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幸福乡村江山
17361100000002

第2章 历史沿革

(一)江山历史变迁

自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建县,迄今已有1390年。新中国成立后,江山境内多处发现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迹,先后出土石锛、石镞、双孔石刀、石网坠等新石器与黑陶,印纹陶器及陶纺轮。证明距今4000年以前,已有人类在此从事农业、渔猎和原始手工业生产。春秋战国时,江山为姑蔑一部分。春秋末属越国,战国后期属楚国。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属会稽郡太末县。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太末县为末治县,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恢复太末县名。先后属末治县、太末县。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析太末县西部置新安县,属会稽郡新安县。三国时期孙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划会稽郡一部置东阳郡,属东阳郡新安县。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为信安县,南朝陈天嘉三年(公元562年),东阳郡改为金华郡,隋朝初年,又易名婺州,607年复为东阳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分信安县地置须江县,以城南有须江得名,隶属越州总管府衢州,为江山建县之始。武德六年,属婺州管辖,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恢复衢州,江山属衢州信安县,689年复置须江县,属衢州。五代吴越宝正六年(公元931年),因境内有江郎山,改须江县为江山县,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改名礼贤县,1276年复名江山。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后,属衢州军政分府管辖。民国元年,直属于省。1914年,省以下设道,属金华道,1916年废,1924年,属省第五行政督察区,1937年,改隶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江山,属衢州专区,1955年改属金华专区,1985年分设金华、衢州两市,属衢州市。1987年11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江山县,设立江山市(县级),属衢州。

(二)江山古镇历史

1畅 古镇简介

历史悠久的江山市,有着典型丹霞地貌的江郎山、廿八都古镇、毛泽东的祖居地清漾村、国民党军统头目戴笠的故居。其中的古镇廿八都,地居浙江省衢州市仙霞岭高山深谷之中,地势险要。四方关隘拱列,东有安民关,南有枫岭关,西有六石关,北有仙霞关,易守难攻。三省边界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的频繁战争、屯兵、移民,使廿八都成为“方言王国”和名副其实的“百姓古镇”,镇上有9种方言和130余种姓氏。长条形布局的城镇,古建筑风貌依旧。枫溪水自北向南穿镇而过,民居依山傍水,缘溪而建。青山绿水间,黛瓦青墙、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错落有致,至今仍保留着19世纪的风貌。

2畅 古镇地理位置

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镇地处浙、闽、赣三省边界,素有“浙西南锁钥”之称。交通便利,205国道穿镇而过。镇辖面积66畅7平方公里,10876人口。与周庄、同里、乌镇等著名古镇相比,它依然是藏在深山人未识。它和那些江南水乡古镇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甚至带有几分神秘色彩。1100多年前,黄巢挥戈南下,在浙、闽之间的崇山峻岭中开辟了一条仙霞古道,从此四周关隘拱立、大山重围的廿八都成了历代屯兵扎营之所、兵家必争之地。最初主要是军事功能的千年古道到了清代逐渐成为商旅要道,溯钱塘江而上的船只装载着来自江、浙的布匹、日用百货到江山的清湖码头靠岸,然后转陆路,由挑夫肩头的扁担挑往闽、赣。从闽、赣来的土特产也要到清湖装船运往金、衢、沪、杭各地。廿八都作为过往货物中转的第一站,一个必经的交通枢纽,迅速成为三省边境最繁华的商埠。鼎盛时期,商行店铺、饭馆客栈布满了整条鹅卵石铺就的大街,日行肩夫,夜歇客商,每天南来北往,熙熙攘攘,富足热闹了数百年之久。

镇区有许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属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独特厚重的文化积淀,使古朴淡雅的廿八都镇在现代文明的包围中显得异样夺目。众多专家学者和省内外知名人士都到过廿八都,对这里的古建筑赞不绝口,认为极具历史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

3畅 古镇历史沿革

878年黄巢起义军攻打福建,被浙闽边界的仙霞岭阻挡,于是“刊山七百取建州”,在崇山峻岭间开辟了这条仙霞古道,使旁边的小镇有了历史记载。北宋时在浙江南部设都44个,这个小镇排行28,当地人称“廿八都”。人们一直用“东南锁钥,八闽咽喉”来形容廿八都的战略险要,这不仅因为她地处闽、浙、赣三省的交界处,更因为她有安民、枫岭、六石、仙霞四道关口,易守难攻而变得声名赫赫,历史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在隶属于浙江省江山市的廿八都是凭借仙霞古道才繁荣起来的。在1932年公路没有修通前,仙霞古道是福建、浙江之间的唯一通道。镇南的浮盖山,是仙霞古道的入闽端口,《徐霞客游记》中称之为“怪石拿云,飞霞削翠”。明朝末年,郑成功的父亲也是由这条古道退兵福建进而退守台湾的。后来清政府为防范明军的反攻,在全国各地招募了1500名士兵驻扎在廿八都南面的枫岭关口。有了军队的驻扎自然带动了商业的发展,廿八都逐渐演变成一个移民城镇。中华文化历来以宗族脉络繁衍,在中国地域中,一个村庄往往就是一个姓氏,例如张家村、李家庄、王家屯。但始于唐代,繁盛于明清的小小古镇廿八都,总共一万人口,却有130余种姓氏,9种方言。于是廿八又有“方言王国”和“百姓古镇”的雅号。据说,抗美援朝时,镇里几个志愿军青年在辽宁丹东市停留时,发现当地老百姓的语言和廿八都的官话几乎一样。年轻军人走过万水千山之后,竟然在关外找到了迷失数百年的故乡,终于搞清楚“廿八都官话”原是“关东话”,几位年轻人不禁喜极而泣。

历史上形成的移民现象,使古镇的民居民俗独具个性。镇内的建筑依古道两侧而建,北为浔里街,南为枫溪街。整个古镇由此呈走廊形不规则的团块结构。古镇在清同治年间处鼎盛期,光饭铺酒店就有50多家,南北杂货批发商有40多家。地处偏远的廿八都人虽然靠着古道经商致富,但眼睛始终盯着京都,巴望子女学而优则仕。于是建造文昌阁,便成了这个百姓之镇的集体安慰和梦想的寄托。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廿八都遵循着自己的文化逻辑;在古朴而恢弘的旧宅里,在沉重而悠远的石板小路上,廿八都将古老的文化风情传承至今,并靠着这份自尊,悠悠自得、不卑不亢地占据着这片土地,一代一代地演绎着那个“文化边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