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能力叫“说话”
17391800000061

第61章 高谈阔论不顾他人感受

很多年轻人一说起话来,就没完没了,以为通过自己不停地高谈阔论,会给别人带来很好的印象,会跟别人沟通得很融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这是一种错误的说话方式。

在人际沟通中,让别人也有讲话的机会。虽然说来容易,但人们却常常只顾自己而疏忽他人,很多人常常有“话多”的毛病。比如出国旅行、婚丧喜庆、办公室内……都有“话多之士”,喧嚣嘈杂,令人厌恶。

怀着兴奋的心情,小赵与同事们一起组团到外地做业务考察。一路上,不管是坐飞机或小巴士,总是听到其公司的李副经理不断地高谈阔论,唧唧喳喳地讲个不停。许多团员私底下都相视而笑,无奈地摇摇头说:“这次碰上李副经理,完了,真够惨!”到了北京,拜会有关单位时,轮到李副经理做简报,只见他站在大众前却脸红脖子粗,结结巴巴,讲不出像样的业务简报。

小赵也曾与一公关女性总经理洽谈业务。这位女总经理长得蛮漂亮,业务亦是做得响当当的,经常是海峡两岸跑,可是当她话匣子一打开,就滔滔不绝,如黄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小赵虽亦是业务口才高手,但想插几句话,却始终苦无机会。这位女经理兴致高昂地叙述她两岸的公关事业是如何蓬勃,小赵则两手在餐桌上玩弄着吸管,心中觉得十分无趣。30分钟后,小赵终于鼓起勇气对这位女总经理说:“对不起,待会儿我还有事,我先走了!”

话多的人,常求发言而后快,不考虑听者的感受,也不让他人有讲话的机会,所以容易“招怨”。其实,话讲得最多者,多半是讲自己的私事,或东家长西家短,易滋生事端;甚至不少人因话讲得太多,长了“声带结”,还到处求医。

社交中的说话,彼此在对等的地位,如果在这种谈话中,你一个人一直滔滔如高山瀑布,永不停止地倾泻着,那对方就没有说话的机会,完全是你说人听了。这样你肯定不会受人欢迎,甚至会被别人耻笑。世界著名记者麦开逊说:“不肯留神去听别人说话,是不受人欢迎的第一表现。”每一个人都有着他自己的发表欲。

比如,几个人聚在一起讲述故事,甲一个一个地讲了好几个了,乙和丙谁不都是嘴痒痒的,也想来讲述一两个。可是,甲只管滔滔不绝地一个一个地讲下去,使乙和丙想讲而没有机会讲。我们试想一下,乙和丙的心里一定不好受。因为他们自己没有说话的机会,专门听某甲的讲话,自然会没有精神听下去,只好站起来不欢而散了。

一个商店的售货员,拼命地称赞他的货物怎样好,而不给顾客说话的机会,就不能做成这位顾客的生意。因为顾客对你巧舌如簧、天花乱坠的说话,顶多只把你看作一个生意经,决不会因此购买。反过来,你只有给顾客有说话的余地,使他对货物有询问或批评的机会,双方形成讨论和商谈才有机会做成你的生意。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话多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且往往可能是刚好相反。一个说话巧妙、谈吐优雅的人,常常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自己广受欢迎,更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大多数人都愿意与谈吐不凡的人交往,因为与熟练掌握说话艺术的人交谈,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娓娓道来的声音就像音乐一样,钻进我们的耳朵,打动我们的心灵,或让人精神振奋,或给人以安慰。

无论在什么场合,如果你能够表达清晰、用词简洁,再加上抑扬顿挫、娓娓道来的语调,就能够吸引听众、打动别人。不凡的言谈举止,可以在不经意中助你事业成功。如果你善于辞令,再加上周到的礼节、优雅的举止,在任何场合,你都会畅通无阻、备受欢迎。

在非洲有个传道的牧师,有一次他在给非洲热带的土著居民宣讲《圣经》,当他念到“你们的罪恶虽然是深红色,但也可以变成像雪一样的白”这句话时,他一下子愣住了。这时牧师就想,这些常年生活在热带的土著人,他们怎么会知道雪是什么样子和什么颜色呢?而他们经常食用的椰子肉倒是很白的。我何不用椰子肉来比喻呢?于是,机灵的牧师便将《圣经》改念为:“你们的罪恶虽然是深红色的,但也可变成像椰子肉一样的白。”

“雪一样的白”虽然很形象,但“椰子肉的白”也很形象。这位机灵的牧师用了后者,却把这个信息已经有效地传给了土著人。这就使他的讲话更能打动别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年轻人要想得到别人的欣赏和支持,在说话的时候就不要一味地自己去说话,而应该给别人留下说话的机会,同时也要通过学习和练习,使自己的语言不凡起来,这才是获取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