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掌控你人生的命脉玄机:命运
17462200000030

第30章 多数人输在“看不见机遇”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整个社会经历了四次巨大的转型期,也同时出现了四次大规模的改变了很多人命运的“黄金机遇”:

1.改革开放后,很多人辞去铁饭碗下海经商发了大财,赚到了第一桶金。但当时有人觉得这是不务正业。

2.股票时代,中国人知道了什么叫作股市,逐步了解到了现代金融知识,但很多人觉得这是骗人,不加研究便敬而远之。到现在再后悔当初错过机遇,为时晚矣。

3.互联网时代开启时,只有少数一些先吃螃蟹的人成了今天中国的互联网巨头。那些先在一边观望然后再伺机进入的人,普遍没有取得太高的成就。

4.房地产时代,又是第一批进入者尝到了甜头,成为了这个新型经济模式的弄潮儿。同样,喜欢用批判眼光审视每一种变化的人,仍然没有在新的时代中受益。

这四种新型经济现象或模式刚出现时,多数人都看不见这意味着什么,甚至觉得是一种厄运,对其避而远之。但结果呢?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恰恰相反,第一批的参与者大多都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谁看到机遇的速度快,谁就用最快的速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别人成功后才看到机遇的人,则永远无法取得成功。

不要迷信“万一”

我的调查顾问史坦利说:“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选择那些显而易见的机遇呢?因为他们在这时想到的问题都是‘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他们害怕失败,也迷信万一。这是墨菲定律惹的祸吗?让人们对自己的命运失去掌控的勇气了?但实际上,大部分好机遇都是在人们选择了‘万一’后才彻底丧失的。”

人们为什么不去选择9999/10000的成功概率,而只是去选择那个“1”呢?这正是大部分人无法看清机遇的原因之一。人们的思维习惯——喜欢看见芝麻、忘了西瓜的神经反射模式让他们无法真正地审视机遇的本质,战胜内心的畏惧。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逆向思维地判断机遇:“成功的概率有多大?”而不是忐忑不安地只顾着计算失败的风险,一丁点大的小风险就把你吓得六神无主、仓皇而逃。你应该这样想:“万一”成功了呢?

对,假如我们要迷信“万一”,也应优先考虑“成功的万一”。因为无数的案例告诉我们:先看清机遇的人是成功者,是行业翘楚;后看清机遇的人不过是个“从业者”,是跟随在后面的人。那些始终看不清机遇的人则更惨,他们永远与机遇无缘,只能在旁边看热闹。

你见过看热闹的人拿到过竞赛的冠军吗?当然没有!

准备充分,才能看见机遇

我们对待机遇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在看清它之后,立刻抓住它!思路决定了出路,机遇又决定了未来。思路是什么?就是你对机遇的审视、思考、判断与准备能力。其中,准备能力格外重要,因为机遇会从那些没有准备的人身边悄悄溜走。如果因为准备不足就失去了一次好机会,那你很可能失去了一生的转机。

机会就是这样,从来不会对某一个人格外地青睐,也不会对某一个人格外地吝啬。它是上帝对每一块土壤播撒的种子。每一块土壤就代表着一个人的命运,上帝公平地把同等数量的种子撒到上面,但却不告诉你答案,也不告诉你机遇到来的时机。人们能做的,就是时刻做好准备,迎接机会的到来——在它降临到自己头上之前,就让自己具备抓住机遇的能力。

准备的过程是很漫长的。你不要企图只用几月、几周甚至几天就让自己拥有了获得机遇的本领。这个阶段将是长期和坚实的过程,是你自我蜕变的必经阶段,或许一年,或许五年,也许会更长,贯穿你的一生。

有的人准备了一辈子,也没有等到那一次可以使自己一跃成龙的机遇。这也是正常的,并非命运偏袒了别人,没有眷顾于自己,而是他在等待的过程中错失了太多出击的机会。更大的问题是,他还没有学会判断机遇的技能,不知道外界的哪些变化意味着改变命运的时机。因此,他就只能在等待中慢慢老去!

小结:命运

机遇就是这样,当人们都对它不看好,当你对它还不能确定的时候,它可能是真正的机遇。此时谁的速度快,谁就能实现成功。但当人们确定它就是黄金机遇并且蜂拥而上时,往往已经太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