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能力叫“说话”
17391800000030

第30章 避免不合适的话题

话题是否恰当,要视你周围的人们以及当时的情况而定,要尽量避免那些会使双方动怒或争辩的不合适的话题,对身边的状况保持敏锐的觉察,不要有意或无意触怒别人。否则,会令自己下不了台。

马明有一次放假回老家,去同学家里玩。同学老家有长辈过逝三个月不许理发,以示戴孝的习俗。马明去的时候正遇同学的母亲去世没多久。

他们好久没见面了,见面后为了表示亲热,马明打了同学一拳,看着他长长的头发,开玩笑地说:“瞧你这么长的头发,像条翻毛狗一样。”

旁边其他同学赶紧给他使眼色,可他一点都没注意仍然说:“这么乱糟糟的,麻雀都都可以在上面做窝了。”

虽然同学见马明大老远赶回来,不好说他。但当其他同学告诉马明该同学是因为母亲去世,三个月不许理发,表示戴孝时,马明却深深内疚了:别人母亲去世了,内心该多痛苦。可我还要去开玩笑,虽然不知者不罪,但这毕竟是雪上加霜的行为。

那么,哪些话题是不合适的呢?主要有以下类型:

有关谈话者自己的话题。

有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跟人说话总是围绕着自己的生活,总是以“我”开头,开始人们也许还有兴趣听,时间久了人们便失去了兴趣甚至躲着这样的谈话者了。

在一个园艺俱乐部的聚会中,有位先生在3分钟的讲话时间里,用了35个“我”,不是说“我的花园……”“我的树叶……”,就是说“我的篱笆……”“我的小狗……”。

结果,他的一位熟人走过去对他说:“真遗憾,你失去了妻子。”“失去了妻子?”他吃了一惊,“没有!她好好的啊!”“是吗?那么难道她和你提到的花园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一个张口闭口都是“我”的人是很令人讨厌的。莎士比亚剧中的独白的确精彩绝伦,表演的时候,演员可以在台上滔滔不绝地独自倾吐衷肠。然而,这在生活的人群中却是行不通的。这种人除了他自己的观点之外,再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如果别人试图插嘴打断他,他会对你说:“是啊,我的孩子。”接着马上又转回去说:“可是……”

在交谈中,只谈及自己的事情是对自己的放纵。这种人对于对方的叹息、迷惘、皱眉、否定以及其他任何话题都无动于衷,不予理睬。然而可悲的是,他们这种自我陶醉,有的时候会让对方感到厌恶、烦躁。

有关禁忌的话题。

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处敏感地带,你最好不要去触犯,比如他人夫妻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之类的话题等等,最好不要谈。尤其要避免以下两类话题:

一是他人的健康状况。有严重疾病的人(如癌症、动脉硬化等),这些人通常不希望自己成为谈话的焦点对象。不要在遇到他们的时候愁眉不展,如果他回来工作,应像平常人一样待他,不要提起他所经历的病痛。

二是他人的不幸。不要和同事提起他所遭受的伤害,例如他被女朋友抛弃了,或是家人去世等。当然,若是对方主动提起,则需表现出同情并听他诉说,但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追问不休。与刚刚遭受到不幸的人谈话,你最好是让他尽情抒发。

此外,还要注意,有的人不愿意别人打听自己的经济来源或经济状况等。所以这些话题最好不要触及,除非对方主动提及。

有关家庭财产的话题。

无论是家财万贯,还是一贫如洗都不要当众讲这个话题。有的年轻人会说:“这样显得我坦诚,我和别人关系很好。”当然,不谈这个话题也不代表你不坦诚,坦诚是要分人和分事的,从来就没有不分原则的坦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心里必须有谱。

就算你刚刚新买了别墅或利用假期去欧洲玩了一趟,也没必要拿出来炫耀,有些快乐,分享的圈子越小越好。被人妒忌的滋味并不好,因为容易招人算计。

无论露富还是哭穷,在对方看来都显得做作,与其讨人嫌,不如知趣一点,不该说的话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