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走向南亚
17360800000015

第15章 启示录

2008年2月25日,由市委书记熊清华率领的保山市党政代表团再次踏上了缅甸克钦邦的土地。

宝山市委常委、腾冲县委书记王彩春也参加了考察。

此次访问,是保山市和腾冲县为了落实和发挥腾密公路的作用,积极促进中缅双边贸易和旅游、进一步筹划中缅印国际大通道所展开的新一轮外交谈判行动。

接待他们的仍然是熊清华和王彩春共同的老朋友,缅甸克钦邦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缅北军区司令翁敏将军。

一身戎装的翁敏将军在与熊清华的会谈中,他的脸上始终挂着热情的笑容,心情似乎特别愉快。

是的,他没有任何“不愉快”的理由。

自从2007年4月26日腾密公路竣工通车以来,这条“国际大通道”的效应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缅北地区的公路交通建设,对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影响。对于这种变化,每一个驱车经过腾密公路的人,都会有异常强烈的感受。

对于保山市和科钦邦来说,下一步亟待解决的是共同努力,如何维护和使用好腾密公路。比如尽快在昔董盖建联检大楼、保证通关以后人流、物流都能实现规范化、程序化管理,更好地发挥腾密公路的流通和辐射作用,尤其是争取早日开工修建密支那的瓦晓至班哨口岸的公路,使之流量递增、畅通无阻。

在为期九天的考察中,代表团一行在缅北军政府的精心安排下,重点对密支那至班哨道路沿线的地质、植被、河流、气候和村落布局进行了实地踏勘,进一步了解到该路段目前仍在通行,且三分之二的里程均为平坦笔直宽敞的路况信息;察看了南木底、德乃、南涌、欣贝延、班哨等集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拜会了缅北军区德乃师部坎冒矣师长、班哨营部官兵;询访了部分华侨;考察了坎冒延和班哨等地的商品流通和加工情况。代表团一行还在缅印边境与印方公路施工人员进行了亲切交谈。

考察期间,缅甸东方联盟公司与保山腾冲五洲旅行社还具体磋商了近期即将成行的的跨境旅游的线路、景点、时限、价格等具体方案,并签署了合作协议。

此次考察,不仅进一步加强和密切了保山市与缅甸克钦邦的友好关系,而且对实施面向南亚的开放战略夯实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对于位于面向南亚开放战略桥头堡位置的腾冲来说,更是如此。

其实,作为腾冲县的主要领导人和决策者,王彩春早已开始勾画腾密公路建成后,腾冲“大开放、大发展”的宏伟蓝图了。

2008年1月4日,在中共腾冲县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的报告中,他胸有成竹地说:

“县委常委会把“走向南亚”作为对外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将腾冲简称“中国走向南亚第一县”,通过深化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扩大开放使腾冲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现,既赢得了上级的鼎力支持,更增强了外来企业投资腾冲的信心。世纪金源集团、红塔集团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入住腾冲,实际利用县外资金10.2亿元,增45﹪。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位增长,完成投资额21.5亿元,增30.6﹪。交通上,腾密路境外段建成通车,境内段正抓紧实施路面工程;驼峰机场建设加速推进;保腾高速公路及腾龙路、固东至自治公路、城大路曲石段开工建设;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全面实施,中缅边境防火通道、腾章公路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城建上,城市品位进一步提高,城市内涵进一步丰富,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为成了县城“四线入地”工程,市中绿化休闲广场基本完工,中国远征军抗战纪念公园筹建工作进展顺利。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继续推进,综合商场、专业市场等一批配套项目正在落实中。能源及农田水利上。槟榔江、龙川江流域电力开发有序推进,完成了城网改造、第三期农网改造。投入各项支农资金6972万元,实现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烟水配套工程等项目,花园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

其中,王彩春对“建设国际大通道、搭建腾冲面向南亚开放的大平台”,提出了具体的规划。

2008年1月29日,县长张惟建在腾冲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报告中也明确指出:

“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加快腾冲发展面临着良好机遇。从外部环境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印缅孟地区、“泛珠三角”等国际国内区域合作日益加强,特别是中印关系持续改善,印缅对打通南亚陆路国际大通道的态度比较积极,腾冲走向南亚的区位优势越来越突出。从自身发展看,通过多年努力,我县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这些都为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正确把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善于抓住机遇,勇于战胜困难,腾冲的未来就大有希望。”

对以这两位领导人来说,腾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浑然一体的,像一幅辉煌壮丽的巨幅油画,他们正在用自己富于远见卓识的思考和筹划,为这幅厚重的油画增添最新、也是最绚烂的一笔!

未来将证明,这是一个史诗性的开端!

对于腾冲正在发生的划时代巨变,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在腾冲采访期间,我曾经听说过一位参加过修筑史迪威公路的美国老兵与腾冲县猴桥镇一个“小男孩”之间发生的传奇故事——

1942年5月,日军占领了缅甸全境和中国怒江以西的大片国土,切断了盟国援华的重要陆上运输线——滇缅公路。鉴于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中美英商定另辟印度至中国的公路。1943年春,中国战区参谋长、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将军,先后派出中国驻印军工兵第10、 第12两团, 美军工兵第45、第330两团,第833、第849两航空工程营, 第209、第1883、第1905等3个战斗工兵营,暨英方率领的印度、尼泊尔劳工,中国劳工,共约7000人,修筑自印度利多通过缅北野人山区的中印公路,并派遣中国驻印军一个团进入野人山区,建立掩护阵地,抗击日军袭扰。

1943年10月,史迪威将军命令中国驻印军两个师和一个美军支队进入缅甸,以歼灭缅北之敌,扫清筑路障碍。大批的美国小伙子便成了这支筑路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带来的先进技术更是给筑路民工们带来了不小的惊喜。詹尼.兰斯便是当年其中的年轻一员。

詹尼.兰斯回忆说:那时候,民工们用手工修路,有成千上万的民工,由于当时没有什么重型的机械,成千上万的民工修路全靠肩挑背驮,当我们带来了重型的修路机械时,民工们感到非常地吃惊,这台机器做一小时的工作,100个民工可能要花几天的时间,甚至更长,尽管这些民工们的报酬很低,每天只有2至4美分,但他们仍然坚持工作,而且是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并生存了下来。

猴桥是史迪威公路上横跨槟榔江的一座重要桥梁,因当地土人最初用树藤编桥通行,原始森林里的猴子也喜欢从此过桥,所以得名。在二战中,美军在此位置上架设有一座钢架桥,桥建成后,结束了人像猴子一样攀踩着藤索桥过江的历史。

筑路工程队进入中国境内的猴桥后,詹尼.兰斯从他自己的视野里发现了中国人在艰难的生存环境里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他对中国人开始有了一种莫名的崇敬和感激。他说:“我看到了中国人的耕作方法,他们生存的方式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山上有成片的梯田,真可谓人间奇迹。真是了不起,尽管他们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他们创造了奇迹。很奇怪,在那儿,你的所见所闻会使你自己产生很多奇怪的想法。”

詹尼.兰斯在与他的同伴们日日夜夜的筑路生活中,他感到了孤独和无助。他开始想念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那时他写下的思念诗还一直保存到现在:“遥望大海,妻子的美貌显心里。远航的轮船带去我对你的思念,请接受我对你这份真诚的爱,不久我将回到你的胸怀。”

而正在詹尼.兰斯对家乡和妻儿最怀念的时候,他结识了中国儿童“小孩子”。让他在“小孩子”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他从此开始了他从军生涯中最为有意义的一段日子,从那时开始,他每天看到的太阳都是快乐的。

“一天,他们在为我们搭建营房。有一个小孩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呆呆地站着看我们,晚上也是在那里。从来了后就不走了。第二天早上,小孩仍然还站在那儿,我想他一定是饿了,于是我就叫他到我们的帐篷里,煮咖啡给他喝,这个小孩比着手势说:‘你们收留我吧,我可以替您们做很多的事。’我领会了他的意思,同意了他留在我们的营房里,他大约呆了两三个星期,我估计他的家人一定想他了,于是我开了吉普车带着他,大约行驶了一小时后车不能行了,我们又爬山到了他的家里,他的家里有他的母亲、两个比他小的弟弟和一个比他大的姐姐。我带了很多的食品和香烟,送给了他们家。”

从那以后,这名小孩就成了詹尼.兰斯军营里的一员。他们给他军服穿,给他食品吃,俨然已是他们当中的一名士兵。“小孩子”每天早早起床,替美军工程营官兵们烧水、打扫卫生,并特别注意督促詹尼·兰斯刮脸,当时他是惟一一个每天都在修面的美国人。“小孩子”力所能及地替工程营官兵们做一些事情,并在白天为他们放哨,注意日军动向。有一天,日方军队突然袭击了筑路工程队,由于工程队没有作战经验,小孩子便带着他们往山里跑,使工程队逃过了一劫,于是他们的友情更深了。

他们相处了六七个月,“小孩子”每天到詹尼他们的营房,早上4点起床,然后生火,用钢盔打水烧水。詹尼兰斯他们教他简单的英语:Good Morning;I Love You。

虽然“小孩子”家很穷,但是他对筑路队的生活却照顾得特别好。?在詹尼和“小孩子”交往的日子里,“小孩子”与他们照了许多照片,照片的背面都记有详细的拍摄地点和日期……

时隔半个多世纪之后,美国俄勒岗州大学人类学系到中国中央民族大学留学的12名留学生,在卢百可教授的带领下来到西南边陲的腾冲访问。这群学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欣赏边陲腾冲神奇秀丽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并与当地的高中生进行文化交流。而卢百可教授却有另外一桩心事:他曾答应过一位当年曾在中缅边境猴桥一带修筑史迪威公路的老兵詹尼.兰斯先生的请求,要到腾冲替这位老兵寻找一名叫“小孩子”的中国人。

当年这名被他们称之为“小孩子”的中国人大约有七、八岁。因为语言沟通困难的原因,他们当时是用中文“小孩子”的发音来称呼那名小男孩的。小孩子用英语“BOSS”称呼詹尼.兰斯,却忘记了他的真实名字叫Jane Lance。

如今,詹尼已经80多岁了,但他永远也忘不了对这名“小孩子”。相隔60年后,这名猴桥的“小孩子”还在人间吗?他想知道这名“小孩子”的下落,还想回到猴桥来看一看。因为他只要想起史迪威公路或者听人提起史迪威,他就会想起那名“小孩子”……

卢百可教授在离开保山时,一再要求陪同他的中方人员替他寻找一下这名“小孩子”,以了却老兵詹尼的心愿。

经过多方寻找,终于从腾冲县猴桥村传来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那个“小孩子”还活着,他就是猴桥村的老“香通”蔡文伯。当这个消息通过卢百可教授告诉给詹后,他激动得一夜都没有睡好觉……

后来,这个故事在一些中美友好人士中间广泛传播开来。美国畅销书作家詹姆斯正着手构思他的第三部畅销书《美军在CBI》,正在为苦于采访不到有价值的故事而苦恼,当他从朋友们那儿得到这个消息后,当即决定到腾冲采访这个“小孩子”,他要先为詹尼兰斯看一看这个当年的小孩子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2005年6月21日,对于詹姆斯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他终于替詹尼兰斯看到了时隔60年的老朋友——“小孩子”蔡文伯。

在猴桥村,当随行采访的二战专家戈叔亚打开手提电脑,把当年詹尼在猴桥施工时与“小孩子”的照片打开时,蔡文伯一眼便认出了詹尼和自己的照片。

蔡文伯告诉记者,当美军工程队撤走后,他便和詹尼兰斯从此失去了联系,这一隔就是60年。在这60年中,蔡文伯在寨子里和老“香通”苦学上刀杆、下火海的技艺,逐渐成了刀杆队里的骨干,他们曾经到过许多地方表演。后来随着年龄和技术的同步增长,蔡文伯成了刀杆队里的师傅。他说他活到这个年纪,所有的心愿都已经差不多了结了,惟一的愿望就是,“如果刀杆队能到美国去给那些筑路老兵们表演一场上刀杆、下火海,我就是死也满足了!”

詹姆斯听着很激动,在采访结束的时候,他说,他将会创造一切条件争取让两位老人见上一面,或者邀请蔡文伯的刀杆队到美国演出……(参见《远方的牵挂——美国原史迪威公路工程兵寻找猴桥“小孩子” 》一文)

这无疑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其中蕴含的人生沧桑和历史变迁,值得人们反复回味和深思。

尤其在腾密公路业已竣工通车,中缅印国际大通道的理想蓝图也即将从腾冲人的艰苦努力和大胆构想中实现的今天,就更加增添了一种象征的意味。

近百年来,或者说几千年来,从古代的南方丝绸之路,到近代的滇缅路和史迪威公路,再到今天的腾密公路和中缅印国际大通道,一代又一代的云南人和腾冲人将他们的心血和生命倾注在这片被称为“蛮夷之地”的红土高原上,他们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从深山峡谷之间开辟出的一条条道路,都无不彰显出他们励精图治,摆脱贫穷落后、向外部世界寻找新进文化和技术的梦想和渴望。

我回想起2007年10月的一个下午采访腾冲县委书记王彩春的情景。

我曾经这样问他:“在腾冲工作近十年,腾密公路是不是你最得意的一件作品?”

他沉吟了一下道:“不,除了腾密公路,还有你看到的腾冲县城……”

起初我不理解王彩春为什么如此看重县城的面貌。后来我听腾冲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志芳女士介绍,几年前的腾冲县城,杂乱无章、破旧不堪,远远不是现在我见到的整齐划一、树木花草四季盛开,美丽得如同花园,像翡翠一般玲珑剔透的城市。短短几年时间,整座腾冲县城就像换了一件衣服,玉泉园、翡翠城、腾越古镇、高黎贡山母亲广场、官房大酒店……一处处富有腾冲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娱乐以及商业贸易场所,像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而其中,不知倾注了王彩春多少心血。

不久之后,一座大型的中国远征军抗战和史迪威公路纪念馆也将在县城中心地段落成。

历史、现实和未来,在这里奇妙地交汇在了一起。

随着保腾高速公路和驼峰机场明年的竣工和交付使用,这座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而又饱经沧桑的“极边第一城”,无疑将会重现她昔日的辉煌,并以其更加绚丽多彩的崭新面貌,吸引越来越多国内外投资者和游客的目光。

将来有一天,当整个中缅印国际大通道彻底打通后,腾冲的形象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还记得,当我结束采访离开时,王彩春再次郑重地对我说:“腾密公路和整个中缅印国际大通道的建设,绝不仅仅关系到腾冲、保山以及提升云南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更重要的是,它对未来的国家经济安全将会产生一种未雨绸缪的战略意义。对于这一点,我相信会引起越来越多高层领导人的重视。”

我忽然觉得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位县委书记,而是一位研究地缘经济和政治的学者或战略家,不由想,难怪国家商务部的那位官员称他具有战略家的眼光和气魄呢。

是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可怕的不是物质匮乏,也不是偏僻落后,可怕的是缺少一种永不满足,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

在王彩春、张惟建、钏相强、胡广凡和李会仙、邵维柱等人以及许许多多不知姓名的建设者身上,我看到的正是这样一种红土高原和山地民族最值得珍视的品格。

她不仅是一种“腾冲精神”,而且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

这,或许就是我们从滇缅路、史迪威公路到如今的腾密公路跨越近70年的历史沧桑中获得的宝贵启示。

2007年7月至9月初稿

2007年11月二稿

2008年5月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