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能力叫“说话”
17391800000016

第16章 和陌生人交谈自如

面对陌生人,一般人的反应都是好奇和提防,尤其是提防。但是最近,国外心理学家指出,和陌生人说话会带来一系列的好处:

和陌生人交谈可以体现和加强一个人的自信。心理学实验表明,人类很多特性的分布都有一个规律:特别好和特别差的人各只占2%左右,中间水平的占95%,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和陌生人交谈,碰到正常人的几率远大于碰到一个坏蛋。和正常的陌生人进行一次交谈,可能让我们吸收到新信息,也可能验证我们对人性的一些观念,还可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热情、信任,这些良性的结果必定增强一个人生活的信心。

和陌生人交谈,还能体现个人独立性,有助于人格发展。和熟人打交道,说话的方式依附于社会关系,服从说话人的身份,很多时候并非是个人独立意志的表达。和陌生人说话则不一样,互相之间常常作为独立的个体交往,彼此没有切身的利益关系,双方见到的都只是眼前的这个人,不会特殊关照也不会有什么成见,相对客观、平等,这种完全对等的关系,对青少年时期的人格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和陌生人交谈,更能锻炼口才和人际沟通艺术。熟人之间,彼此都很了解,不会很注意说话的方式和技巧。而陌生人之间的交往从零开始,需要有意识地运用沟通技巧来建立关系,人际沟通能力和口才就会得到提高。

和陌生人交谈的最终结果是可以和陌生人结识为朋友。无论是谁,具有和陌生人一见如故的能耐,他就会朋友遍天下,做事就会左右逢源;反之,如果缺乏跟初交者打交道的勇气,不善于跟陌生人交谈,他就会在交际中处处受阻,事业也就难以成功。

怎样才能跟初交者一见如故?下面介绍的几种开场白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

用诚恳坦率的态度开口

与人初次相识,开场白中的自我介绍不应自我贬低,这样做一则对方会认为你言不由衷,虚情假意;二则可能以假当真,对你不屑一顾。同时也要防止自我炫耀,那样做一会让人觉得你夸夸其谈,华而不实;二会令人产生退避三舍的心理。在激发对方交谈欲望的同时,也应注意如果对方支吾其词,显然想回避某个问题时,就不要追根究底,勉为其难。特别不能主动打听对方的隐私,否则就难以顺利进入一种有共同语言可以交流的沟通境界。

表达出你的友好和自信

在跟陌生人接触的头四分钟里应当尽量显得友好和自信,同时,对别人显示出兴趣或表示同情同样重要。有些人胆子很小,不敢主动向对方问好。其实,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抛弃自己胆怯的心理,大胆地走上去跟他说:“我一直向跟你说话,但是我很怕接近你。”虽然这是单刀直入,但会令对方无法拒绝你。

另一方面,在思考怎样和陌生人说话的时候,说好第一句话,用你的语言表达出你的关心和爱心。在交际场上与陌生人见面,第一句话就表示出了你的关心和爱心,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肯定会是“一见倾心”、“相见恨晚”。赤壁之战仲,鲁肃见诸葛亮的第一句话是:“我,子瑜友也。”子瑜是诸葛亮的哥哥,他是鲁肃挚友,短短的一句话就定下了鲁肃和诸葛亮的交情。

多谈别人的长处,少谈短处

人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人们一般都希望别人多谈自己的长处,不希望别人多谈自己的短处,这是人之常情。跟初交者交谈时,如果以直接或间接赞扬对方的长处作为开场白,就能使对方高兴,对你产生好感,交谈的积极性也就得到极大激发。反之,如果有意或无意地触及对方的短处,对方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会感到扫兴,感到“话不投机半句多”。

日本作家多湖辉所著的《语言心理战》一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件趣事:被誉为“销售权威”的霍依拉先生的交际诀窍是:初次交谈一定要扬人之长避人之短。

有一回,为了替报社拉广告,他拜访梅伊百货公司总经理。寒暄之后,霍依拉突然发问:“您是在哪儿学会开飞机的?总经理能开飞机可真不简单啊。”话音刚落,总经理兴奋异常,谈兴勃发,广告之事当然不在话下,霍依拉还被总经理热情地邀请去乘他的自备飞机!

用风趣活泼的语言来活跃气氛

用风趣活泼的三言两语扫除跟初交者交谈时的拘束感和防卫心理,以活跃气氛,增添对方的交谈兴致,这是炉火纯青的交际艺术。

1988年10月,文化大革命中的风云人物陈伯达刑满释放不久,著名作家叶永烈即去采访他。曾显赫一时而今刚度过18年铁窗生涯的陈伯达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公安部提审我,我作为犯人,不能不答复提问。对于采访,我可以不接待,不答复。”对于这位对自己不抱欢迎态度的采访对象,叶永烈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如何开场才能使他知道我毫无恶意?该用怎样的语言才能使他跟我愉快地合作?

一进门,叶永烈就告诉陈伯达:1958年,陈伯达到北京大学作报告,他作为北大学生听过这个报告:“当时你带来一个‘翻译’,把你的闽南话译成普通话。我平生还是头一回遇上中国人向中国人作报告,要带‘翻译’!”多么有趣的往事,多么风趣的语言!陈伯达一听,哈哈大笑,感到面前的这位不速之客很可亲近,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先尴尬的采访终于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叶永烈45万字的《陈伯达传》也就增添了不少资料。

以话探路,寻找共同点

两个陌生人为了打破这沉默的局面,开口讲话是首要的,有人以招呼开场,询问对方籍贯,身份,从中获取信息;有人通过听说话口音,言辞,侦察对方情况;有的以动作开场,边帮对方做某些急需帮助的事,边以话试探;有的甚至借火吸烟,也可以发现对方特点,找开口语交际的局面。

两个年轻人从某县城上车,坐在一条长椅上。其中一人问对方“在什么地方下车?”“到底,你呢?”“我也是,你到南京什么地方?”“我到南京山西路一亲戚家有事,你就是此地人吧?”“不是的,我是从南京来走亲戚的。”

经过双方的“火力侦察”,双方对县城熟悉,对南京了解,都是亲戚的共同点就清楚了。两个人发现对方共同点后谈得很投机,下车后还互邀对方做客。这种融洽的效果看上去是偶然的,实际上也是有其必然因的。

善于征求建议

比如,在餐桌上,能提供良好开端的话题是食品或酒:“好吃吗?我没有时间在厨房里真正地做一顿好饭。您自己做饭吗?”在大选的年份,“您怎样看待副总统候选人?”问一个热心的园艺家:“我想把花园中的一年生植物改种多年生的,您建议种什么好呢?”对于一个在家或办公室办公的人,你可以问:“我想买一部传真机。您有什么好的推荐吗?”如果没有反应,可以问他的观点。

问他或她有关任何方面的观点是很稳妥的:政治、体育、股市、时尚和当地新闻,所有的都可以,但不能是已经问过的和反应是激烈地反对或引起争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