忘记赞美他人。

一位语言学家曾说:“同样的音调或语句反复出现时,常具有感化人的力量。譬如林肯的名言‘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倘若他仅为了提出一项政见,仅说‘民主的政府’即可。但是,他三度强调‘民’字,遂产生更深刻感人的效果。”的确,每个人听到这句铿然有力的话语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加深自己对此种理想的政府的向往之情。同样当人们反复听到赞美时,他们也会被感动。

赞美无须刻意修饰,只要源于生活,发自内心,真情流露即可。但要更好地发挥赞美的效果,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实事求是,措辞恰当

当你准备赞美时,首先要掂量一下,这种赞美,对方听了是否相信,第三者听了是否不以为然,一旦出现异议,你有无足够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赞美是有根据的。

一位老师赞美学生们:“你们都是好孩子,活泼、可爱、学习认真,做你们的老师,我很高兴。”这话很有分寸,使学生们既努力学习,又不会骄傲。但如果这位老师说:“你们都很聪明,将来会大有出息,比其他班的同学强多了。”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二、赞美要具体、深入、细致

抽象的东西往往不具体,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称赞一个初次见面的人“你给我们的感觉真好”,那么这句话一点作用都没有,说完便过去了,不能给人留下任何印象。但是,倘若你称赞一个好推销员:“小王这个人为人办事的原则和态度非常难得,无论给他多少货,只要他肯接,就绝对不用你费心。”那么由于你挖掘了对方不太显明的优点,给予赞扬,增加了对方的价值感,因此赞美起的作用会很大。

三、热情洋溢

漫不经心地对对方说上一千句赞扬的话,等于白说。缺乏热情的空洞的称赞,不能使对方高兴,有时还可能由于你的敷衍而引起对方的反感和不满。

四、赞美多用于鼓励

鼓励能让人树立起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一半,用赞美来鼓励对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在“第一次”。无论任何人干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的时候,如果对方第一次干得不好,你应该真诚地赞美一番:“第一次有这样的表现已经很不容易了!”别人会因为你的赞美而树立信心,下次自然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