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活在珍贵的人间:励志卷
17400900000004

第4章 傲慢

在骄傲、自负或傲慢这些词中,最可疑的是傲慢。

按通常理解,傲慢与骄傲仿佛,另有轻视别人之意。辞典上这样解释。但这还没有触到“傲慢”这个词的全部。

我举个例子,余光中先生大约是当代最接近李白也最理解李白的诗人,并常以诗追慕诗仙。在一首诗中,余光中第一句便写道:“那双傲慢的靴子,至今留在高力士羞惭的手里,人却没了。”余光中以史笔点出了李白最本质的特性:傲慢。也可以说李白是古今第一傲慢之人。至于纵酒练剑的豪放、诗民诡瑰的想象,都是傲慢之内的分流。对李白,不单是让高力士脱靴这件事,他牵马脱裘换酒也是一种傲慢。他对贺知章最膺服的一件事,是贺敢于将作为官饰的金龟换酒,险些获罪。李白的真挚也是其傲慢中的一部分,他敢于想象洞庭湖水全变成酒,供他豪饮。这可以说是天真,也可以说是傲慢。他的傲慢表现为对天地江湖并不敬畏,而是平等的亲和,这难道不是极大的傲慢吗?至于世间礼法或庸官俗行,他更以傲慢置之。李白的傲慢是由人格姿态铸成的一种美与力度。这不仅仅是“傲慢”与“轻慢”。世人的行为中,傲慢的人很多,但和李白不同。

我并不是由余光中的诗想到这些,并企图“正名”云云,不是。我读马丽华的《藏北游历》一书,藏民对才艺卓越的歌者是这样赞美的:“太傲慢啦。”这个“傲慢”,含着“高贵”。那么为什么不用“高贵”来形容呢?这是两回事,傲慢是人在轻蔑中透出的与众不同的高贵之美。我的解释几乎不能达意,但表达了我曾经思想和努力理解“傲慢”这种情态。我认为马丽华对藏人的赞词译为“傲慢”极准确。她还在书中特地解释说,藏人常用此语赞称绝俗之美。

我能够理解的依据在于:蒙古人也常常用傲慢来赞美不同凡响的人物。他们在口语中也常常使用这个词。(汉人在口语中很少说傲慢云云,北方人最常用的是“牛×”。“牛×”这词固有“强横、骄傲”之意,也寓“能力高强”的褒扬。但这个词当中缺少傲慢一词的审美含义)我小的时候,听过我父亲说某某人傲慢,多数意思是其人不易接近或自视过高。但有一次他脸上带着仰慕不已的表情,赞誉某公“非常傲慢,谁也比不了”。此公我也见过。我见到的是这样一个人:相貌安详高雅,目光睿智,的确不太搭理别人。他只在嘴角留下些浅笑供我们观瞻,自己的眼光似乎始终望着远处。

我费了这么多话来形容此公风采,其实不如我爸的四字评语:“非常傲慢”。

傲慢,如果不是我上面说的境界,而是一种行为,那肯定是令人讨嫌的事。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上帝认为人的最大的罪行之一就是骄傲。先知穆罕默德也在《古兰经》中传达真主的诫谕:人,应该朴素谦逊。

在作家中,似乎拜伦为傲慢辩论过。他在《马林诺·法里埃里》中说:“虚荣者小人也,傲慢者伟人也。”他又在《唐璜》中说:“用傲慢对付傲慢,叫傲慢有礼。”拜伦甚至把“傲慢”上升为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