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开元通宝
17409800000003

第3章 华人博物馆

华人博物馆,不用打听也知道它和中国人有关。我跑到家门口的报摊上,菲尔丁老爹正在那里一边唱着大街上流行的儿歌一边叫卖当天的报纸和《读者文摘》。他曾经是一位很出色的工程师,会设计出非常漂亮的房子来,可惜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只有能力住在胡佛村中,他也就沦落到了现在的地步。我在菲尔丁老爹这里查阅了一下地图,没错,在中国人聚居的唐人街上的确有这么一座博物馆。

我认真地记下了地址,然后决定到那里一趟,我猜测527号展品是一件稀罕的文物,老乞丐肯定非常钟爱它,所以把它存放在博物馆中,即使穷困潦倒也舍不得变卖。我离开的时候,菲尔丁老爹仍在像个孩子似的在那里大声唱,“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眼下我身无分文,不过步行几个街区对我们这些习惯于节省的穷孩子来说并不是难事,我们有时候比公共电车跑得还要快。妈妈要天黑后才能回来,那两个大面包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我欣慰地望了它们一眼,关上门系紧鞋带向城市的另一头跑去,我计算好了,如果我抓紧时间的话是不会回来太晚的。

在前往唐人街之前,我有些犹豫,因为大人们总说那里肮脏杂乱,到处都是油腻的店铺和横行的黑帮,不过强烈的好奇心还是驱使我往华人博物馆迈开脚步,我想知道老乞丐在那里的展品究竟是什么。另外,这会儿正是日头高照的白天,听说黑帮都喜欢在晚上出动。我撒开腿向唐人街的方向跑去,一路上我停下来歇息了好几次,不太合脚的鞋子使我不能发挥正常的长跑水平,不过,公园里边免费的饮用水帮了我的大忙。我和居住在一块儿的同龄的孩子都会牢记住哪个角落有这样的水龙头,哪个地方有丢弃过期食品的商店。

足足用了一个半时辰,我累得筋疲力尽,终于,那座写着四个方块大字的高大的牌坊出现在了眼前。我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但我知道它们是唐人街的标志,牌坊上还挂着一副对联,可惜上边的方整的字我不认识。我的肚子开始疯狂地叫唤,抗议没有按时接纳午餐,可是眼下我顾不上这些。相比起我们的街区,唐人街是显得有些狭窄和破旧,不过,它并不像人们传说的那样脏乱。街道上布满了各式各样的餐馆,洗衣房,药材店和百货店。它们有的挂着中英文两种文字的招牌,有的干脆全是大大的竖排的汉字,不过从里边的摆设仍能看出它们属于什么店铺。街道上多数是黄皮肤的中国人,不过间或也有白人行走在其间,我还发现了一辆用来观光的电车,看起来,这里并没有人们所传言的那么可怕,起初我还有些提心吊胆,但慢慢的我意识到根本没有什么黑帮来刁难我,街道上的人个个神色自如,各行其是,看上去比我们所居住的那些躺满心灰意冷的流浪汉的街区还要安全些。在一家便利店门前,我看到有两位白人在买东西,她们拿着一根小棍指来指去,原来,这是华人老板想出的办法,由于英语不太好,他们就准备了木棍让顾客直接指自己想要的东西。我还见到了一家专门出售福饼的唐餐馆,以前我和妈妈在街道上买过这种好吃的小点心,它的肚子里藏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占卜运气和祈福的话,妈妈非常喜欢它。

我小心翼翼地穿过那些具有明显的异域特征的街道,我向唐人街上的华人打听博物馆,几分钟后我就顺利来到了博物馆前。这是一座规模不大有些简陋的博物馆,不过,飞檐走壁的建筑风格非常吸引人。

另外,谢天谢地,这是一座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我长出了一口气,打起精神,跟在一对黑人夫妇的后边走了进去。

博物馆里的光线很暗,最重要的是其间陈列的各式各样的展品多如繁星,而且它们根本没有标号。在精巧别致的瓷器和古色古香的家具间晕头转向地走了好几个回合后,最终我还是决定请教馆里的工作人员。

一位身着唐装的讲解员接过了我手中的证明书,她是位中国人,容貌很清秀,不过,她没有像银行的女接待那样从头到脚地打量我,她非常热情地用熟练的英语对我说,“请您跟我来,李夫人会亲自为您办理。”她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和蔼的微笑,这使我的心间涌起一股暖流。妈妈以前说过,华人其实是十分安静和友好的。回想起刚才问路时两位老者的热心相助,我更加相信了这一点。

讲解员将我带到了二楼的一间办公室里,她指着一位气态雍容的女士说,“这就是李夫人。”

李夫人主动上前同我握手,我既感动又尴尬,快要手足无措,当她看到讲解员递过去的证明书时,激动地说,“是西马克先生的文件!”

她的眼里闪着泪光,动情地问我,“你是西马克先生的孙子吗?”

我摇了摇头。

“那么这张证明书是西马克先生送给你的吗?”李夫人略微有些疑惑。

我不敢肯定她所说的西马克先生是否就是风雪中的老乞丐,但我还是原原本本地将事情的经过讲述了一遍。

我没想到李夫人竟然掉下了眼泪,讲解员的眼中也星光点点。

“那么今天早晨你再没有见到他吗?”李夫人急切地问。

我无奈地摇摇头。

李夫人详细地询问了老乞丐乞讨的地点,最后她抹了抹脸上的泪痕,欣慰地笑了笑对我说,“你是位好心的孩子,西马克先生把这封证明书送给你是有道理的,你应该得到它。请跟我来吧!”

李夫人和讲解员将我带到一楼东边的一个展区,这里展出的都是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从英文的简介上,我了解到它们原来都是中国的民间玩具,有的甚至是很久很久以前的玩具了。我不懂“九连环”“华容道”这些词儿都是什么意思,我猜它们一定充满了智慧。

在一处橱柜前李夫人停了下来,她用随身携带的钥匙打开柜门,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样东西交给我,原来是一个其貌不扬的毽子,彩色的羽毛已经变得黯淡而零落。

“这就是证明书上所说的527号展品,当年西马克先生存放在我们这里的就是它。”李夫人说。

我将毽子捧在手中翻来覆去地看,我完全摸不着头脑,为什么这位名叫西马克的老乞丐花费代价和周折要我来取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儿,它比起那些精美的瓷器和青铜器来,简直无足轻重。

李夫人看出了我的疑惑,她认真地对我说,“我们也不知道这只毽子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不过,既然西马克先生郑重其事地将它存放在我们这里,那它一定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吧。”最后,在临别前,李夫人还特意叮嘱我“将它拿好,也许有一天你就会发现它的秘密。”

我点点头,真诚地向她们致谢,挥手同她们道别。

走在唐人街上,一路上我都在低着头打量着手中的毽子,我实在不明白它有什么奥妙,最后我猜测它一定是西马克先生小时候玩过的东西,每一个人,特别是日暮垂西的老人都特别珍惜儿时保留下来的物品,并且将它们视若珍宝。

如果我能够再碰到西马克先生一定将毽子还给他,他肯定是由于病入膏肓才无法亲自来这里取毽子的。

我解开了所有的谜题,心情释然地大步往回走,再过一会儿,妈妈就能够看到餐桌上的面包了,她一定会大吃一惊,说不准会激动得热泪盈眶的。

在途经一个卖糖葫芦的摊子时,我看到几位与我年纪相仿的中国孩子在踢毽子玩,我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停下来驻足观看,他们的腿脚非常灵巧,小小的毽子在他们的脚上飞来飞去,却总是掉不到地上。

我被他们的技艺所吸引了,这时,旁边一位正在观看的男孩也注意到了我,他望了望我手中的毽子说,“你的这枚铜钱一定特别大。”

“什么铜钱?”我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就是古代的钱币啊!”男孩的英语很好,他似乎比我还疑惑。

我拍了拍全身的口袋,别说古代的钱币,就连现在的一美分我也没有。

男孩终于明白了什么,他扑哧笑出了声来,然后指了指我手中的毽子说,“难道你不知道毽子里都有铜钱吗?毽子是用布包扎好铜钱,也就是中国古代的钱币,再插上鸡毛做成的,你不知道这些吗?”

我茫然地摇了摇头,男孩也无奈地摇摇自己的头,显然他为我连如此简单的常识都不知道而深感不解。

男孩将我的毽子拿到手中掂了掂,对我说,“这是枚好毽子,它沉甸甸的,踢上去会非常的稳,而且我敢说它里边一定是枚大铜钱。”

接着,男孩将毽子还给我,加入到踢毽子的行列中去了。我只好继续赶路。

经过了两个街区后,我琢磨起男孩的话,突然间产生了一个念头,“中国男孩说毽子里都包有古钱,莫非西马克先生的这枚毽子中也有一枚中国古钱币,而且说不准是非常稀罕的那种。”我为自己的这个大胆猜想而激动不已,捏紧毽子,健步如飞地向家里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