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凡事事先有所准备才能取得成功。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听天由命,是弱者的哀号。做事情要审时度势,即使这样做很有道理,也要让他人也认为有道理才可以行动。做事情宽厚是应该的,但是如果用在严明执法上,就不可取。
观人看人,其实要看这个人的品质如何,只要从他的一言一行中就可以大致判断个一二。善于服众的人常常是善于获得人心的人,对待任何人都应该用平等尊重的态度,这才是君子所为。
原文
闲暇时留心不成,仓卒时措手不得。胡乱支吾,任其成败,或悔或不悔,事过后依然如昨世之人。如此者百人而百也。凡事豫则立,此五字极当理会。
译文
在闲暇无事的时候不能留心注意,待到有突发事情就慌忙错乱。胡乱应付支吾,任由事情或成功或失败,有的人会后悔,有的人根本不知道后悔,事情过后依然如故。世上像这样不习惯总结经验的人有太多。凡事都要预先有所准备才能成功,这是应该认真领会的。
精华点评
这段话告诉我们成功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只有做好了充分准备,才能在机遇到来时,抓住机遇,否则连抓住机遇的可能都没有,又何谈成功呢?例如,现在清华某班有出国的名额,或某公司有出外深造的名额,如果你还不是清华大学这个班级大学生,你还不是这个公司的员工,就没有办法抓住这个机会。所以说,想要做什么事情,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就要朝这个方向努力,一点点地积累,为抓住可能到来的机会做准备。15岁就读复旦计算机本科,20岁在美国修完硕士学位的梁建章,放弃ORACLE的高薪厚禄,自立门户创立携程旅行网。一转眼,携程营业额已经高达十多亿。谈到他的成功经验时,他就曾提出:“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创业前一定要做好积累,观察与思考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任何成就的获得都是需要前期准备的,只有准备功夫做足了,才能抓到成功的机会,才能逐步走向成功。
原文
人定真足胜天,今人但委于天,而不知人事之未定耳。冬气闭藏,不能生物,而老囿能开冬花,结春实,物性蠢愚,不解人事,而鸟师能使雀弈棋,蛙教书。况于能为之人事,而可委之天乎?
译文
人的力量足可以战胜自然,现在的人却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自然,而不知道经过人为努力之后,事情的成败还没有确定下来呢!冬天到来,天气寒冷,植物都不能生长,而老园丁却能使花在冬天开放,在春天结果。动物愚蠢不懂得人事,但驯鸟师能使鸟雀下棋,能使青蛙教书。何况那些可以依靠人的努力能取得成功的事情,怎么能托付给上天呢?
精华点评
这里说做事要有主观能动性,其前提是不违背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如果客观情况有了成功的可能,但是如果人不积极主动地实现它,那么成功也会擦肩而过。比方你出生在富豪人家,你的家族企业蒸蒸日上,而你不必去找工作,随时可以去接总裁的职务,可以说,你的客观条件非常优越,不用为人打工,不必辛苦打拼,便可以有优厚的条件让你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如果你是个好吃懒做,不学无术、胸无大志的人,不能主动学习,不能承担责任,那么,你还是没有什么成就,甚至于积累的成功会葬送在你手中。就像蜀国刘备的儿子刘禅,他一长大就可以坐上国君的宝座,但是他没有能力,不思进取,听信谗言,结果也落得个灭国结局。所以,有了客观条件还不能成功,关键看人有没有成功的主观能动性。天上不会掉馅饼,凡事要多努力,勤学习,主动为成功铺路。
原文
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译文
要做天下的好事,既要度德量力,又要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这八个字,不仅随便行动的人要谨慎,即使是做公正无私、光明正大的事情,也需要调剂人情,讲明道理,让人家信服听从,然后行动才能成功,事情才能持久。盘庚迁殷、武王伐纣,三令五申,还怕百姓不服。远见卓识常常被世俗常理遮掩,小人遇到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就会群起而攻之,虽然有好方法,怎么能成功呢?怎么能长久呢?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所以君子要慎重。
精华点评
这段话告诉我们,做好事可以,但是也要分情况,要审时度势,才能达到做好事的效果。不仅仅做好事,做其他事情也同样如此。自己虽然有真知灼见,但常常被人情事理遮盖,不一定能够让别人认同,所以,有些事情还要用道理说服别人,让别人信服,才能行动直至成功,否则大家都不服从你,有再好的眼光也不能达到目标。秦末农民领袖陈胜从小就心怀大志,在给地主做长工的时候,就曾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豪言壮语。
后来他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陈胜吴广便曾做过这样两件事来使大家信服,第一件事用朱砂在绸帕上写“陈胜王”三个大字,塞到渔民捕来的鱼肚子里。戎卒们买鱼回来时,发现了鱼腹中的“丹书”,都觉得惊奇。第二件事是,陈胜又让吴广潜伏到营地附近一座荒庙里,半夜里在寺庙旁提着灯笼,模仿狐狸声音,大声呼喊:“大楚兴,陈胜王!”因为当时的人们都信奉迷信,所以,都感觉这是神灵的安排,所以,当陈胜要起义时,他们才敢跟着陈胜一起起义,反抗朝廷。陈胜吴广本是普通百姓,他们虽然有宏远的志向,如果不能按照当时的情况,用迷信的方法取得民心,定然是没有人跟随他们的,即使有人跟随,因为陈胜吴广没有什么业绩,没有威望,也不能使大家有信心服从他们的调遣。所以,要成就一番事业,一定得慎重。
原文
处世常过厚而无害,惟为公持法则不可。
译文
日常处世多些宽厚没有害处,但在为公执法的时候却不可以太过宽厚。
精华点评
人和人不同,有的人宽厚无私,而有的人则私欲心强,有的人与人为善,有的人与人为恶,而为了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尽量公平的待遇,所以,就要制定一个标准或原则,不让恶人作恶,为老实人伸张正义,这便产生了法律,便有了首领,为人们主持公道。否则,社会中坏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无恶不作,滥杀无辜。善良的人得不到善报,到处被欺凌,那么这个社会就变得混乱不堪。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什么事情都讲人情,都让人一步,那么就没有原则可讲,这样的仁厚,是愚蠢的,是不可取的,该讲原则的时候要寸步不让,该讲仁厚的时候,宽以待人,这样的人才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明智仁厚的人,才值得我们去学习。
原文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译文
担任困难的工作,要有能力而不能冲动。和难以相处的人交往时,要了解其人而不要多说。
精华点评
有的人在接受艰难的工作时,畏惧退缩,这是不值得提倡的,虽然艰难的工作的确有其难处,但若自己有能力做的时候,不妨大胆去做,不必担心是否会失败,相信只要自己找准了目标,做好了周密的安排,按照计划实施,定然不会有错的。还有另外一种人,他们本没有能力接受这样艰难的工作,但却高估了自己,承接下这项任务,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是可嘉的,但是一定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千万不要过于冲动,否则搞得自己焦头烂额,却不能成事,这样的结果,只能使别人更加不信任你。所以,凡事要量力而行,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勇敢地去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就选择勇敢地放弃。待以后有能力的时候,再去承担。
这里还提到和小人相处之道,在职场生活中我们也可能遇到这种情况,你可能一直都很努力将自己的本份做得很好,但还是会不顺利,这就可能是因为我们在职场里遇小人,犯小人了。小人喜欢听信谣言,制造谣言和传播谣言。这些人完全不理会什么是事情的真相,只要有传播的价值,他们便会毫不保留地成为散布流言的大喇叭。小人没有责任感,常常心口不一,说一套,做一套,有可能在你面前装得楚楚可怜,但背地里说你闲话。所以对待小人,就要有所防备,不能什么事情都跟小人说,不能让小人了解自己太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付小人,首先要了解小人的秉性,知道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就尽可能地避免和其发生冲突。
原文
事必要其所终虑,必防其所至,若见眼前快意便了,此最无识,故事有当怒,而君子不怒;当喜,而君子不喜;当为,而君子不为,当已,而君子不已者,众人知其一,君子知其他也。
译文
事情必须要考虑到最终的结果,一定要提防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如果看到眼前快意顺利就停止,这是最没有远见的。所以事情有该发怒的时候,君子不发怒。该高兴的时候,君子不喜形于色。应该做的事情,君子不去做。应该停止的事情,君子不会停止。这是因为平凡众人只知道事情的一方面,君子却知道其他方面。
精华点评
当我们没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清楚我们做这件事想要达到的效果,应该预见做事的结果,是否是自己想要的,靠这个标准来决定我们是否做某件事,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例如,当我们和一个同事发生矛盾时,我们心中肯定非常愤怒,看着对方就想破口大骂或者打他一拳,如果我们此时想一下,如果我骂了他或打了他,结果会是怎样的呢?我们之间的矛盾就会更深,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肯定会很别扭。如果我现在不骂他不打他,待心情平静了,还可能有其他更好的解决途径。想到这里,也许你就能压抑住怒火。可以说,考虑结果这个方法是让人冷静下来的捷径,对于抑制冲动最有效果。当然,在我们想要做一件事情,做某个决定的时候,我们也学着考虑一下做事的结果,那么我们就能少走弯路,能更快地进步和成功。
原文
善处世者,要得人自然之情。得人自然之情,则何所不得?失人自然之情,则何所不失?不惟帝王为然,虽二人同行,亦离此道不得。
译文
善于处世的人,应该顺应人的自然感情。得到人的自然感情,那么,有什么不能得到呢?失去人的自然感情,又有什么不会失去呢?不只是帝王这样,就是两个人同行,违背了这个道理,也会无所得。
精华点评
只有从一个人内心自然生发的喜怒哀乐情感才是最真实的。这种感情是稳定的出自人的本心的。而反之,如果是强迫的感情则使人身心都不舒服、都不自在,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俗话说的“强扭的瓜不甜”就是这个意思。结婚找对象,如果你不喜欢对方,那么两个人相处下去早晚会出问题。而只有发自真心的彼此相爱,才是最恒久的关系。和人打交道同样如此,不要做出有违别人心愿的事情。与人相处,彼此感觉轻松、舒适才是最好的。这就要求我们言行要谨慎,行为做事,都要合情合理,不要矫揉造作,一切顺其自然最好。如此长久下去,则他人自然对你产生喜爱的情感,愿意和你交朋友。这种自然之情是不掺一点杂质的,不含一点功利色彩的。儿时我们常常会听到大人们说,上学时结下的友谊是真挚的,当时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如今踏上社会,在陌生的城市生活,每个人都是陌生的,都不了解彼此,人心难测,都不敢付出真心对人,凡事但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所以说,自然的感情是最具力量的。用真诚的心换得你认为值得信赖的人的自然情感,那么定然会得到这个人真诚无私的帮助。所以,这样的朋友越多,你离成功的距离就越近了。
原文
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译文
古人爱人的心意多,现在的人与人为恶的心意多,如果从爱人角度出发,他人就容易改掉自己的过错,并且对我也会有好处。我对他的教导也会容易施行。如果从恶人的角度出发,会使他人自暴自弃,也会视我为仇人。我所说的话他也听不进去。
精华点评
如果用爱心去看人看社会,处处真诚地帮助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那么,这个人就会给你以同样的回应,如果你用爱的眼睛去看待整个社会,那么这个社会都变得美好了,如果你用恶意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处处提防别人,唯恐遭到暗算,多疑多虑,那么周围的人也会因为不知道你的底细,而对你也谨慎提防。如此下去,只能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没有他人的帮助,事业成功的困难度就不一般了。
原文
观一叶而知树之死生,观一面而知人之病否,观一言而知识之是非,观一事而知心之邪否。
译文
观察树上的一片叶子,就可以预知这棵树的荣枯。看一个人的容颜,便可以了解一个人是否生了病。观察一个人说一句话,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认识是否正确。观察一个人做事,就可以知道他的内心是正直还是邪恶。
精华点评
常言道:“人之心海底深。”一个人很不容易被人了解,一个人也很难了解一个人,但是,一个人的品行如何还是有踪可寻的,就像文中说的,可以听他说话,通过和他交流各种社会现象,看他对这些社会现象的认识,他的见解就能反映他的学识修养以及看待事物是否偏激等等。
从他做事上可以观察到他做人怎么样,做事欺上瞒下,则这个人是个阴险狡诈的人;做事光明磊落,是个坦诚的人;做事投机取巧,是个狡猾的人;做了错事敢于承认,是个有责任感的人;做了错事不敢承认,是个胆小如鼠的人;做事表里如一,是个诚实可靠的人;做事积极主动,是个积极进取的人;做事磨磨蹭蹭,是个消极怠工的人……做事中的一言一行都是这个人思想的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留意对方的言行举止,就能更快地了解一个人。
原文
疑心最害事。二则疑,不二则不疑也。然则圣人无疑乎?曰:“圣人只认得一个理。因理以思,顺理而行,何疑之有?贤人有疑惑于理也,众人多疑惑于情也。”或曰:“不疑而为人所欺奈何?”曰:“学不到疑时自然能先觉。况不疑之学,至诚之学也。狡伪亦不忍欺矣。”
译文
疑心最坏事。有两种情况会产生疑心,没有这两种情况就不会产生疑心。有人问:“然而圣人就不会产生疑心吗?”回答说:“圣人只认得一个道理。根据道理去思考,附和道理就去做,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圣贤的人多疑惑是否合乎道理,众人多疑惑是否有情。”有的人问:“如果不怀疑,那被人欺骗了怎么办?”回答是:“学习到不会产生怀疑自然就能先发现别人是否在欺骗你。况且学会了不怀疑的学问,就是至诚的学问,狡诈虚伪的人也不忍欺骗你。”
精华点评
每个人都应该有怀疑之心,但是,这种怀疑应该是出自理性分析的,对不合乎常理或道理的事情产生怀疑,是正确的。如果对任何事都心生怀疑,并且怀疑的是对自己有没有情,正如文中所说的疑心最害事,人过于多疑,不仅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烦恼,身心疲惫,也会因为犹豫难决而耽搁了做事的好时机。
怀疑之心过度膨胀就成了猜疑。猜疑之心是自私、对别人不信任的一种表现,有猜疑心的人遇事爱以自己为中心思考,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这类人多是小肚鸡肠、斤斤计较,容易反友为敌、反爱为仇,同时,猜疑也会把人际关系搞得很紧张。
文倩是独生子女,父母离异后她跟母亲生活在一起。由于家庭关系长期不和睦,文倩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往。母亲也时常告诫她,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凡事靠自己,特别是男人最靠不住,最好不要和他们接触。因此,文倩一个朋友也没有,同学和她说话,她就猜疑是不是别有用心。特别是男同学和她打招呼,她就认为别人没安好心,想欺负她。她总是处处怀疑别人,敌视同学,因此,她每天都生活在猜疑、恐惧的阴影里,精神压力非常大,有一天文倩终于承受不了这种压力,精神失常了。
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没有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猜疑心重的人往往用一种怀疑的眼光看人,对人怀有戒心,严重妨碍了人和人之间的正常交往。因为猜疑别人、戒备别人、就不可能以诚相待,不可能对别人讲真心话。同样,别人也不会真心待他。这样,他和别人的关系就成了一种表面的、虚假的关系。因为有了猜疑之心,人往往喜欢捕风捉影,对人对事总是往坏处想,无中生有,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搞得很紧张,久而久之,就会陷入自己设定的孤立的小圈子中了。
所以学着用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心胸宽大些,不要为一点小事胡乱猜疑。这样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凡事放开些,才能海阔天空。
原文
成心者见成之心也,圣人胸中洞然清虚,无个见成念头,故曰四绝。今人应事宰物,都是成心,纵使聪明照得破,毕竟是意见障。
译文
成心就是形成偏见。圣人心中清净虚无,没有偏见的念头,所以叫杜绝四弊。而现在的人待人接物,都是心存偏心,纵使能看得出来,终究是主观偏见。
精华点评
偏见是指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的信息相互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现象。
在人们生活的各种环境中,人对人对事对物都将会产生感官上的刺激和不同程度的印象,这些刺激或印象便是产生偏见的最初原因。偏见是人们认识世界万事万物生成的臆断,它多是用主观意识情感看问题,论人就事。常常是因人而异,浮于现象,总立足于自以为是的角度,或深或浅,仅凭自己的见解和见识的情感,发表一些“以偏概全”的论说或观点。
只要是生活中的人,谁都逃脱不了有偏见。错误的判断,盲目的推理,无知的肯定和否定,都是造成偏见的原因。在现实中,人的第一印象和交往,往往是影响人们相互间微妙关系和产生偏见的前提。或者通过其他渠道得到的资料或者是道听途说,好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从而发表个人的见解,却没有考虑自己所存的偏见,也不能在偏激的情感中反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偏见常使人误入歧途,使人陷入痛苦和烦恼。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减少些偏见,减少些苦恼。尤其是我们在爱情与金钱面前时,一定不要心存偏见,否则就可能酿成大错。其实凡事看淡一些,不要过于执着,用事实说话,才能逐渐减少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