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厚黑学全书2
17415000000041

第41章 谈判桌上无父子(9)

在美国一家著名的飞机制造公司里,一位日本贵宾在参观车间时,用特殊的鞋底吸走了飞机新材料的金属碎末,很快地,日本人也能生产这种材料了;还有一位日本贵宾,动情地抚摸着美国先进的飞机,“不小心”用指甲抠去一小块飞机的表层涂料,不久,这种涂料在日本也能生产出来了。日本各大企业在世界各地都设有办事处,长期驻外的人员数以千计。这些办事处既是营业网,又是情报网,收集各地的工商、科技等情报。以打败瑞士表而声名大噪的精工商社,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把公司头脑最清醒、反应最敏捷、判断能力最强的一些人组织起来,专门观察世界上几十个竞争对手企业的点滴变化,列出这些企业在产量、质量、品种、价格、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和精工对比的情况,每天给部长和经理送去一份快报,以供决策部门参考。如果本企业哪些方面落后了,就发出紧急信号,大声疾呼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慧眼发现新信息

1985年,美国罐头大王亚默尔偶然从报纸上看到一条极短的新闻,说是墨西哥的牲畜中正在流行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瘟疫。这条仅有百字的短小信息立即引起了亚默尔的高度警惕。他联想到,与墨西哥相邻的美国加州和得州是全美的肉类基地,一旦瘟疫传入这两个州,势必会造成全国肉类供应紧张,价格上涨。于是,他在证明了这条消息属实之后,当机立断,倾尽其所有资金抢先从加州和得州购进了大量的活畜和牛肉,迅速运存到美国的东部地区。不久,瘟疫果然蔓延到加州和得州等地,政府被迫禁止这些地区的肉类向外销售。此时,亚默尔趁机将事先购进的肉类抛向市场,一下子便赚了900万美元。

公司经营者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努力去发现新的信息,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不断发现新的信息,才能使处于困境中的公司在竞争中扭转局面,使正常发展的公司在竞争中看到潜在的困难和机遇,使处于先进行列的公司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搏击风浪,站稳脚跟。

一个公司在竞争中处于困境,往往并不是因为缺少资金,也不是因为缺少技术力量,而是因为信息不灵,产品不对路。这时公司经营者如果能抓住有用的新信息并付诸实施,将会对处于困境中的公司起到枯木逢春的效果。

怎样才能发现新的信息呢?

(1)要抓住新信息的特点

“新”即“新奇、新鲜、新颖”。新信息就是突破了习惯性思维的新思路,不同凡响的新创意,革命性的新举措等。“猎奇”是一个人从事科学研究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同时“猎奇”也应成为经营者取得新信息的重要手段。新的信息并非俯拾皆是,往往有一个“少”

的特点。不仅出现的时机少,而且信息所表达的事物客观情况也稀少。当然,少不等于无,只要认真去寻找,总是可以发现的。

(2)要善于捕捉刚产生的信息

新的信息往往产生在新事物萌芽之时。新事物刚萌芽,不易察觉,这就要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经营者应该把握时机,及时捕捉到刚刚露出而又大有发展前途的“尖尖角”。

(3)要善于发现新信息产生的“源头”

公司经营者往往对于产生于国内外市场、有关公司的新信息比较关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科技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代,新的信息则经常产生于院校、科研机构、社会“沙龙”等。

信息的“新”与“不新”是相对而言的。从本质上来理解,新的信息应该是那些有生命力、有发展趋势的信息,而不能简单地以时间的先后来划分。此外,信息都具有时效性,即市场信息的价值与提供是否及时有密切关系。如果提供信息的时间被贻误了,那么这种信息就失去了实用价值。公司如果依据这种过时的信息来进行决策,就必然产生失误,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因此,要获取“新”的信息,就必须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做到传递迅速,决策果断。

信息就是无形的资源

信息是经营的命脉和无形的财富。及时获取和开发有用的信息是取得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

—条信息救活一家企业,—条信息使一个穷人变成富翁,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即使你白手起家,缺乏资金、设备、厂房,只要你拥有信息,你照样可以发家致富。

江苏省有个乡镇企业的经营人员,看到报刊上登载美国人爱养狗,北欧人喜欢鸟,意大利人爱养猫的信息后,便想这些国家的鸟笼、狗窝、猫窝之类定会有销路。不久,他又看到一则信息,介绍新西兰等国家用竹篾制作鸟笼,销往北欧国家。这信息进一步证实了他的想法,于是他就利用当地的杞札柳原料加工成风格各异、多姿多彩的狗窝、猫窝、鸟笼,结果在广州交易会上被外商看中,订下了长期订货合同,打开了这些产品的销路。

被称为世界“假发之父”的香港富豪刘文汉,就是靠餐桌上获得的一条信息发迹的。

三十多年前的一天,他在美国的一家饭店吃饭时,和两个美国商人闲聊时获知,戴假发已逐渐成为美国人的一种时尚。他灵机一动,心想生产假发也许会有很大的潜在市场。

他立即着手进行调查,证实这条信息属实。返回香港后,他创办了假发工厂,推出的产品很快占领了美国市场。

信息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却可变为有形的财富。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本,信息是获得利润的源泉。有了信息的指导,在经营中便可“你无我有,你有我变,你变我新,你新我强”,从而使自己应变灵敏,财源广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善用信息

信息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利用得好,可以帮你赚大钱;利用得不好,则可能让你倾家荡产。而对信息的利用正确与否,则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美国商业奇才哈默就是一个善于利用信息赚大钱的高手。

被誉为超级企业家的阿曼德·哈默,在19世纪20年代初就打破地域界限,靠捕捉和利用市场信息,获得了在原苏联进行铅笔制造业的投资机会,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铅笔生产企业。

在一次到苏联的旅游观光中,哈默走进一家文具店,想买一支铅笔,竟发现同样的铅笔在美国只售两三美分,在苏联却卖到26美分。这一消息促使他对当时苏联铅笔制造业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当时苏联只有一家铅笔厂,产量很少,质量也差。他认为,苏联有1亿多人,同时政府又在号召学习文化,铅笔在苏联的需求量一定会很大。于是他向苏联政府提出建设铅笔厂。当他被获准在苏联生产铅笔后,立即乘火车赶往德国。当时,纽伦堡的法伯铅笔公司正垄断着世界的铅笔生产,并采取种种措施防止制铅笔秘方被盗。于是,哈默找到该厂的铅笔技师乔治·拜耳,以超过原年薪5倍的工资聘请乔治·拜耳为技师,并答应给他分取红利。随后,由拜耳组织一批技术骨干,生产设备和原料,以度假的名义,使这些技师及其家属巧妙地离开纽伦堡,先到芬兰,后奔赴莫斯科,又将设备和原料偷运到这里。与此同时,在哈默去纽伦堡之前就已派专人在莫斯科选厂址、建厂房,机器一到马上生产。当第一批哈默铅笔投放市场后,便以质优价廉受到当地消费者的喜爱,产品供不应求。第一年的产值就达到了250万美元,超过原计划的1.5倍,第二年达到了400万美元,到1962年,铅笔年产量更是高达1亿支。

1931年,富兰克林·罗斯福虽尚未成为美国总统,但他已有问鼎这个宝座的强劲势头。罗斯福为了竞选总统,提出了解决美国经济危机的“新政”。这个“新政”虽然博得一些美国人的赞赏,但因罗斯福还未得势,大多数美国人对“新政”是否能成功仍持怀疑态度。哈默向来注意时事和社会动态,他从大量的信息中进行研究分析,认为罗斯福肯定会竞选获胜,“新政”也会随着他登上总统宝座而变成现实。

哈默根据上述分析认为:一旦罗斯福的新政得势,就一定会废除美国1920年公布的禁酒令。具有商业眼光的哈默认为禁酒令的解除必然会出现酒类市场的兴旺,这样也必然导致酒厂需求大量的酒桶。于是,他决定利用这一信息大赚一把。

当时,美国人喜欢的酒主要是啤酒和威士忌,这两类酒的盛放都需要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白橡木制成的酒桶。由于美国1920年颁布了禁酒令,白橡木酒桶早就销声匿迹了。哈默看准这种情况,加上他在苏联住了多年,知道苏联有丰富的白橡木供应。于是,他果断地作出决策,决定在纽约市码头附近设厂生产酒桶,并立即着手向苏联有关单位订购了几船白橡木,很快就开始了酒桶的生产。不久,他又在新泽西州的米尔郭建造了一家现代化的酒桶加工厂,名叫哈默造桶厂。当哈默的酒桶从生产线上不断地运送出来时,美国真的开始废除禁酒令了。这时,被禁止已多年用粮食生产酒的美国酒厂,为了满足人们对酒的大量需求,纷纷恢复啤酒和威士忌酒的生产,各地酒厂当然需要大量的酒桶了。哈默的酒桶如及时雨一般满足了酒厂的需求,赢利非常可观。

为获商机无孔不入

美国著名的“牙膏大王”盖贝曾经获得了一件特别的礼物——鳄鱼标本。盖贝夫人特别喜欢这个新鲜的玩意儿,把它放在盖贝的写字台上作为装饰品。过了几天,盖贝夫人总觉得像是在被人注视着似的,极为别扭,而盖贝也发现他往常极为顺手的生意突然变得不利起来,他最关键的竞争对手似乎了解了很多自己的底细,很多还是公司的最高机密。盖贝公司的反间谍人员对盖贝的房间进行了周密的检查,发现原来在那件鳄鱼标本的眼睛里装有微型电视摄像机,它能通过鳄鱼的眼睛拍摄下房间内对着鳄鱼眼睛的180度范围内的任何事物,并通过无线电发射出去。盖贝公司的商业秘密当然不是鳄鱼给出卖的,而是送鳄鱼给盖贝的那个人——他就是盖贝的对手派出的商业间谍。

由于商业秘密具有的内容和特性能给其拥有者带来经济利益,所以在竞争中,每个企业都存在着获取他人商业秘密的动机和欲望,商业间谍就是因此而产生的。商业秘密分为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两类,包括专有技术、管理方法、客户名单等内容。一个企业的商业秘密如果落到竞争对手的手中,轻则损失一些利润,重则企业破产,永无翻身之日。

当然每个企业都会对自身的商业秘密严加保密,可口可乐就是一例。

可口可乐并未申请过专利保护,这是它的第一项保密措施。这是因为专利法要求申请者公布其专有技术,以防止其他企业利用相同技术,这样申请专利就会暴露可口可乐的秘密,所以一百多年来,可口可乐公司一直没有申请软饮料的专利保护(只申请了粉末生产饮料的专利)。可口可乐99%以上的配料是公开的,它最基本的几种配料是糖、焦糖、磷酸、咖啡因和“失去效能”的古柯叶。但是,其中有一种神秘的配料,让可口可乐的竞争者花费了80多年的时间至今仍无法认清它的庐山真面目,它被称为“7X号货物”。这个秘密配方只存放在乔治亚信托公司的保管库里,连可口可乐公司本身也没有原始记录。

知道配方的人目前只有三个,而且每个人只知道不相同的一部分——只能凭记忆进行工作,如果他们忘了配方,必须到乔治亚信托公司去查。乔治亚信托公司保管库的安全措施非常严密,要去查配方的人首先必须得到可口可乐公司董事会的批准才能提出申请。申请又必须经信托公司董事会的批准才能生效。保管库的门必须在有监督官员在场的情况下,在指定的时间内开和闭。最绝的是,凡是知道可口可乐配方秘密的人,不能结伴而行,他们必须单个走出办公室,并被严禁乘坐同一辆汽车或者飞机及其他交通工具。这样,可口可乐才得以保住配方秘密,行销全世界并且畅销不衰历时一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