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办公室潜伏心理学:轻松打造职场人际关系
17388500000051

第51章 彼得原理:不是你的骨头不要抢

心理学上有一个“彼得原理”。这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结论。那就是在各种组织中,大家都习惯了对称职的人员进行提拔,因而员工们胜任了本职工作之后,就开始趋向于晋升到与其不称职的职位上去。“彼得原理”说白了,就是一种向上爬的心态。

彼得原理指的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的心理。

职场既然是一个有等级划分的地方,那么谁都愿意能有“仅老板之下,各员工之上”的一天。每个人为此削尖了脑袋向职场金字塔的塔尖爬去,但最后多数人还是掉下来了。看着这些一个个没爬多高却摔得很惨的人,你有没有想过,有些位子对自己来说也许就是老虎凳,坐上去只会受罪。如果你还没想过,那你赶快琢磨琢磨吧。

王涛和李元在公司里很被老板器重,而两个人的关系也还不错。

一次公司举行了一个策划评比的活动,胜出的人不但会有优厚的奖金,老板还会送上一份惊喜。

王涛很看重这次比赛,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敲定了一个创意,然后配合精确的数据分析做了一份PPT,而且在细节上他几乎做到了极致。王涛信心满满,觉得第一非自己莫属。

而李元知道对于公司那些严谨的领导来说,没有精确的数据分析,再好的创意也白搭。可是他并不擅长市场调研,没法积累数据,而且最让他感到棘手的是,比赛的前一天他才知道有这么一个活动。他才知道老板的神秘惊喜就是第一名会被升为策划部经理。

李元没办法,只好找王涛帮忙。王涛一口答应了下来,指出李元的方案没什么创意,细节上也不注意,影响了美观。李元很谦虚地听着,等王涛讲完后,李元很随意地对王涛说:“让我看看你的方案吧,也好好看看自己差在哪。”王涛这一下有些为难了,不过见李元态度这么诚恳,而且明天就比赛了,就算李元想改也来不及,于是王涛就答应了李元的请求。

第二天比赛的时候,所有人按照资历由高到低发言。李元因为比王涛早来公司一年,所以在王涛前面向领导展示自己的创意成果。令王涛诧异的是,李元的创意居然和自己的一模一样。在讲解中,李元对老板说:“数据的那部分PPT拷在另一个电脑上,电脑发生了故障,因此这次不能提供精确的数据了,所以这次就提供一个简单的情况吧。”

接着,李元就将王涛研究的数据结果当众分析了出来。王涛怎么也没想到李元会剽窃自己的成果。王涛不敢把自己的方案交上去,只好选择了弃权。而李元的方案获得老板的认可,一下子成了策划部经理。

但是在李元担任策划部经理不久后就出事了。虽说他知道数据的增长趋势,但是具体数据还在王涛那里,他根本就不清楚。所以在执行方案时出现了漏洞,方案还是失败了。而且老板后来得知这个方案是他剽窃的,一怒之下把李元开除了,而王涛因为工作出色很快就被升任为策划部经理。

李元很晚才知道有这么个比赛,本来已经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这块肥肉没他的份儿了,可是他却非要抢走这不属于自己的骨头,为此甚至不惜搭了王涛的顺风车。可最后呢?还不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职场,你可以为了晋升耍手段,但是绝对不能不择手段。所以,在这里有必要传授各位克制“彼得原理”的小方法,免得大家深受其害。

方法一:别眼红别人的功劳。人家为老板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了,你别犯红眼儿病,更不要急眼了就动手抢人家的功劳,玩偷梁换柱、瞒天过海的把戏,小心把戏拆穿了,让柱子砸死、让海淹死自己。

方法二:告诉自己工作的动力有很多,升职只是其中的一个。这样一来,你就不会每天一坐在办公桌前就琢磨着怎么往上爬,而是会想工作的乐趣和价值,这可以算作是注意力分散法吧。

方法三:男子汉大丈夫,靠的就是真本事。给自己灌输这么一个念头,就算起了小人之心,也会被这一腔热血迅速融化。

职场中的诱惑无处不在,身在职场就要有一种放长线钓大鱼的心态。别眼前有一根骨头了就非要咬住不可,也许往前一看,前面还有更好的在等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