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暖口味心理学
17499100000006

第6章 远离愤怒,心平气和地看待一切(1)

找出你的“愤怒源”

愤怒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特别是年轻人,如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他们往往三两句话不对,或为了一点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就大打出手,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其实,愤怒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它本身不是什么问题,但如何表达愤怒则易出问题。有效地表达愤怒会提高我们的自尊感,使我们在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能勇敢地战斗。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适当有效地表达愤怒是很困难的。一般来说,我们要么肆无忌惮、漫无目的地发泄愤怒,要么是把愤怒埋在心底,任它发霉腐烂。暴雨倾盆的愤怒会对别人和自己造成伤害,把我们带离自己原来的目标;而把愤怒强行压制下去也不可取,因为压抑的愤怒不会消失,它会以头痛、抑郁、无缘无故的妒忌等形式表现出来。

性情暴躁的人有如下几种表现:

(1)情绪不稳定。他们往往容易激动。别人的一点友好的表示,他们就会将其视为知己;而话不投机,就会怒不可遏,拳脚相向。

(2)多疑,不信任他人。暴躁的人往往很敏感,对别人无意识的动作,或轻微的失误,都看成是对他们极大的冒犯。

(3)自尊心脆弱,怕被否定,以愤怒作为保护自己的方式。有的人希望和别人交朋友,而别人让他失望,他就给人家强烈的羞辱,以挽回自己的自尊心。可是同时也就失去了和这个人亲近的机会。

(4)不安全感强烈,怕失去。

(5)从小受娇惯,一贯任性,不受约束,随心所欲。

(6)以愤怒作为表达情感的方式。有的人从小接受父母的教育模式就是被打骂,所以他也学会了将拳头作为表达情绪的方式,甚至有时候把愤怒作为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7)将别处受到的挫折和不满情绪发泄在无辜的人身上。

据悉,康乐县某村陈、黄两家邻居,为10平方米的一块晒麦场发生争执,陈将黄家麦子一脚踢开,黄一气之下捡起砖块将陈打得头破血流,因伤势严重,被依法判刑1年半。当问及他犯罪动机时,回答却是惊人地简单:“我咽不下这口气!”

在现实生活中,因不制怒“咽不下这口气”,走上犯罪道路的屡见不鲜。如有的街坊邻居,为一寸地基,一只鸡鸭乃至一句闲话,动辄吵嘴打架,非要争个山高水低不可。俗话说“小事是大事的根”,小不忍则乱大谋,打架斗殴无赢家,往往两败俱伤,给家庭带来不幸,给社会增添不安定因素。居家过日子,邻里之间,瓜藤瓜蔓连连扯扯,少不了结点疙瘩;低头不见抬头见,也难免碰了肩膀踩了脚。这些小事,只要心胸开阔些,彼此谦让谅解,自然烟消雾散。但遗憾的是,一些人心胸狭窄,为鸡毛蒜皮小事斤斤计较,动怒争气,提刀弄杖,打架斗殴,酿成悲剧,后悔晚矣。

马路上因超车的擦撞、抢停车位的怒骂,看不惯上司居功诿过的闷气,上司的迁怒,老师恨学生不成钢的怨气,挂着冰冷微笑、其实正暗自咒骂着你的侍者……生活中、职场上的怒火一点就燃。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研究发现,1/4的上班族经常生气。

你常生气吗?如果生气是你的常客,建议你找出自己的“情绪温度计”,或来一场与怒气的心灵对话,彻底赶走怒气。经常生气就像不断的小感冒,严重影响工作表现。许多专家建议从生理角度来改变生气状态:

首先要闭上嘴,因为盛怒时的舌头像把利剑,容易刺伤人。

接着深呼吸,强迫心跳、血压恢复正常状态。或者离开现场找个安全的环境,动动身体、打球或做体操。

盛怒时,跑去照镜子,看见自己怒气中的样子觉得很滑稽,忍不住扑哧笑出来。

专家还建议使用“情绪温度计”。平时养成记录情绪的习惯,每天分几个时段记录,并写下动怒的原因,这种训练有助于自我察觉、检测怒气。

情绪温度计的刻度设定在0~10分,将一天分为7个段落,例如一早抢停车位失败,还没进办公室就在电梯前和部门经理吵架,决定只给自己2分。

了解自己一天情绪的起伏变化后,接着去找原因,并给自己写一段话。为什么给8分,喔,原来在下午3∶00,听到窗外小鸟吱喳叫,感觉很愉悦。坚持忠实记录,你会发现每天的情绪波动受周遭环境与他人的影响非常大。记录久了,自然培养出很细微的察觉能力,即使生活中很细微的情绪飘过,你也能捕捉到。

建立自己的“情绪温度计”,更能掌握常生气的时段和原因。一旦接近情绪高温期,可以赶紧做准备,警告同事闪远点,免得被无名火烫伤。

除了察觉情绪,找出自己的情绪温度计之外,学习从大架构看人生的挫折,才能真正不起怒气。制服愤怒的重点在于理清愤怒来源,有效表达它。下面的方法会帮助你做到这一点。

1. 认清你想通过愤怒来达到什么目的

不要被愤怒蒙住了眼睛,看看愤怒背后的欲望是什么。如果你希望和别人交朋友,而他(她)让你失望,你就扇人家耳光的话,那么你就永远失去了和他(她)亲近的机会。相反,你可以说出你真正的感觉:“我很重视我们的友谊,但有些事情威胁到了我们的友谊,这让我很失望。让我们谈谈,一起来解决这个矛盾怎么样?”

2. 不要把不满情绪发泄在无辜的人身上

有这样的可能,你之所以对他愤怒,是因为对他发火比较安全?不要把谁当替罪羊,这样没有任何作用,相反会让你的情绪失控,发完火以后你会后悔莫及。如果你成了别人愤怒的目标和牺牲品,问自己:“我一定要接受这个人给我安排的位置吗?我一定要为这种事感到受伤吗?”其他人和你一样也会寻找替罪羊。你可以去做志愿者,但不要做“志愿羊”。即便别人选择了你,也可以避开。不要上钩,不要去打和你没关系、你也赢不到什么的战斗。

3. 找出获得爱和快乐的方法

你的愤怒有些是来自于你的基本需要和欲望不能满足,你感到深深地受伤或无助,你想要生活中有更多的快乐和关爱。愤怒并不排除爱、感激等积极情感。你可以深爱某人,为他(她)感到怒不可遏,但仍然继续爱着他(她)。实际上,愤怒的产生往往是由于爱得太深。人们常说:“爱之深,责之切。”在上述情况下,你需要找出获得爱和快乐的方法,愤怒才会消失。发泄愤怒只会让你更受伤。

4. 不要用愤怒来弥补你的自尊心

愤怒可能是你用来掩饰自己受伤的一种高傲的方式,是你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和自负受到了伤害时的一种自我保护。但是这种方式不能最终解决问题。为了面子而奋斗只会让你时常感到失落,失落又会让你感到愤怒。

5. 自信

真正自信的人是不会为了别人小小的事情就认为伤了自己的自尊心的。很多时候愤怒来自于我们的不自信和不安全感。比如我们常常看到小说中某位小姐在大街上看到一个落魄书生,贫病交加,眼看就要死在街头。小姐十分同情他的遭遇,就想把他接回自己家中照顾。没想此书生不领情,十分愤怒,说自己宁可死也不愿受人恩惠。这其实就是书生的脆弱的自尊心在作祟。

6. 真诚、负责地表达你的愤怒,不要用暴力的方式

暴力只会带来更多的愤怒、伤害和复仇,无论是口头的还是躯体的攻击都不会熄灭怒火。告诉别人是什么让你感到愤怒或受伤害,告诉他们你真正希望他们做的是什么。以不攻击的方式,将不满表达出来,与其说“你错了,你简直离谱”,不如说“我觉得受伤,你的所作所为没有考虑到我的需要”。

愤怒是一次学习的机会。通过了解自己愤怒的来源,你可以把愤怒的能量转化为建设的动力。在平时注意那些让你烦闷的情境,不要让环境影响了你的心情,使你愤怒起来。比如,排队时人潮拥挤,空气恶劣,再加上等候时间长的话,人就容易发怒。这时,乘机放松一下,做做白日梦打发时间,有助于你的心情平和。

你的愤怒指数有多高

上班时间快到而公交车却因交通堵塞停滞不前时,你是否会烦躁不安?工作时计算机突然出现故障导致你的资料全部丢失时,你是否会郁闷不已?生活在现今这个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社会,谁不曾遇到过令人生气甚至怒不可遏的事呢?工作中的挫折、生活中的困难、同事间的摩擦、邻里间的纠纷、被人冤枉、在公共场所被羞辱、家庭不和、夫妻吵架、子女不听话等,都可使人生气、愠怒,甚至暴跳如雷。

怒,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人之七情之一。人与人之间由于性格、修养、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不尽相同,发生某些磨擦或冲突是难免的,愤怒可以被理解。然而若是经常愤怒,或是一触即怒,往往会使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内经》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则伤脏;脏伤、则病起。”研究表明,暴怒能击溃人体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使抵抗力下降。怒气犹如人体中的一枚定时炸弹,随时都可酿成大祸。“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就是这个道理。

发怒会使人远离真理。世界上很少有因为愤怒就使问题获得解决的;相反,愤怒常把事情搞僵了,搞糟了。愤怒时,极而言之,极而行之,没了后退之路,没了回旋余地。本来有理,反而变成了没理;本来小事,结果闹成了大事,甚至不可收拾。过后,悔之晚矣。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曾劝告与人争吵、情绪激动的人:“在开口之前,先把舌头在嘴里转十圈。”愤怒是射向健康的一支利箭,它不一定能伤害你的敌人,却时时会侵蚀你自己的健康。

《孙子兵法·火攻篇》中指出:“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这虽然强调的是临敌制怒,但对生活中的人们同样富有启发。

清朝林则徐官至两广总督,一次,他在处理公务时,盛怒之下把一只茶杯摔得粉碎。当他抬起头,看到自己的座右铭“制怒”二字,意识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立即谢绝了仆人的代劳,自己动手打扫摔碎的茶杯,表示悔过。

与人相处,不分是非曲直、动辄发火,是不文明的表现。易怒之人,应像林则徐那样,潜心修养,注意“制怒”,心平气和,以理服人,不可放纵心头无名之火,像火柴头似的一擦就着。

制怒的最好办法是忍、宽容。自觉的忍,理智的让,不是退缩,不是无能,不是放弃原则,而是一种策略,一种智慧,一种境界。只有洞察世事,心灵清澈,对是非矛盾有清醒认识的人,才会在可能被激怒的时候,做到真正自觉地忍,真正心平气和地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挑战。具有忍的智慧,达到忍的境界,需要修炼,而生活本身,它的正面经验和负面教训,则是这种修炼的燧石。

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反映你的涵养,你的心胸,你的内在力量。

一个不会愤怒的人是庸人,一个只会愤怒的人是蠢人,一个能够控制自己情绪、做到少发怒的人是聪明人。聪明人的聪明之处,是善于运用理智,将情绪引入正确的表现渠道,使自己按理智的原则控制情绪,用理智驾驭情感。以平和的态度来摆事实、讲道理,要比大喊大叫更能让对方心服口服;而宽恕和谅解有时比伤害、侮辱更能震撼人心。只要我们肯下工夫学会制怒的正确方法,他人肯定会对我们的道德、修养以及理智、大度发自内心的佩服。那时,我们自会达到“风平而后浪静,浪静而后水清,水清而后游鱼可数”的境界。

《三国演义》中,魏主封76岁的王朗为军师来战蜀兵。本想“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而退”的王朗,结果却被诸葛亮轻摇三寸之舌活活气死。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在恼恨暴怒之下,口吐鲜血而亡的故事更是人人皆知。

怒往往由气而生,气怒损生是有科学道理的。人之所以会被“气”死,是因为发怒时会出现心跳过速,特别是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往往会因为发怒而引起心律失常,或是发生心肌梗死而导致残疾。

老子曾说过:“世人秉性不相同,万事万物有前行有后随,有缓慢有急躁。有的坚强,有的虚弱,有的安稳,有的危险。圣人只是除去那种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东西。因此,圣人是顺应自然而不妄为的。”而现代心理学教授钱玉芬则告诉我们,情绪谁都有,即使是大人物,生生气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发怒不过是由于外在强烈刺激而引起的一种不良情绪反应,是人身上真正自然的东西。

发怒会破坏人们健全的思维能力,使人难以理智地看待和处理问题。有这样的行为,自然会导致那样的后果。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伟人,都不必为此大惊小怪。

固然,生气的时候摔东西是一种宣泄方式,然而,发泄了之后就会痛快了吗?如果回答是“是”,那么你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欺骗自己。生气的人在他们平静之后往往会为自己的行为而羞愧。惯于发怒的人,大多是灵魂为情感所操纵,打乱了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使精神陷于混乱状态。那些发大脾气、气急败坏的人,他的眉毛竖起来,脸色青紫,浑身打战,就好似着了魔一般,说话语无伦次、是非颠倒,惹得人发笑。如果把他的形象用照相机拍摄下来,事后让他自己看看,他会大吃一惊,羞惭得抱头伏案。

当一个发过怒的人清醒与悔过的时候,他往往难以面对自己。

有一些人受了点窝囊气,又不便表白,他们就气急恼火,用打自己的脸来表示愤怒。愤怒使人失去理智,其结果往往糟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古人为了教导我们,留下了一句三字经:“怒思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