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给心灵通通风
17394200000040

第40章 再读韩英

通过交往,透过作品,我能感知韩英先生无论为官、为文,还是为人,都是严谨认真的。水管里流出的是水,血管里流出的是血。他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生活态度,使得他的作品充满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韩英先生来信说要出一本《韩英微型小说百篇》(评点版)作品集,嘱我为其点评1~2篇微型小说,我欣然应允。说实话,我这几年因一直忙于编杂志,很少写作了,尤其是微型小说。写评论方面的文字,更是少之又少。我一直认为我在理论体系方面缺少架构。但韩英先生让我为其写点评,我在惶惶然中恭敬不如从命了。韩英的文学创作活动,作为一种“官员文化现象”,早已引起文坛的瞩目,我对韩英的总体评价也不是三言两语就完全可以说透彻的。

我和韩英先生相识是在十几年前的一次创作笔会上。在此之前,我就知道韩英先生身居佛山市委副书记、佛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要职。一个真正的从政者,在地方党政领导岗位上任职,长达30来年,竟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创作出30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并且不断地被转载、评介等,实属不易。那次笔会之后,我和韩英先生偶尔也通一通电话,韩英先生也把他新出的作品集不断地寄给我。韩英工作之勤奋,创作之刻苦,令人肃然起敬。通过交往,透过作品,我能感知韩英先生无论为官、为文,还是为人,都是严谨认真的。水管里流出的是水,血管里流出的是血。他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生活态度,使得他的作品充满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田的梦幻》是一篇亦真亦幻的微型小说。作品写了主人公韦先生生病出院后,被转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休养。偶然的一天,韦先生发现了一块田园,“那田成方,那树成行。那田里是绿油油的禾苗,那树上是金灿灿的果子……”然而好景不长,韦先生却又发现在田里盖起了工厂,那工厂的烟囱和排出的废水,一下子击碎了韦先生心中梦幻般的境界,韦先生又一次病倒了。

在这篇作品里,作者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尤为敏锐而深刻的社会问题:在人口急剧膨胀的当今时代,我们如何解决因人口急剧增长而面临的生存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在建国初期,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许多目光短视者,为了一时之利、一己之利,滥采滥伐、乱建工厂,环境在破坏,地球在呻吟,这种“挤压”的结果是,只能让自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令我们窒息,濒临毁灭,到头来我们不得不饮下自酿的苦酒,自食恶果。

在这篇作品里,作者没有直接写因乱建工厂而引起的一系列恶果,而是巧妙地运用主人公韦先生出现的“梦幻”来警戒人们——“……他再定睛看山下那块田,田里不再是禾苗,而是房子,密密麻麻的房子……从窗口伸出小孩儿的头来,从门口伸出老人的头来了。他们都张着大口要吃的,要喝的!啊!啊!啊!那些房子从田里升腾起来了,逼向山顶上的韦先生,韦先生大喊大叫:‘救命啊!还田于农民吧!’”这与其说是主人公在呼喊,毋宁说是作者在向我们社会呐喊。

《介木惊梦》和《田的梦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介木惊梦》仍然带有“梦幻”色彩:高级园艺师介木,一觉醒来,满头黑发变成了满头白发。这件事本身就够奇的,但更奇的是介木做了一场噩梦。在这场噩梦中,介木看见几个庞然怪物把白兰树当小葱头吃了下去、把绿地当成蛋糕一样吃起来。他们甚至还口吐狂言,会把天下所有的绿地都吞下去!介木情急之下和这几个怪物厮打起来……

介木虽然是做了一场噩梦,但醒来后却真的发现满头黑发变成了满头白发。作者运用梦境,虚实结合,有些类似于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亦真亦幻中,再次为我们敲响了如何对待环保的警钟。关于环保,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似乎早已不再是新鲜的话题了,但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惩罚,也绝不是危言耸听。

毋庸讳言,韩英的这两篇作品,情节稍显单一,主旨表达有些直白,但这是韩英9年前发表的作品,用今天的眼光再去打量其艺术水准,就多少有些苛刻了。韩英先生是一位颇具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他的作品充满忧患意识,这两篇作品今天读来仍然具有强烈的穿透力和震撼力。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

——达·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