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日,我看到街上行走的男孩子,常观察他们的膝盖小腿有无伤痕。若见到一个伤疤累累的,就生出敬佩之心。这样的孩子往往英武强健,与我对未来中国人的设想相同。
在我的童年,大院的孩子如果齐齐地坐在台阶上歇息,膝盖上一律留出伤疤。伤疤最多的,往往是体力最好的,也是头领,这种经历,和我们后来的遭遇暗合,如上山下乡。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城里的孩子到那里如果没有强壮的体力和顽强的意志力,很难熬过来。
生命学家常常告诫人们:适当的劣性刺激对人体包括孩子有大的好处,这也是防止一个物种退化的方式。现在的家长尚能注意到孩子在心理上的劣性刺激,譬如挫折教育。而在身体上则一律采取保护主义。身体上的劣性刺激包括适当的疼痛、饥饿、寒冷,它会激发机体的活力,养成坚强的意志力。在一所大学对新生进行军训时,我看到许多学生在立正超过20分钟时,竟纷纷晕倒。仅仅立正就会晕倒,这种体能和孩子们的年龄多么不相衬。我又想起中科院的学者们平均寿命只有50几岁的报道。这些晕倒的孩子们如果继续读死书,死读书,以后硕士博士分到中科院继续苦斗,平均寿命恐怕还要下降。
在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观念中,有一种恶劣的意识,就是蔑视与消耗体力有关的体育活动。这在知识界尤其普遍,仿佛流一身臭汗是下贱之举,吾辈读书人不为也。如今体育运动虽然较从前发达,但对多数人,仍是作为观赏而存在的。国人希望我们所有的项目都夺取冠军,而后在电视机前雀跃。仿佛这样就代替了自己活动筋骨。如今体育竟像文学一样,成为被观赏的活动,这实在是一件怪事。像一句评论足球的妙语所说的;“22个急需休息的在场上奔跑,好几万急需锻炼的人在台上观看”。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人类处境的一个脚注。在这种惰性中,是高脂血症、高血糖与脂肪肝这类疾病的迅速增长。人到底在什么时候健身呢?老年。垂暮之年才开始健身,而年轻时却因为立正而晕倒,这又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让孩子们的膝盖伤疤累累,这只是快乐的游戏的微不足道的纪念品。孩子们并不痛苦,痛苦来自大人。我不明白大人们什么让孩子的所有举动都规矩麻木如大人,如果孩子在外面游戏,大人的眼睛始终盯在他们身上,嘴里连续不断地发出指令。譬如不许摸土,不许摸一切外界的东西,不许坐在地上,等等。当然更不允许膝盖磕出伤来。对一个充满发现喜悦的孩子来说,连土都不许摸,这不是荒唐吗?这个孩子长大之后,难道要到妇产医院的婴儿保温室那样的环境里生活吗?
报上说英王室的威廉王子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那种教育。据说这种教育的高超处之一在于使王子善于掩饰情绪,即永远面无表情。而在黛安娜的葬礼上,威廉王子一滴眼泪也没有流,受到了英国上流社会的称赞。一个在母亲的葬礼上甚至不流泪的人适合做什么呢?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国王。威廉王子注定要当未来的英国国王,而我们身边这些白白净净、循规蹈矩的孩子长大要当什么?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