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
17392100000052

第52章 让虚荣不再得到你的爱慕

莫把虚荣当光荣,争名逐利终觉悔!

女人生来是具有虚荣心的,这一点得到很多人的认同。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虚荣心理是指一个人借用外在的、表面的或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内在的、实质的不足,以赢得别人和社会的注意与尊重。它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曾经这样说过:“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课本上学过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回想起来,总都有一个疑问挥之不去:玛蒂尔德为了能在舞会上引起注意而向女友借来项链,最后在舞会取得了成功,但却乐极生悲,丢失了借来的项链,由此引起负债破产,辛苦了十年才还清这一个项链带来的债务。值得吗?

玛蒂尔德真是悲哀,为了一条项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后还被告知借来的项链是假的,真是巨大的讽刺啊!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观原因却是她自己——因为爱慕虚荣。

大师莫泊桑深刻描写了玛蒂尔德因羡慕虚荣而产生的内心痛苦:“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住宅的寒碜,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她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她梦想那些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室。”“她没有漂亮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然而她偏偏只喜爱这些,她觉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为了这些。”这就是女人的虚荣心。

处于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易产生虚荣心理。在人际交往中的女人们特别注意“脸”和“面子”,因此,现代女人不会向玛蒂尔德那么虚荣地去借项链戴,然而他们却有着现代女性满足虚荣心的方法!

前不久在某论坛看过一篇贴:“浮华背后:上海女人的虚荣心”,说的是月收入不过2000~3000 元的一些上海女人,却会攒下半年的工资去专卖店买一个路易·威登的包,然后拎着这个包去挤公共汽车,走路上下班。看完这篇帖,我有点为上海女人抱不平,这样的例子对女人来说再平常不过了,难道其他地方的女人就没有虚荣心吗?

虚荣心理,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是妨碍道德品质的优化,不自觉地会有自私、虚伪、欺骗等不良行为表现。其二是盲目自满、故步自封,缺乏自知之明,阻碍进步成长。其三是导致情感的畸变。

由于虚荣给人的沉重的心理负担,需求多且高,自身条件和现实生活都不可能使虚荣心得到满足,因此,怨天尤人,愤懑压抑等负性情感逐渐滋生、积累,最终导致情感的畸变和人格的变态。严重的虚荣心不仅会影响学习、进步和人际关系,而且对人的心理、生理的正常发育,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女人要努力克服虚荣心理。

克服虚荣心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1.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的需要,必须把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建立在社会责任感上,正确理解权力、地位、荣誉的内涵和人格自尊的真实意义。

2.改变认知,认识到虚荣心带来的危害。如果虚荣心强,在思想上会不自觉地渗入自私、虚伪、欺诈等因素,这与谦虚谨慎、光明磊落、不图虚名等美德是格格不入的。虚荣的人外强中干,不敢袒露自己的心扉,给自己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虚荣在现实中只能满足一时,长期的虚荣会导致非健康情感因素的滋生。

3.调整心理需要。需要是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人有对饮食、休息、睡眠、性等维持有机体和延续种族相关的生理需要,有对交往、劳动、道德、美、认识等的社会需要,有对空气、水、服装、书籍等的物质需要,有对认识、创造、交际的精神需要。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满足需要中度过的。在某种时期或某种条件下,有些需要是合理的,有些需要是不合理的。要学会知足常乐,多思所得,以实现自我的心理平衡。

4.摆脱从众的心理困境。从众行为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另一面。对社会上的一种良好时尚,就要大力宣传,使人们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发生从众所为。如果社会上的一些歪风邪气、不正之风任其泛滥,也会造成一种压力,使一些意志薄弱者随波逐流。虚荣心理可以说正是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所带来的恶化和扩展。例如,社会上流行吃喝讲排场。住房讲宽敞,玩乐讲高档。在生活方式上落伍的人为免遭他人讥讽,便不顾自己客观实际,盲目跟风设计,打肿脸充胖子,弄得劳民伤财,负债累累,这完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所以女人要有清醒的头脑,面对现实,实事求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处理问题,摆脱从众心理的负面效应。

一个聪明而对生活有所追求的女人都会有虚荣心。的确,适度的虚荣心是可以催人奋进的。所以说,女人们要正确对待虚荣心,让虚荣心成为一种前进的动力,不要让虚荣心盲目膨胀因此导致惨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