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千江有水千江月
17394900000042

第42章 大医精诚风范存

1998年4月,全国首例医疗巨额(130万元)赔偿案在株洲石峰人民法院开庭,株洲冶炼厂女工彭某因患甲亢在本厂职工医院做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后,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状,法庭依据司法部门所作的“与手术者术时不当操作有直接因果关系”鉴定结论,以“人身伤害赔偿”为由,一审判株洲冶炼厂职工医院败诉。一时,舆论大哗,轰动全国。

株洲冶炼厂不服,上诉中院,同时向湖南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重新申请鉴定。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认为,彭某术后“甲状旁腺机能低下,属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不属于医疗事故。”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下,法官建议律师北上征求医学界权威裘法祖院士的意见。法官说,学医出身的都是读裘院士的医书长大的,他又是这个领域研究的大医学家,他的意见至关重要。

院方律师打听我在卫生新闻界“小有名气”并一直关注报道此案,希望能通过我的关系,与裘法祖院士取得联系,当面求教。经同济医科大学校报总编雷志勇先生牵线搭桥,一个星期后就得到了答复,裘院士同意见面谈谈,并叮嘱我们,患者的病历和法院判决书等相关资料一定要带齐。依照裘法祖院士约定的时间,1998年11月28日,我们一行5人,驱车一路风尘赶到武汉。在同济医大招待所,80多岁的裘老见我们来了好几个人,就说:“来一个人送材料就行了,出差人多,医院开支也大呀。”

听了院长和律师的简单汇报后,裘老将所有材料放进自带的布袋里,说,“我回家再详细看看这些材料,明天下午4点答复你们。这段时间你们有空去武汉黄鹤楼等地走走。”刚才裘院士这么一说,我们还真不好意思到外面逛逛,就呆在招待所等待了一天。第二天,裘院士叫我和院长去他家拿材料,我们忐忑不安地来到裘老家,这是一个50多平方米的房子,好像一个精致的图书馆,里里外外堆放全是书籍和资料。裘老出示了他亲笔签名《关于甲状腺大部切除手术有关问题的意见》,他认为“不属于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而属于手术后的并发症”。他说:“这是我个人的意见,供你们参考(后来,中院采纳了裘院士意见,并进行了调解,双方握手言和)。”

我们如获至宝,院长很感激,特地将一个装有2000元(咨询费)红包和一床湘绣被面赠给裘老。此时,裘老表情严肃地说:“我不缺这些东西!再说,我是中科院院士,有责任和义务澄清医学是非。”我们感到无地自容。当裘老得知我是学医出身的记者,临行时,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他主编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外科学》(1998年6月第四版)赠给我,并题写了“汤江峰记者备用。裘法祖’98金秋”。他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搞卫生科普宣传的,要做的工作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比较深的医学知识浅显化,让老百姓能看得懂,用得上,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

俗话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尽管只是一面之交,但裘老的谦逊、严谨、节俭和仁爱的风范,却让我们明白了“大医精诚”的真正含义。

留言荟萃

张灯结彩:大爱无疆,大德无形!

王熙凤后:你见证了一个伟大医学家的不凡义举。

莲花朵朵:虚怀若谷的高人。

海水正蓝:欣赏裘院士的人品,也敬佩你的仗义执言。

微笑天使:在“医闹”盛行的今天,还真需要你这样的敢作敢为敢为医院说话的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