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汽车大亨:福特成长记
17368400000024

第24章 日薪5美元的神话

流水线的引入,技术的创新,产量的成倍增长,给福特汽车公司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财富,亨利·福特也成了大富翁。而且,他的财富积累仅仅在几年之间就完成了。我们知道,像卡耐基和洛克菲勒这些人,他们的财富是通过漫长的几十年积累才形成的,现在,大量的财富却如流水般一刻不停地流向亨利·福特的腰包。而仅仅在几年前,他还只是底特律的一个机械师,为了设计他的汽车而负债累累。后来,他因为生产了汽车这样一种产品,就把那些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这再一次让我们认识到实业是多么重要,只有生产能给人们带来好处的产品,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也才能获得财富。

福特汽车公司和亨利·福特本人的财富是惊人的,但是他的工人们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呢?他们有没有从中获益呢?答案是否定的。亨利·福特以及他身边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因为汽车的热销而发财致富,过上了优裕的生活,而福特工厂的工人们劳动强度不断加大,收入却日益减少,生活依然贫苦。最先发现这个问题的是一直跟随亨利的貌似冷酷无情的库兹恩斯。

1913年圣诞节的前几天,库兹恩斯参加完一个社交活动,很晚才回家。当天晚上,他在自家温暖的房间里向窗外的街道望去,几个刚下夜班的工人走出工厂,他们衣衫单薄,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库兹恩斯看到了,心灵不禁受到极大的震动。

对于福特汽车公司工人的状况,库兹恩斯是很清楚的。由于新的生产方法的实施,福特汽车公司工人的劳动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工人们成了劳动机器,他们在流水线上一刻不停地重复着单一的动作,甚至每隔4个小时才被允许休息片刻,他们的神经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劳动强度与工资水平却不成正比。

高强度、高付出没有相应的回报,工人对企业的忠诚度也逐渐降低了。有个事实也许值得福特公司的管理者们注意,那就是在星期日的报纸上,求职广告和招工广告都是整版整版的。在福特汽车公司,工人对公司也不像以前那样忠诚和自豪了。1913年夏天,福特汽车公司恢复了最原始的计时工资制,工人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工资水平反不如在实行流水线之前。于是,大批工人离开福特汽车公司,转而去其他工厂,劳动强度相对较低,但收入和在福特公司并没有明显的减少。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每雇佣100名工人,就必须招聘963人,因为实行生产线流水作业,每离开一个熟练工人,就必须有一个人立即顶上去,没有工人的稳定,生产就会受到影响,损失也不言自明。

与此同时,世界工人联合会的组织者在福特汽车公司的工人中进行宣传鼓动,试图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和贫困状况,但因为多数工人都是胆小怕事的东欧移民,不敢起来为自己争取权益。工人们普遍存在着不安的心理。

这时候,福特汽车公司的第二当家人库兹恩斯意识到,他和公司的其他董事们享受巨大的红利的同时,却没有注意工人们的劳动强度、他们的实际付出与所得的比较、他们的生活状况,他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也不利。

于是,库兹恩斯直截了当地向亨利提出了令人震惊的设想:必须给工人增加工资,提高他们的日工资水平,而且是每天5美元。

亨利最初是反对的,他认为最多是3美元。

从1913年12月到1914年1月初,福特汽车公司的最高经理人员开过几次会,讨论工人薪资问题,库兹恩斯力主为工人大幅加薪,并且不折不扣地坚持日薪5美元。在库兹恩斯看来,日薪5美元是一个准绳,能够衡量一个公司是否进步,是否达到了人性化和现代化。另一方面,实行日薪5美元也会使福特公司在和其他同行的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

亨利·福特最终同意了这个方案,而且他更善于把这件事当成一种宣传,他认为这将是汽车工业史上最具轰动效应的变革,是一家汽车公司为自己所能做的最好的宣传。几年来,亨利·福特已经养成一种习惯,时刻都不会忘记抓住任何机会为自己和自己的生意造势。

1914年1月5日,亨利·福特和詹姆斯·库兹恩斯把底特律报界的代表召集到了高地园工厂的办公室,举行记者招待会。在会上,库兹恩斯正式宣布了福特公司工资、工时改革方案。从1月12日起,福特公司的工人将得到日薪5美元,90%的工人将立即享受此薪酬待遇,余下的10%也将很快获得相同的待遇。

库兹恩斯宣读这项改革的时候,意味深长地作了一个点评。“我们相信社会公正是从自己家中做起的,”他说,“那些帮助过我们建立了这个公司的人,我们要和他们一起共享繁荣。”

公司同时决定废除每天工作9小时的制度,而代之以每天8小时的工作制度;工厂将原来的两班制改为三班倒制度。这对福特汽车公司来说又是一场伟大的变革。

工资改革方案一宣布,立刻引发了求职热潮。1914年1月6日凌晨2点起,就有数以千计的求职者聚集在高地园工厂的大门口,希望得到一份工作。还有数以千计的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就为了得到在福特汽车公司工作的机会,福特汽车公司已经成为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好地方。因为求职者太多,福特汽车公司录用新工人的速度又过于缓慢,饥寒交迫的人们等了几天几夜没有得到任何结果,人群中的不满情绪急剧膨胀,最后导致了骚乱。福特工厂的工人和大批的求职者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打斗,连警察也介入了冲突,用高压水龙头驱散了求职者。

亨利·福特新的工资改革方案一经推出,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全国的各大新闻报刊都卷入争论,而且褒贬不一。有人说亨利·福特发疯了。一些政府官员发表观点,肯定福特工厂的做法,媒体也极力渲染。在福特工厂,反应立竿见影,工人一见到他们的老板,都会忍不住摘下帽子报以深深的敬意,在他们眼里,亨利·福特是赐福给他们的“神灵”。

100年前的美国,一天工作8小时,日工资5美元,这是多么美好的工作,上哪儿找这样的好工作?难怪福特工厂的工人和那些还没有进入福特工厂的求职人员会那么疯狂。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5美元日薪”报以支持和赞美,许多大企业的老板对福特新的薪资政策深表怀疑。《华尔街日报》对亨利·福特口诛笔伐,甚至把他的行为上升到经济犯罪的高度。文章认为,福特公司投入1000万美元,不论工龄长短一律工资翻番,是完全错误的行为。也有一些报纸发表的文章,担心如果全国的公司都仿效福特公司,把工人的工资都增加到每天5美元,结果必然是带来涨价的浪潮。当然,物价的上涨同时意味着购买力的降低,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

那些汽车制造业的同行又是什么反应呢?当然是痛恨,而且是万分痛恨。在他们看来,亨利·福特就是汽车工业的叛徒,他这么做不仅会大大削弱雇主的利润,也会使劳工市场陷入绝对混乱,最终使整个美国汽车工业受到损害。

然而,所有的预言都在现实面前失去了根基,那些叫嚷着福特公司很快会毁于高工资下的人,根本没有看到它给公司带来的巨大变化。在实行新的工资制以后,福特工厂工人的旷工率显著地降低了,过去旷工率达到10%,现在还不到2%。除了一笔经济账,他们还真正地从心底里感到他们要为生产线上的每一个环节负责,并且对自己身为福特公司的工人而自豪。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亨利和他的助手库兹恩斯就是工人的救星,他们首先是商人,然后才是慈善家。新的工资改革和工作时间改革大大激发了工人的工作热情和他们对工厂的忠诚度,这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生产率和企业的纯利润都极大地提高了。

福特汽车公司的工资改革也对其他公司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初对福特公司的改革持反对意见的公司,比如通用汽车公司和其他正在崛起的企业,为了与福特公司竞争也悄悄提高了薪水,然而直到多年后,才实现了每人每日5美元的水平。

这一次,亨利·福特又走到了别人的前面,在让他的工人过上相对富足的生活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更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