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活在珍贵的人间:励志卷
17400900000025

第25章 翅膀与梦想

想飞的人飞起来,一半系于翅膀,一半系于梦想。

飞,是以更快的速度、更自由的姿态穿越人生,也就是在理想的追寻过程中不甘于爬行。

想飞的人,目标不一定比别人更高,但要实现得更快,所以需要飞,像鸟儿那样。对他们来说,翅膀是工具,如船桨,如猎豹矫健的四肢,是知识、经历和勤奋。说不好知识和劳作哪一项更重要。爱迪生说,成功是九十九分勤奋加一分灵感,证明勤奋是基础。比尔·盖茨说,我的财富来自无休止的思考,证明知识比埋头苦干更重要。然而,成功的人站在个人的立场描述成功,不一定是通用法则。如果把一百位成功者的经验加在一起,会发现勤奋和知识都是推动力,有时两者形成合力,使人辨不清哪一点在发生决定性作用。

然而,这里说的仅仅是翅膀的问题。

有多少勤奋而又学富五车的人飞不起来,一辈子在人们后面踽踽行走,因为他们缺少梦想。有了翅膀而没有梦想的人,永远不会飞,最后翅膀也像火鸡的翅膀一样退化为装饰品。

勤奋说的是耐力、吃苦精神和劳动态度,不见得意味创造、意味与众不同,反过来甚至会因循守旧。想飞的人是想做一件石破天惊的事,马可尼发明隔海通话的无线电装置,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难道不让人震惊吗?他们的勤奋不同于矿工掘矿的勤奋,农民插秧的勤奋,不是重复别人,是在创新之火灼烧下的不由自主的反应,是在神庙前对着太阳神祭献舞蹈,并非“勤奋”所能尽述。

知识会代替梦想吗?知识可以催发梦想,比如物理学知识催发了霍金关于宇宙的梦想。然而没有知识也照样可以产生梦想。哥伦布和麦哲伦的知识都不算多,后者作为航海家的知识优于哥伦布,但他们都是伟大的梦想家,并在梦想中拓展人类的认知领域。

知识有时会扼杀梦想,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以高不可攀的地位、深邃的内涵俯视芸芸众生,仿佛对于传统的任何轻举妄动都属不敬。但是,梦想会超越它。也就是说,创新的力量敢于挑战一切权威,包括知识和学界泰斗。否则,只好在地上爬行。

锻造翅膀的同时,要养护自己的梦想。保持梦想之时,要伸张和强壮翅膀。忽略了其中一项,不是庸人就是疯人。而拥有这两件利器的人,早晚会飞起来,越飞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