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能力叫“说话”
17391800000018

第18章 掌握良好的交谈礼仪

谈话是人类用来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一条最方便快捷的途径。既然是途径,自然让人得以行之,可若是不注意交谈的礼仪,效果往往会相差甚远。同样是一张嘴,有的年轻人一句话可以赢得满堂喝彩,有的年轻人一句话却可以失尽人心,真可谓是“一语褒贬,天上人间”。还有这样的说法“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可见在交谈中语言的威力。因此,掌握一些交谈中的礼仪,无疑是有利于提高年轻人在人际交往中地位的。

谈话的得体,具体而言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态度诚恳

交谈首先要一个正确的谈话态度,才可以做到交心、换心。

正确的谈话态度是诚恳,做到文雅、真诚、坦率,讲实话,讲心里话,讲肺腑之言。推心置腹,能使两情交融,互相依赖,使谈话亲切自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果虚情假意,言不由衷,说话绕圈子,搞“外交辞令”,浮在表面,不一心换心,就会话不投机半句多,也产生不了实效。

年轻人在交友的时候,有时坦诚自己的私事,会让人感觉到你对他的信赖,从而拉近双方的距离。比如,两个交情原本有段距离的同学,其中一位忽然对另一位说出自己家中的不幸,两人之间有了共同的秘密,从而成了亲密好友。

一位平日很骄傲的女主管,忽然有一天情绪失控,向另一位同事倾诉心中的不愉快,使得原来对她敬而远之的同事,向她靠拢。由于她的坦白,让两人站在相等地位,自然就容易成为朋友了。

诚恳地坦白自己的负面或私事,就容易找着感情的平衡,让人感觉你对他的信赖,他自然也会产生出同样的反应依赖你。当然,这种坦白还是要有前提,那就是基本上那人的本性就很诚恳、实在,否则你的一番告白,第二天可能会传遍天下。

尊重对方

在交谈活动中,只有尊重对方,理解对方,才能赢得对方感情上的接近,从而获得对方的尊重和信任。

林肯有次批评他的女秘书:“你这件衣服很漂亮,你真是一位迷人的小姐,只是我希望你打印文件时注意一下标点符号,让你打的文件像你一样可爱。”女秘书对这次批评印象非常深刻,从此打印文章很少出错。

林肯身为大国总统,可算是世界上最有权势人士之一了,说话如此委婉、和气,是他具有好修养、好气度的体现。假如他换一种盛气凌人的口吻呵斥:“你怎么工作的?连标点符号都搞不清楚,亏你还是大学生呢?”只能让对方反感,反而达不到纠正对方错误的目的。

说话是一门艺术,这毋庸置疑。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很多人说的话,立足点和出发点本来是不错的,说话时不尊重对方,常常会导致无谓的误解和争端。

每个人都是有自尊的,都渴望获得他人的尊重。大而言之,在社会阶层中,小而言之,在一个团队中,只有收入高低、分工不同的区别,但绝对没有人格的贵贱之分。扪心自问,我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吗?同样,这也正是别人所需要的。聪明的年轻人就要先理解和尊重别人。

寒暄得当

寒暄又叫打招呼,是人与人建立语言交流的方法之一,是交谈的润滑剂,它能使朋友在某种场合心领意会,让不相识的人相互认识,使不熟悉的人相互熟悉,把单调的气氛活跃起来,为双方进一步攀谈架设友谊的桥梁。

寒暄语的使用应根据环境、条件、对象以及双方见面时的感受来选择和调整,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见面时让人感到自然、亲切,没有陌生感就行。寒暄应注意以下几点:

要看对象,对不同的人应使用不同的寒暄语。在交际场合,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彼此熟悉的程度不同,寒暄时的口吻、用语、话题也应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上级和下级、长者和晚辈间交往,如前者为主人,则最好能使对方感到主人平易近人;如后者为主人,则最好能使对方感到主人对自己的尊敬和仰慕。

要恰如其分。如中国人过去见面,喜欢用“你又发福了”作为恭维话,现在人们都想方设法减肥,再用它作为恭维话恐怕就不合适了。西方小姐在听到人家赞美她“你真是太美了”,“看上去真迷人”,她会很兴奋,并会礼貌地以“谢谢”作答。倘若在中国小姐面前讲这样的话就应特别谨慎,弄不好会引起误会。

要看场合,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寒暄语。拜访人家时要表现出谦和,不妨说一句“打扰您了”。接待来访时应表现出热情,不妨说一句“欢迎”。庄重场合要注意分寸,一般场合则可以随便些。有的人不分场合,甚至在厕所见面问别人:“吃过没有?”使人啼笑皆非。

注意手势语

手势语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体态语言,是传情达意的有力手段之一。手势语就是通过人的上肢特别是手来传递信息,能弥补口头语言和表情语表达的不足,手势语的适当运用能帮助表达特殊的情感。

比如,我们在街上“打的”时,手一招,司机就知道你的意思了;在开大会征求意见的时候,举手就表示赞同或者是支持;当不能满足对方要求的时候,搓手表示很为难;双手交叉表示自信心和优越感;摊手表示坦诚或者无可奈何。

当然,手势绝不能不分时间、地点、场合而滥用。手势语要优美大方,使用手势语的幅度、姿态、频率要与口头语言、表情语言和谐配合。如果下意识地滥用打手势,会使对方曲解你的意思,甚至会被认为缺乏教养而引发反感。

精神专注

交谈的时候,谈话的人要思想集中,不能漫不经心;听话的人也要全神贯注,不要东张西望。

谈话的人思想集中,说明他在思考、用心,不是糊弄应付他人、打发时间,而是认真对待谈话和听话者;听话的人专心聆听,是他对谈话者的尊重和对谈话有兴趣的表现。听话的时候,不要接二连三地打断谈话而应以耐心鼓励的目光让对方说完;为了表示自己在仔细而专注地聆听,可以发出“噢”、“嗯”“是吗”、“后来呢”等语作为陪衬。

兼顾全局

谈话现场超过三个人的时候,就应该不时地与在场的其他人攀谈,或是以目光进行交流,不能只是一味地和其中一两个人说话而不理会其他的在场者。由这个原则出发,就不能只谈个别几个人之间知道的事情而冷落旁人。如果所谈论的问题不便让别人知道,就应该另找场合。有时在谈话中途有第三者加入,这时应该以握手、点头、微笑等来表示欢迎的姿态,或者就直接用一句“欢迎”、“您有何高见”等来迎接其到来。

一旦发现谈话的场合中有某个人长时间地沉默不语,就应该注意及时使其融入谈话的气氛中去,或者适当地提示他发表看法。

控制情绪

人生一世,喜怒哀乐在所难免,但部分人在激情状态(如狂喜、痛苦、绝望、恐惧、暴怒)下,往往会失去理智的控制,不考虑后果常常会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感情用事”,其结果不仅可能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而且也会损害个人的身心健康。虽然激情爆发和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有一定关系,但感情用事多数表现在意志力薄弱、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身上。只有意志坚强、有文化修养、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能用理智的力量去抑制感情的冲动。不能做情绪的奴隶,而要做情绪的主人。

因此,过于急躁的人,要学会自制、沉着、冷静;性格孤僻的人要学会善于与人相处,培养合群、活泼、开朗的性格;过于忧郁的人,要少回忆不愉快的过去,多体验现实的幸福,多展望美好的未来。总之,要善于寻找乐趣,不要自寻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