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的资本市场平淡度日,然而诸多暗涌中最终能翻起巨浪的只有十年磨一板的创业板。其余如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国际板等事件,再次出现在“资本市场未尽之事”列表页首,每年吊着股民们的胃口。
那么2011年还有哪些要点是我们久攻不下但依然要继续进攻的?还有哪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命门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命门一: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围城16年,终于等来一纸总攻令。2009年只剩两个交易日的时候,人们以为创业板是2009年证券界唯一的“新面孔”,一个消息悄然流传在机构之间:股指期货已获国务院批文,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该消息已获得证监会非官方渠道证实。
股指期货的拍板固然令人欣喜,但具体的上市时间表还是未知之数。一句话言之,楼已盖好,配套设施尚缺。
首先,股指期货的推出一般代表着市场步入机构时代。从国外经验来看,股指期货也只能在机构时代的市场中才能发挥对冲风险的作用。
但根据联合证券研究,现在全部机构投资市值占 A 股比重只有 30%,再加上新股上市全流通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治——市场上除了机构还有大小非,两者话语权不相伯仲,A股是不是真的进入机构时代还言之尚早。
命门二:融资融券
股指期货既然已毫无悬念,那么经常同台出镜的融资融券肯定也理所当然地在管理层办公桌上占据一角。
目前,对融资融券具有实质性操作意义的文件要追溯至2006年的7月,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
然而融资融券的格局也就停在了2006年7月这一天,迟迟没有全面开展的消息。融资融券全面开展主要考虑一个因素,就是手里要有钱有票。
以2009年来看,券商业绩普遍翻倍式增长,手中有粮自然心中不慌。几次解禁高峰下来,A股流通股本也急剧扩张,券的来源极度充裕。
专家们认为结合中国股市的特征,融资融券的引入类型将与邻国日本相似,采取集中信用模式。
该模式下,半官方背景的证券金融机构将成为中介机构,统筹整个融资融券流程,但2006年证监会提出设立相关机构的议案后,至今没有进一步的消息。
若融资融券也在 2010 年成功推出,那么资本市场下一个改革焦点也将浮出水面——A股何时迈向“T+0”?
命门三:国际板
热议的起源是2009年3月份开始的一系列文件、讲话、传闻。
其实想想也就明白了,上交所作为中国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眼看着“兄弟”深交所又是中小板又是创业板,新鲜品种遭遇爆炒是肯定的,受企业青睐也是必然的。于是深交所上市费用收得不亦乐乎之余,还能以防范风险为名,频频耍威风玩特停。而自己除了每年捞几个大盘股上市外,一无好处。就连特停这种好歹也能出出气的行为,办起来也是内外掣肘:在内,央字头国企哪能随便就停?在外,大盘股首日上市涨幅越来越小,实际上谁能第一天就把几十亿的盘子搞个天翻地覆?想与深交所比拼“严加监管”也就无从谈起。
其实开国际板等同开了一个新的抽血机。因而2010市场流动资金和货币政策,也就是供血是否支撑用血,是国际板能否推出的关键。
命门四:港股直通车
2007 年,有人说了一句:“港股直通车两年内不会推出。”现在不得不佩服谢大师的高瞻远瞩,2008、2009两年过去了,果然没有推出港股直通车。
在2009年里,港股直通车的讨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设立。前不久特首曾荫权上京述职,专门提到并再次向中央表态:香港将助力人民币的国际化。
这里可以看出,香港西方式的做事风格与内地的中式风格有本质上的不一样,国内一个话题闹得沸沸扬扬十年甚至十几年,一旦获批后突然发现配套设施还没跟上,具体时间表也无从谈起。
而港股直通车的话题被中央压下后,香港不再刻意追求这种表面的批文,而是步步为营地将港股直通车周边事务一一解决。目前已实现香港内地证券公司相互参股、银行汇款直接到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业务,只等港股直通车获批其余就可迅速联动。
命门五:新股改革
一边是解禁高峰(消灭限售股),一边是频发IPO(创造限售股),中国股市又过一秋,大小非这种中国“特产”还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若不从新股发行制度上解决,且不论近期频频出现的破发风云,就是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这些活跃在机构时代的产物,也将深深打上“中国特色”的烙印。
机构历来就有分歧,解决这种分歧本来就给市场添加了不稳定的因素,大小非又来分一杯羹,加上股指期货这个放大器,预计市场的波动将越来越大。
在这方面,2009年证监会已经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但该文件仍然没有提出市场化上市询价制度和新股全流通的解决办法,为2010年留下悬念。
命门六:加息、调高准备金
2009年11月份经济数据中一个较抢眼的变化是CPI由负变正,通胀如期到来,引发加息、调高准备金猜想。
毫无疑问,加息将拉大银行息差,有利银行改善业绩,也将吸引更多热钱进入中国,当然后者是把双刃剑。而债券和银行理财产品将成为加息政策里最无辜的“受害者”,相反信托产品与货币型基金则有一定的投资机会。
命门七:地产调控
一部反映现代人买房困局的电视剧——《蜗居》在牛年接近尾声的时候迅速走红,火热程度直接把广电总局的禁播令蒸发掉。再看看现实中充斥各大媒体头条的地王新闻,也就不难理解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联合五部委在牛尾巴时分,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将开发商拿地首付款比例提高到五成的用意了。
各地方政府更是喜开了锅,这下可以名正言顺地向房地产企业拿钱了,再把营业税一加,这就是个丰年。
一系列政策貌似对房企影响较大,但仔细品味起来,房企也就是筹钱拿地困难了点,资金链紧绷了点,而营业税直接由百姓承担,几乎没房企什么事,于是乎“地照圈,楼照卖,钱照赚”。
命门八:印花税回归双边
利空总是出现在大家感到快乐的时候。各位每天“T+0”的短线操盘手是否感到 2009年快进快出得很惬意?
但国家手里有一种东西可以控制这种惬意程度,那就是印花税。按照设立的初衷,它是用来遏制股市泡沫的。
敏感的股民暗自打了预防针,但市场能否接受是另一个问题。一旦有相关政策推出,利空未消化的状态下,“5·30”一幕重演的几率极大。而至于会否复制“5·30”后走势,以目前的经济环境来看可能性不大。
命门九:经济刺激退出计划
欧美各国早就在讨论关于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问题,但2009年11月底的迪拜危机将各国成功“震住”,加上索罗斯等人的“二次探底”论,短期内各国不敢再轻言退出。
所幸市场上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不大可能出现二次探底,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表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延续到2010年年底,中国退出尚无时间表。
命门十:央企整合
中国经济成也央企,败也央企,2010 央企重组大限将至,根据国资委的计划,年底央企数量将控制在80家至100家左右。于是2009年制造出山西煤炭行业重组,日照钢铁“国进民退”,山东钢铁、国药系、国电系、军工系、五矿系整合等出镜率较高的事件,一年下来央企只剩130个。
现在距离80-100家还需要减少30-50家央企,这也是2010年的央企重组数量。目前重组进度较慢的央企主要集中在石化、水泥、房地产等行业中。
华尔街有个说法:“你如果能在股市熬十年,你应能不断赚到钱;你如果熬了二十年,你的经验将极有借鉴的价值;如果熬了三十年,那么你退休的时候,定然是极其富有的人。”要达到这些成就,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你应当成为一位真正的炒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