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黄昏,在黄河岸边的一个村头,我遇见那两个孩子:大的是哥哥,七八岁的样子,小的是妹妹,大概也就三四岁。两个孩子正蹲在墙角津津有味地揉搓着黄色的泥团,聚精会神地制作着自己喜欢的作品,汗渍和灰尘将红扑扑的小脸蛋脏得有些滑稽又可爱,黑亮的眼珠里转动着叫人不禁要驻足的认真。
我站在一旁,打量起他们泥捏的作品:男孩的小车,女孩的项链,有模有样的,做得还不是十分地粗糙,我不由得举起了相机,将两个无名的小艺人和他们的作品一起收入镜头。
男孩见我欣赏他的手艺,有些得意地告诉我:“妹妹的项链也是我帮着做的,她揉的珠子不圆。”
“串项链的麻绳是我找的,我还帮你和泥了呢。”女孩丝毫不肯让自己的功劳被埋没。
“你俩手都挺巧的,也都挺能干的。”对两人的认真,我送上了由衷的夸奖。
“叔叔,你吃过汉堡包吗?”小男孩突然抛给我了一个问题。
“当然吃过了,你问这个干什么?”我有些好奇。
“我只听说过汉堡包好吃,可是没见过,你告诉我汉堡包是什么样子的,我想给妹妹做一个漂亮的汉堡包。”男孩凑到我的跟前。
“你想用它做汉堡包?”我指了指他们手里揉搓松软的泥团。
男孩点头:“明天是妹妹的生日,我想送她一个这样的礼物。”
“哦,原来是这样。”刹那间,我的心被柔柔地弹了一下,赶紧拢住纷扬的思绪,连讲带比划地向两个求教的孩子描摹起汉堡包的形象。两个孩子很聪明,很快便在脑海里勾勒出汉堡包的样子,加上我在旁边的细心指点,不大一会儿,男孩便用泥巴、树叶、玉米秸做出了一个挺像那么一回事的汉堡包。女孩捧着它,仿佛捧着一个正芳香四溢的汉堡包,两人一起咧嘴甜甜地笑了,满脸的无遮拦的幸福,让我心里暖暖地生痛,我悄悄地背过身去拭去眼里滚动的晶莹。
“我还可以做一个能吃的汉堡包。”男孩灵感突发,飞快地跑回家中,拿来两个馒头、一些小葱和菜叶。我也赶紧从旅行袋里掏出一根火腿肠和一袋果酱,还用水果刀帮他们把“馒头汉堡包”做得更形象一些。
“汉堡包真好吃啊!”女孩大口地吃着,男孩嘴里也不停地赞赏着。
“是的,你们自己做的汉堡包,比城市里卖的那些还要好吃。”从生活在闭塞、清贫中的两个孩子身上,我恍然读懂那个美好的词汇——向往。
我相信他们一定吃上真正的汉堡包的,就像相信苦难终会远走,富足终会在追求和打拼的手上诞生。
品与悟:
也许生活中正有着很多的艰辛、很多的苦涩、很多的不如意,但只要美好的向往还在心底涌动,只要富足的梦想还在飞翔,就没有什么可以拦住追求的脚步,就没有什么可以挡住前行的热诚……
相信自己的双手,加上智慧,再加上勤勉,就一定会做出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汉堡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