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掌控你人生的命脉玄机:命运
17462200000020

第20章 视野:影响你的境界

在了解命运的格局因素有多么重要之前,我们必须先理解三个基本的概念:

格局——我们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包括小环境和大环境)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变化的认知。

视野——我们所能观察或者认识到的范围,包括对于事物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高度——我们的思维层次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深度。

总体而言,那些格局较小的人,他们的视野就显得狭窄,思维深度和高度的数值都小,结果就是看待问题的层次很低。相反,格局较大的人,他们的视野宽广,能够看得到长远的趋势和走势,思考层次也深。那么,他们不管是做事还是做人,整体格局都是非常出色的,命运力就相对强盛。

不过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对于自己目前的“格局”“视野”和“高度”的认知,有时很难找出一把可以准确进行衡量的尺子或者标准。而且,在多数时候,人们凭借某些常识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

比如——

一个年薪100万的人,他的命运格局就会比一个年薪暂时只有10万的人大吗?不一定。前者可能没几年就失业了,或者只是在一个夕阳产业就职;后者却如旭日东升,辉煌的事业刚刚开始。

一个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的高才生,他的命运视野就会比一个毕业于小城斯托港职业学校的人还要高吗?也不一定。因为10年后可能前者给后者打工。很多学历不高的老板却能洞察行业趋势,抓住机会建立自己的事业帝国,并让那些名牌大学生为自己工作。

一个任职公司CEO的人,他的命运高度就会比自己下面的一个部门经理的还要高吗?看起来经常是这样的,但结果告诉我们也未必,因为很多卓越的企业家都在一些不入流的公司担任过部门主管,然后离职自己创业,并吞并了原来的公司。

…………

诸如此类的对比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既有着强烈的身份和地位的差异感,也充满了与常识判断完全相反的内涵。这是命运对于人类的讽刺,也是体现多数人的短视与浅见的地方。也就是说:人们很难、也不应该依据一个人现在的收入、学历、职务、地位、出身来衡量他的人生格局和命运的高度。

总的来说,格局决定了视野,视野又左右了高度。这三点共同构成了一个人内在的命运能量。看到这些数值的高低,你就能知道一个人在他的生活和工作中可以取得多大的成就,以及他的命运力有多强了。除此之外,其他任何的判断标准都不具有如此强大的决定力!

一个人的视野不同,他眼中看到的景物自然就有所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湛蓝的天空,有的则只看到了天空飘浮着的几块乌云;有的人看到了远处的机遇,有的人则只瞧见了脚下的几个水坑。视野有区别,人们对于事物理解的基础也就不同了,从而就得出了截然相反的判断,命运也就有了巨大的分野。

有的人每天都在“坐井观天”,不认识这个世界,也不想出来见识一下。同时他们还固执地认为自己拥有的就是全部了,还嗤笑别人的愚笨。对于这种人,我们当然不能嘲笑他们的狭隘——因为他们一辈子都好像住在一个井底。这些人的见识或者说眼界就只有那么大了,命运的格局也只有这么一点。

我们要避免自己成为这样的人。自作聪明,自以为是,意识不到天空竟然那么广阔,也没有兴趣跳出来看看。假如有了这样的想法,我认为你的命运就定型了——被局限在了一个阴暗的角落,晒不到早晨的太阳,看不到明天的希望,而且雄性的、奋斗的与激情的力量都将迅速地衰弱下去。

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有这样四个过程:

1.不知道“我不知道”;

2.知道“我不知道”;

3.知道“我知道”;

4.不知道“我知道”。

当一个人一直处在“不知道‘我不知道’”这个状态时,你的任何提升都是不可能的,未来没有什么希望,命运随波逐流,甘居下流。因为此时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可能对此也毫不介意。

但是,假如此时有新的信息传达进来呢?例如有人跟你谈论了一下未来:“别再这么下去了,想想你的家庭、你的事业,为何不做点什么,难道一辈子就这样了吗?”然后他帮助你揭开了井盖,让你爬出了井底,一眼就看到了蔚蓝与广阔的天空。这时,一个微妙的转变就开始了——你将主动地思考对方的观点为何与自己的看法大不相同,为何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精彩,为何过去自己如此愚钝?

于是,你会迅速地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知道我不知道”。这样,就为后面的提升自我打下了基础,也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条件。请注意,命运在此时还有一种可能性:如果你只是把别人的话当作耳旁风,甚至嘲笑他的话,那么你将会停留在之前的阶段,后面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

因此,我们要拓宽自己的视野,优化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高度,从而强化自己的人生格局,从命运的源头就打好基础。这首先要求我们具备开放与包容的心态,对于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不轻易地肯定,也不轻易地否定,要深加探究,再得出最终的答案;我们要勇于尝试和实践新的东西,要让自己拥有强大的好奇心,并使它在自己的体内永驻,不会在千变万化的形势面前保守,甚至退缩。

要从小视角转换到大视角:要让自己从微观到宏观,从低层到高层,拓宽视野,然后思考。我们看事物的视野不同,看到的内容也会不同。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要想对某一件事物有一个深刻与完整的认识,必须离远一点,才能看得清楚。对一个人的命运而言,何尝不是如此?他需要跳出自我束缚,离“自我”远一点,才能真正地看清自己缺少什么,需要什么,应该朝哪个方向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