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活在珍贵的人间:励志卷
17400900000040

第40章 打坐

跏趺静坐又叫打坐,人说此坐让血脉筋骨团结而又放松,人休息不到的器官比如心脏得以休息,也祛病。

坐不难,入静难。如果人真是由猴进化来的,静就更难。猴哪里静过?有些人动也不动,来几下捶胸顿足、搔首弄姿,均可归入返祖动作,跟猴有关。人剥花生、剥香蕉的动作,怎么看都像猴。达尔文可能是对的,他本人是不是属猴我还没查到,但他把猴设定为人的远祖,比设定猫或麻雀更有现实主义的考量。而人像猴的地方多于像任何动物,不像的地方唯有双目。猴的眼睛比人清澈,比牛的羊的眼睛都清澈。猫的眼睛简直不能叫眼睛,是探照灯或工艺品。猴的眼里含有悲剧底蕴,有看透了人却拿人没办法的无奈。猴一直在眨眼,像思索自己为什么静不下来,边思索边伸出长臂荡几个秋千。

打坐打的是什么?打自己心里的杂念。就静坐而言,所有的念都是杂念,即使你在心里背诵唐诗与热力学第二定律也是杂念。念是心中的云,遮住了天的本来面目。念来了就要打,阻击战、围歼战、伏击战,把念头打回老家去,解放全身心。人心如同一个漏水的破木桶,念头哗哗不断流,打掉一个又来一个,比孙悟空上西天取经遇见的妖精还要多,这些五花八门的妖精就是不让心闲着。

古人云,心之官则思,说心主管思考。现代生理学发现心只管泵血,思考是大脑的业务。其实思考归口哪个部门不打紧,问题是怎么消灭它们。每个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思考强迫症,由意识指导的思考——比如谋划事务是一回事,由潜意识绑架的杂念是另一回事。后者貌似思考,实如小孩撒在地面上的尿,东流西窜而已。人忙的时候察觉不出自己装了一脑子杂念,静下来方知(有些人知也不知)念在脑子里从来也没停过。现代心理学用实证仪器探测到,人在睡眠中仍然百念丛生,它叫做梦。人的心念随眼睛看到的一切东西想起另一切东西,由大白菜想起花椒面,想起蒸锅,想起煤气灶,想起电费,想起菜价又涨了,没完。

古代的高明人告诫众生,杂念是对人的消耗,而且每时每刻都在消耗,却毫无用处。人一生中携带的最多最无用的东西只有杂念,它是身内之物。

打坐,是把念头截断,让心念的云散去,月照清泉,各归其位。这却是天下最难的事情,心只动不静,像檐下水滴,“吧嗒吧嗒”滴下来,你管不住它。

人一读书就上了歧途,不管学什么专业,脑子都被拷贝一套逻辑观念,所有事务都按照“因为……所以……”烙刻在大脑里,扔不下,所以(又所以了)念念不断。逻辑这种东西表面如因果关系,其实不是真因果,只是互不相干的散念,被人做成因果的形状,便于杂念。心者想净,就须放弃所谓知识逻辑,回到小孩子那种浑朴状态,心里清空了,杂念也就无处依附。

打坐的境界就像一团雪在岩石上静卧,雪无肌无骨、无内无外,松紧得当,通体清凉。冷,不至于结冰;热,转而化水。雪真正是一片虚怀若谷。雪化有禅意,先聚作冰凌,再转为水珠,一点一滴,不慌不忙,完全彻底融进土里,不露痕迹,也不留一团雪在地上做来过的证明。一捧雪放在心头,做一个饱满的虚空,架空了念,心会渐渐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