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千江有水千江月
17394900000005

第5章 怜君何事到天涯

住在长沙城里的人,几乎没有人不晓得躺在马王堆千年的西汉女尸;要是有人询问西汉名臣贾谊故宅在什么地方?十有八九会摇头不知在何处?甚至有的还会质疑你:“是不是搞错了,贾谊同志我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呀?”

同是西汉时代的人物,一个生前名不见经传,死后肉身千年不腐,光彩夺目;一个生前文采斐然,闻名遐迩,身后仍千古流芳,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反差如此之大,皆因世人的好恶、才识和审美意趣相异也。故居前的长怀井作证:大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等来过;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李商隐、刘长卿来过;一代天娇毛泽东、刘少奇和李立三多次寻访凭吊,感慨系之。

公元前201年,贾谊(又名贾生、贾太傅、贾长沙)生于洛阳,18岁就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尤其以文章而闻名天下,被河南郡守吴公网罗门下。汉文帝即位后,吴公又推荐贾谊为博士。贾谊的入朝,不是因文华而是因其政治理论和远见卓识。他的经典之作《过秦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总结了秦朝兴亡的历史教训在于仁义不施,以暴虐之心与暴虐之术治理国家,导致了政权倏忽间崩溃。

20岁就进入中央政府做事,虽是虚职,但也不容易,贾谊成为西汉朝廷中最年轻的博士。他可以对文帝随便上疏言事,率性而谈,慷慨陈辞,毫无顾忌和保留。汉文帝每次讨论政务大事,各位老先生还在考虑犹豫之中,贾谊已侃侃而谈,文帝赞赏不已。但贾生似乎是有点贪得无厌,他向文帝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经济改革,列侯就国,富商大贾的生活骄奢等等,他要求文帝让他里里外外来包办,这些不懂官场套路的越级建议,惹恼了权贵。

后来,文帝欲破格提拔他“任公卿之位”。不料,在走“民主”程序征求意见时,却招来大的麻烦。打头反对的是列侯周勃等一班重臣,诽谤他“专欲擅权,纷乱诸事”;跟进的则是等待升迁的一班同僚;就是当初极力举荐贾谊的吴公和张苍,也因不愿惹事、不想师生平起平坐,面对诋毁贾谊的汹涌澎湃的口水而闭嘴了。被重臣扶上皇位不久的汉文帝,眼见贾谊不好在朝廷干了,出于对贾生的爱护,又因他的思想太激进,不可能重用,为避免招来不必要的伤害,便外放他到长沙王吴著当太傅。

对贾生历史的评价,最公正的当许苏轼的《贾谊论》。苏子在评价其一生后叹息道: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这里第一次向文人提出了:志、才、量、识的统一观,对于成就一番事业至关重要,实在发人深省!一个人如果仅有远大目标,却无豁达大度的胸怀;空有满腹经纶,却无审时度势的识见,那么,必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到头来理想、抱负也将付诸东流。贾谊虽不是志大才疏,但毕竟年轻,见识经验不足,再加上有某些不合时宜的毛病,即如苏轼所指出的“狷介之操”,往往性情偏激,孤傲,气量狭小,也就影响他不能很好地“自用其才”,以致不能从容地在那些功臣宿将之间周旋应对,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如此一来,他的那些经邦治国的好建议又怎能实现呢?

政治上受挫的贾谊辞别了京城,来到了偏远的长沙。深感委屈,慨叹人心险恶,哀伤自怜,一蹶不振。长沙地势低,湿度大,他认为享寿不长,而且又因为是被贬谪,心情异常郁闷,常常拿自己与屈原作比。此时此境,他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吊屈原赋》。汉文帝七年,文帝思念远在长沙的贾谊,于是将他召进皇宫。有晚唐诗人李商隐诗为证《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召回被贬往长沙的贾谊当晚,就与之宣室夜对。看上去,文帝求贤若渴“访逐臣”,3年不见了,贾生风彩照人的才情,众生仍无与伦比。这一幕历史上少见的圣主求贤,风云际会的图景,为什么在诗人李商隐眼里“虚”而“可怜”呢?读诗的最后一句,我们才明白,文帝不再向贾生询问治国安民之道,而最想知道的是鬼神的本原。看似轻描淡写的“可怜”之笔,却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耐人寻味。“狡黠”的李商隐在此诗中更多的是自怜,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胸中的块垒。

过不多久,汉文帝拜贾谊为梁怀王的太傅。在任梁怀王太傅期间,贾谊仍对政事十分关注,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写下了如《治安策》、《论积贮疏》等名篇。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梁怀王不幸坠马而死。贾谊本无责任,但他害怕文帝追究,又追悔自己疏忽,没尽太傅的责任。从此更加郁郁寡欢,哭泣不已。后抑郁而终,时年33岁。一个人的死,就让自己灰心丧气,谁还能指望他成就什么大事?毛泽东有一首《七绝》评价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入木三分。

千年之后,一个深秋的傍晚,唐朝大诗人刘长卿“刚而犯上,而遭迁谪”,诗人只身来到贾谊的故居。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写下《长沙过贾谊宅》名篇:

三年谪臣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悼念自己;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能让古人从地下坐起来倾听,当世更有谁能理解呢?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

才调绝伦的贾生,一生的缺憾在于书生意气,恃才傲物,功显幕僚。“长沙里手”的头角峥嵘,显摆逞能,当其才能、功绩大大超过、压倒一群俯首听命,没有思想,没有主见的同僚时,自然会引来同僚的心里不快、嫉妒直至仇恨。对于有利害冲突、有竞争性的同僚来说,所谓分享别人成功的快乐,只不过是说说而已;排挤、打击“行高于人”者,才会更惬意。纵观古今,概莫能外。贾谊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更是个人性格的悲剧!

留言荟萃

香山红叶:性格决定命运!

点点点:人的成败与否,性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阿莲:贾谊的悲剧是一个天才的人生悲剧,生存悲剧。这样的悲剧自古以来,代代上演。是否证明人类不断进化的同时,人性从来就没有改变。

江南雪舞:“一个人如果仅有远大目标,却无豁达大度的胸怀;空有满腹经纶,却无审时度势的识见,那么,必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到头来理想、抱负也将付诸东流。”说得极是。

幽幽天使:才调绝伦的贾生,一生的缺憾在于书生意气,恃才傲物,功显幕僚。

凌晨微风:一个如此怀才的人居然败在了自己的度量之下……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