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无为胜有为:老子究竟说什么?
17384600000063

第63章 心若不存,一身便无主宰

导语

美好的言辞可以赢得人们的尊敬,美好的行为可以让人信服。古代立天子、置三公,礼仪非常隆重,奉马献璧;与其这样示以尊贵,何不坐而论道以求道德?

黄帝与岐伯、广成子常常坐而论道,遗留下《内经》这一无价之宝,美名千古传扬。周总理的一生高风亮节,去世时人们十里长街送总理,至今仍然深切缅怀。对比那些状元及第、夸官三日之类的荣宠,两者简直天壤之别。

现在有些人总喜欢沽名钓誉,明星一大堆,企业家一串串,其实大多都是炒作而成的。自己不肯修身,不去追求真正的美好,专门哗众取宠,等到画皮一旦被戳破之后,就什么也不是了。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故为天下贵。

直解

“道”是万物深藏的地方。

它是善人的法宝,也是不善的人需要保持的。

美好的言词可以赢得尊敬,美好的行为可以服众。

人的行为不善,对“道”又有何损?

所以,天子即位,大臣就职,即使先奉上拱璧,后奉上驷马,还不如把“道”作为献礼。

从古以来为什么对“道”这样重视?

不正是说:有求即能得,有罪即能免吗?

所以被天下所重视。

心解

有道德的人才是天下真正的贵人

范雎曾被须贾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差点被折磨致死,后来化名张姓逃到秦国,贵为宰相。史笔记载了这两个人后来的会面经过。

魏王使须贾聘于秦,应侯敝衣间步而往见之。须贾惊曰:“范叔固无恙乎!”留坐饮食,取一绨袍赠之。遂为须贾御而至相府,曰:“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怪其久不出,问于门下,门下曰:“无范叔。乡者吾相张君也。”须贾知见欺,乃膝行入谢罪。应侯坐,责让之,且曰:“尔所以得不死者,以绨袍恋恋尚有故人之意耳!”乃大供具,请诸侯宾客;坐须贾于堂下,置、豆其前而马食之。

须贾一念怀旧之慈,竟然救了自己的一条小命。古代的人们为什么尊贵道德呢?难道不是因为守道可以“求之以得,有罪以免”吗?

因此,道是天下至为尊贵的。商汤有道,天下归心,遂代夏政;古公父有道,老百姓追随不舍,文王周公相继降生,终移商祚。所以有道德的人才是天下真正的贵人。

严子陵与光武帝抵足而眠,独钓不仕,后人凭吊曰:“江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人不主宰自己的心,就会被自己的心所害

内在的精神信仰,是外在事物的主宰。自古以来,人们为什么要修养内在的精神?不就是为了依靠精神有求而得,有罪而免吗?

想一想老天造人,都是七窍九孔、五脏俱全的血肉之躯,可是有的人善良,有的人恶毒;有的人有智慧,有的人愚昧。这些差别主要是人的脑袋里的那点东西。两个人下棋谁输谁赢也都是靠脑袋里的那点东西。

人头脑中的知识、意识主宰着人的各种行为。人的灵魂是人生命的主宰,人的精神是主宰人行为的灵魂。如果人的行为不受意识的支配,从医学上讲,那个人一定是得精神病了。

老子的思想可以说是一种精神养生法,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心理卫生保健法。通过净化人的精神世界,清除贪欲,调节情绪,改变不良习惯,就能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实现健康长寿的理想。

传统养生学强调“形神统一”。“形”即形体,指人的机体而言。而“神”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全部的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外露征象。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医学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能够统帅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并提出“形神相因”的理论,认为人体生理功能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精神因素可以直接影响脏腑阴阳气血的功能活动。一个人如果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协调,机体自然会处于健康状态。反之,不良的精神状态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脏腑,使其功能失调,气血运行阻滞,抗病能力下降,正气虚弱,导致各种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心理因素对机体的健康有明显影响。心胸豁达、乐观开朗的人,其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处于最佳的水平,免疫功能也处于正常状态。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如性格急躁的A型人群比性格平静的B型人群,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高2~3倍,死亡率高7倍。此外,情绪抑郁还能够引起人体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和肿瘤。

所以要遵循老子的嘱托,注重修养内在的精神。人不主宰自己的心,就会被自己的心所害!

因为现实物质世界的华丽光彩,无时无刻不在撩动着人的心,诱发人的欲望,迷惑人的情志,腐蚀人的思想。物质的繁华魔力诱使人们劳心伤神,疲于奔命;物质的存在导致人们妄动心机,性情偏执。于是,随着追逐物欲的变本加厉,亲人间可以反目成仇,朋友间可以背信弃义,更有甚者,为了钱财不知制造出多少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

在物质的包围之中,有的人不再拥有自我的意识,完全是被物质驱赶奴役的傀儡。他的身心已经扭曲变形,自我堕落至欲海的万丈深渊。人们往往会在遭受物质侵袭折磨之苦后,开始在黑夜中辗转反侧,思索人生的价值、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面对自己面目全非的人性,扪心自问、痛定思痛。我是谁?我在做什么?于是,他们开始有所觉悟,逐步舍弃他们以前拼命追寻的东西,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进行彻底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