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无为胜有为:老子究竟说什么?
17384600000071

第71章 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

导语

老子曰:“言有宗,事有君。”意思是说话要有根据,行事要有主见。

一些没有独立见解的人,跟在他人后面随声附和,对于他人说的话,一不验证,二不思考,别人说什么,跟着说什么,对不对不管,反正有人说了。

自己没有主见就等于没有思想,自己没有主张就等于没有主意,那样会一生无用,一事无成的。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直解

我的话很容易懂,很容易实行。

天下竟没有人懂,没有人能实行。

言论要有宗旨,行事要有主见。

正因为人们无知,所以不能了解我。

了解我的人越少,效法我的人就越难遇。

因此,圣人外面穿着粗衣,却怀抱着美玉。

心解

不要人云亦云,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路

人才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有主见,有创见,不随波逐流,不看眼色行事,这种人才是有思想、干实事的人。

大梅禅师修了很多年禅,尽管他十分努力,但是一直没有悟道。

有一天,他去请教马祖禅师:“佛是什么?”

马祖禅师回答:“即心即佛。”

大梅禅师恍然大悟。开悟后,大梅禅师下山弘扬佛法。

当马祖禅师听说大梅禅师开悟的时候,不太相信,心想:以前他修了那么多年佛法都未悟道,怎么一下子就开悟了呢?且叫一个人去试他。

于是马祖禅师派自己的弟子前去试探大梅禅师。这个人见到大梅禅师,就问道:“师兄,师父说了什么话让你顿悟了呢?”

大梅禅师回答:“即心即佛。”

这个人说:“师父现在已经不说‘即心即佛’了!”

大梅禅师惊奇地道:“哦!那他现在说什么?”

这个人说:“师父现在经常说‘非心非佛’。”

大梅禅师听了以后,笑着说:“这个老和尚,不是存心找人麻烦吗?我才不管他的什么‘非心非佛’,我依然坚持我的‘即心即佛’。”

这个人回去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马祖禅师,马祖禅师激动地说:“梅子真的成熟了。”意思是说,大梅禅师真的是开悟了。

做人就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不要人云亦云,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路。

现在,有些人大事干不来,正事干不了,邪门歪道可不少,专门爱在鸡蛋里挑骨头,说风凉话,唱对台戏,不是这不对,就是那不行,自由主义相当严重。这些人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自以为是型。谁都不如他,就他高明,别人做什么他都看不上眼,甚至打“横”;

二是妄言评论型。对别人的工作、主张品头论足,说三道四,这儿不合理了,那儿不对头了,等等;

三是小肚鸡肠型。忌恨别人争先创优,讽刺别人好学上进,唯恐别人走在他前面而挑剔、指责、奚落,等等。

所以,听信他们的,不仅什么事都干不成,而且还会闹出“爷孙抬驴”的笑话来。这些人同生于一个祸根——思想方法的片面性、思维方式的简单化。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人思想意识有问题。对这些人的所言所语,我们只能回敬四个字:不信不听。正如哲人所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自己没有主见就等于没有思想,自己没有主张就等于没有主意,那样会一生无用,一事无成的。

一次,在课堂上,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

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学生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地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这时已有半数学生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回到了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的全都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走到了这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

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有闻到!”

这时,苏格拉底向学生们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

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如何才能做一个有主见的人呢?只有对一个问题肯用心思,这问题自然就有了主见,亦即是自家有了判别。记得有名的哲学家詹姆士曾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哲学上的外行,总不是极端派。”这是说胸无主见的人无论对于什么议论都点头,人家这样说他承认不错,人家那样说他亦相信有理。因他脑子里原是许多杂乱矛盾未经整理的东西,两边的话冲突不相容亦模糊不觉。

避免犹豫不决

没有主见的人办事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晚餐时,究竟该去哪吃饭?去逛街,该买红裙子还是黑裙子?结了婚,到底要孩子还是不要孩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面临大大小小的选择,有些人可以很快地做出决定,有些人则是犹豫不决,到了最后关头,只能简单地用投硬币的方法做出选择。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难以决断呢?

首先,他们中的有些人从小生活在一个家长包办的环境中,父母把本该由孩子决定的事揽过来自己承担,待到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就会具备“知觉型”特点,也就是更善于认知和学习,而不是做决定和判断,这样的人往往优柔寡断、依赖性强,虽然聪明却不善于解决实际问题。

另一种情况是,那些做不了决定的人往往有一种不现实的完美主义渴望,企图把握所有的因素,这让他们变得“前怕狼,后怕虎”,担心在某一个环节上出了差错,或是让身边的人不够满意。而一旦他们做出了计划,也总会把能想到的所有情况都包括进去,最终却由于缺乏创造性,反而失败。

法国心理治疗师皮纳认为:“那些不做决断的人是在等别人替他们做决断。他们因此不用承担任何因选择失误而导致的责任。”有的人本来是完全可以做决定的,但由于害怕承担责任而放弃了这一权利。他们把决定权交给别人的方式好像在说:“你帮帮我吧,我倒乐得悠闲。”

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伐木工人在伐木时不幸被伐下的树砸在大腿之上,流血不止,因是单独伐木,周围无人救助,自己也没带紧急救助的医疗器具。他深知,若是不将压在大腿上的大树移走,听凭血流下去,将会因失血过多而丧命。他也想用电锯将压在腿上的树锯断移走,但是,怎么都达不到目的。怎么办?情急之中他当机立断,用电锯将自己的大腿锯断。结果如何?大腿丢掉了,但是性命保住了。

应该说,这位伐木工人的决策是很果断的,若是迟疑不决,优柔寡断,光想等他人来救,或是总考虑锯下自己的大腿那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他用电锯将自己的大腿锯下这一决策是非凡的,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勇气的。

“当机立断,不受其乱。”这位伐木工人就具有决策果断这一宝贵的人格品质。

的确,不果断是人成功的大敌。它会使人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俗话说得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有的人就是因为患得患失、优柔寡断错失良机,结果机会稍纵即逝,等待你的就只有后悔了。

总之,请记住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这句富有哲理的话:“长久地迟疑不决的人,常常找不到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