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点亮青少年心灵的人生感悟Ⅲ
17359700000119

第119章 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

那个寒冷的冬天,一场骤然而至的灾难,让他一夜之间失去了两位至爱的亲人,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父母匆匆而去,没有给他留下一点儿家产,只留下无尽的悲伤和一堆沉重的债务。

前路茫茫的他,此时已无心也无力继续读书,背着最简单的行囊,逃也似的来到了省城哈尔滨市。在一位老乡的帮助下,他去建筑工地,做了一个和泥的小工。那年他十七岁,高二还没念完。

过早地体味着人情冷暖的他,整天沉着冰冷的脸,跟谁也不多说一句话,只是拼命地干活,让极度的疲劳,来冲淡他内心难以形容的忧郁。

那个好心的工头老陈开导了他两次,见他依然如故,仍不死心。那天收工后,他把他领到一家小店,先给他斟了一小杯白酒,然后,他拍拍他的肩膀:“阿维,像个男子汉,别把苦难都写在脸上。你这么年轻,还有好多好机会等着你呢。”

“我不需要你同情,我的眼泪你不懂。”他一扬脖,让那杯辛辣的酒呛得满脸通红。

“我不是在同情你,在这个城市里,真正能照顾你的,也只有自己。”老陈为他倒了一杯茶水。接着,给他讲了自己那像小说一样的坎坷遭遇。原以为自己就够不幸的了,没想到老陈比他还要不幸十倍,可他从未见饱经风霜的老陈忧郁过。

他钦佩地敬了老陈一杯酒,老陈竟孩子似的笑了,他也露出了一抹微笑。

回到住地,他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他意识到该好好地规划规划自己的未来了。

那天晚饭后,他从旧书摊上买了几本减价的杂志,闷头蹲在屋角看了起来。其中辛欣写的那篇的文章打动了他,他不禁又细细地读了两遍,当目光停在那文章后面所附的通讯地址时,一个倾诉的渴望立刻在心头强烈起来,他立刻伏在床头给深圳的女孩辛欣写了一封长信。

辛欣很快就回信了,她说她正读高三,很高兴结识他这个北方的笔友,她劝他赶紧回到学校去读书,她愿意帮他出学费。

素昧平生的她,肯认他这个灰头土脸的打工仔,他就深感荣幸了,怎么好意思让她为他出钱读书呢。他赶紧找了一个磁卡电话,谢谢她的好意,告诉她他会攒够学费后再去读书的。

她立刻急了,马上让他放下电话,随后她打过来,她给他细心地分析抓住读书时机的重要性,她说她现在的稿费就足够他上学用的了,可以先算他借她的。他说他们刚刚认识,为什么她就这么信任他,对他这么好?她说他们是朋友嘛,论年龄,她还是他的姐姐呢,姐姐帮助弟弟,那不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吗?如果他不听她的话,她就不认他这个朋友了。

握着话筒,他已泪流满面,那是因为亲人般温暖的感动。

不久,辛欣的一千元汇款就邮到了。陪他从邮局取出钱,站在初春的阳光里,老陈笑呵呵地叮嘱他:“阿维,珍惜吧,别让人家辛欣失望啊!”

于是,他结算完工钱,立刻回到县城的一所中学补习班。几个月没摸课本了,原来基础知识就比较差的他,学起来感觉更吃力了。可他知道自己必须得刻苦了,因为远方还有一双关注的目光呢,他不能辜负了辛欣的倾情关心啊。

得知他已走进课堂,辛欣高兴地在信中鼓励他——学习不会比盖楼更难的,她相信他会像个男子汉,会把所有的困难踩在脚下的。她还叮嘱他要讲究学习方法,别过分省吃俭用,别忽视了身体,要注意劳逸结合……细心的她还在信中夹寄了许多邮票,告诉他有空时可以给她写写信,谈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等等。

满怀感激,他发疯地投入了紧张的学习中,完全忘却了辛欣那“劳逸结合”的劝告。终于身体承受不了,那天上午,他晕倒课堂上。休息了几天后,他仍给自己定了一个超负荷的学习计划,结果他再次因疲劳过度,再加上重感冒,得了严重的胸膜炎,在医院里整整躺了一个月,两只手背上布满了点滴的针孔。

辛欣不知怎么知道了他住院的消息,她赶紧寄来两千元钱,并在信中“命令”他一定要安心养病。否则,她就要来他这里监督他了。

她正值高三冲刺阶段,还要为他分心,他感动又愧疚,忙写信告诉她,他一定做她听话的好弟弟,什么都按她说的去做。辛欣很高兴地回信说:“这样还差不多,听我的话,不会有错的。”

又一个黑色的七月过去了,辛欣打电话告诉他——她落榜了。他安慰她的话还没出口,她先笑着说:“那样还不好吗?我可以等你一年啊,到时候我们一起考大学。”

“那就说好了,我们明年一起圆大学梦。”辛欣的乐观,感染了他。

高三的学习更紧张了,他们约好每月通信一封。他的信常常写得很短,辛欣的信却总是很长,她说她文章写得好,信自然要写得长一些,他数理化学得好,写信自然要干净简洁。

有如此善解人意的好姐姐,他身陷题海之中,心情却灿烂如五月的阳光。学习成绩在稳步提高,他已明显地感觉到自己正在一步步地走近大学了。

春节前夕,他给辛欣寄了一张自己用电脑做的漂亮贺卡,挑了一张自己最满意的照片粘贴在上面。辛欣回信说,她相信他本人一定比照片上的他更帅气,而她自己不喜欢拍照片,他只需把她想象成一个漂亮的女孩就行了。

那是无疑的,在他的心目中,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心地又那么善良、纯洁的辛欣,肯定是美丽无比的女孩。

不久,他收到了辛欣写的第一本作品集《驿动的青春》。读着她那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她那美丽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让他欣然,催他奋进。

三次省内多校联合模拟考试,他均得了年级第一名。走进考场前两天,他又和辛欣通了一次电话,彼此鼓励、彼此祝愿了一番。

三天的高考,轻松地结束了。得知他考得很好,辛欣高兴得在电话里大声地向他祝贺。他问她考得怎么样?她语气平淡地说了一句“不是十分理想”,接着就问他准备报考哪所大学,他征询她的意见,她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北大了。他说他想报考的大学,离她近一点。她笑了:“你都认我这个姐姐了,我们离得还远吗?”

“是的,最远的姐姐,是我最近的爱。”说出这句心声,他忽然想起了那首优美的歌曲,不知不觉中眼睛已经湿润了,一串串往事扣动着他柔柔的心扉,让他激动得几乎语无伦次了,听得出来,电话那端的辛欣也十分地激动。

八月,接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便急切地登上了去深圳的列车,他要突然地出现在辛欣面前,让她和他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当风尘仆仆的他站在辛欣面前时,首先惊呆的不是辛欣,而是他。他做梦都不会想到,与他通信一年半、无话不说的辛欣,竟然高位截瘫,坐在轮椅上。

望着一脸惊诧的他,辛欣微笑着:“你这个姐姐漂亮吗?”

“漂亮,比我想象的还要漂亮。”他上前握住她的手,由衷地告诉她。

“你不怪我骗了你吧?其实我根本没有参加高考,我只读了五年的书……”她跟他解释。

“怎么会呢?我知道你为什么这样做。”他突然明白了她的一番苦心。

“谢谢你帮我圆一个梦,一个今生无缘的大学梦。”晶莹的泪珠从她眼角滑落。

“要感谢你才对啊,不是你的帮助,我可能现在还蓬头垢面地四处飘泊呢。”是坐在轮椅上的辛欣,用键盘敲来的一笔笔稿费,供他读完了高中,走进了大学。

原来,辛欣在读小学五年级时,因一场意外的车祸,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自由。她曾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哭了三天三夜,是父母那无微不至的疼爱,让她一天天地坚强起来。不能再走进课堂的她,开始拼命地读文学书籍,开始用文字把一个个玫瑰色的梦,编织到一篇篇文章里。她曾结识过几个笔友,但他们很快都与她断了联系。敏感的她以为那是得知了她残疾的缘故,所以,她收到他的信后,为了安慰正心情沮丧的他,故意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漂亮而多才多艺的女孩,并为此编了许多美丽的情节,让他振作起来,让他重新找到青春的坐标。她原本打算等他大学毕业后,再揭开这个秘密的……

辛欣的父母都是一家不大景气的企业里的普通员工,她家的生活一直很拮据,可他们毅然支持女儿拿出辛苦积攒起来的稿费供他读书。当他感激地向他们道谢时,他们却反而感谢他给辛欣带来了快乐,很高兴遇到他这么一个有抱负的孩子。

面对辛欣母亲那慈祥的目光,他在心底轻轻地叫了声“妈妈”,把那个美好的心愿告诉她——他会继续努力,做辛欣永远的弟弟,让她永远快乐、永远自豪……

要去大学报到了,辛欣拿出四千块钱,塞到他手中:“拿着,做这学期的学费。”

他忙推辞:“我花你的钱太多了,不能再拿了,我会努力打工供自己读书的。”

她嗔怪道:“怎么又跟我客气了?你刚才还说是我的弟弟呢,姐姐的话,你也敢不听?”

他把目光转向辛欣的父母,希望他们能帮他说服辛欣不要再给他拿钱了。他们却笑着说:“既然是一家人了,你就拿着吧,这是我出书刚收到的稿费,你要是觉得心里有负担,就当是我先借给你的,等你以后挣钱了再还我。”

哦,无需再说什么了。临走时,望着书桌上的那台陈旧的电脑,他大声地告诉辛欣:“我会早一点给你攒一台能上网的电脑,换下你这台老式的486.”

“那我要你亲手组装的,品牌机我可是坚决不要的。”辛欣爽快地又给他提了一个条件。

“没问题的,你的弟弟一定会和姐姐一样做得很棒!”他自信地与她击掌签约。

寒假来临的时候,他真的拎着全套的配件来给辛欣组装电脑了。经过一天多的忙碌,他终于很骄傲地在辛欣的注视下,给她装了一台配置不错的电脑,看着她开心地在网络上驰骋,他也开心地笑了……

那首熟悉的歌《最远的你,是他最近的爱》再次响起的时候,他突然有了一种冲动,立刻写了一首歌,歌的名字叫《你是他的挚爱》。他找朋友谱了曲,把刻好的碟寄给了辛欣。那天,顺着电话线,他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她那无以掩饰的幸福。说笑了半天,她在那边很认真地告诉他:“这首歌,我准备帮你献给你未来的女朋友,你再给我重新写一首《你是我永远的姐姐》。”

“姐姐的话就是圣旨,阿维一定遵命。”握着话筒,片刻的沉默后,无言的感动再次如潮涌至。

品与悟:

捧出你的真,献上我的爱,青春的长河中你我一道写下最美丽的诗句。遥远的是时空的距离,近切的是心灵的相知。面对这个美好的故事,面对两颗真挚的心相拥的温馨,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些爱的名字,叫无言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