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
我叫欢欢,出生后不久就和很多留守儿童一样,被放在了老家资阳,父母到成都做小生意了。
一直以来,爸爸妈妈的想法就是,只要让孩子不愁吃穿,平时有零花钱,总之,在经济上不让孩子紧张就万事大吉了。所以,我从学走路、说话,到进幼儿园,再到上小学、中学,基本上都没有父母陪伴,一年中,只有暑假寒假两个假期能与父母团聚。
我也曾在初中时抱怨过,人家同学都有爸爸妈妈关心爱护,自己碰到什么事却都是一个人承受。虽然爸爸妈妈听着我的话心里非常愧疚,但他们并没有充分地理解我,还以为女儿渐渐长大了,也会表达自己的不满了,仅此而已。
由于我的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有什么话也不太愿意多说,加上父母不在身边,所以跟他们的交流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父母对我根本就没有多少了解。不过,父母知道我很乖,从不迷恋网吧,也很少花钱,对我还是很放心的。
我还有一个姐姐,今年清明节时,我曾对姐姐说:“我很想离家出走,如果哪一天我离家出走了,千万别觉得奇怪。”可是,这话并没有引起姐姐和父母的足够重视。4月17日,父亲接到我的班主任老师的电话,说我不见了。这时,他们才感觉,事情严重了。
当他们回到老家,在亲戚朋友那里都找个遍以后,爸爸妈妈崩溃了。
其实,我在外边这几天,心里也总惦记着家里人。那天,我在电视里看到爸爸为了找我播出的视频:
“欢欢,你一个人出来玩,爸妈都很担心,爸爸很想陪你一起玩,我们可以住大酒店,吃浙江的海鲜,游杭州的西湖,去看你最想看的东西。
欢欢,爸爸爱你,如果你还想一个人玩,一定要注意安全,有任何事情都可以给爸爸打电话,爸爸会第一时间来保护你。
欢欢,爸妈知道错了,等你回家,我们换个学校,爸爸妈妈都陪在你身边,把我们欠你16年的爱,都补偿回来,绝不再让你一个人孤单,爸爸妈妈很需要你。”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回到家,一头扎进了他们怀里。
有些女孩离家出走,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还在于家庭本身。
有些家庭,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三句话不离学习。人的聪明才智各不相同,有高有低,聪明一些或平庸一些都是很正常的,不宜不切实际地过高要求;发展也有早有晚,有的少年聪慧,有的大器晚成,不宜过于心急;倾向也千差万别,有的善于言辞,有的长于行动,有的思想深远,顺其自然为好。再者,学习不是孩子的全部,他们有朋友、有生活、有爱好,全面的人才是鲜活的人,如果整天唠叨,难免使其厌烦,想离父母远一些。
有的家庭,成员关系不和谐,子女没有温暖和依靠感。和睦的家庭是子女最温暖的港湾,而不和睦的家庭也会成为子女最大的痛。比如,父母不和,经常争吵,孩子夹在中间不知所措,甚至还会成为出气筒;如果是再婚家庭,家庭结构复杂,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易平衡好;父母忽视孩子,管教方式简单、粗暴;父母自身人格偏差等造成亲子关系异常,如酗酒、赌博等。
生活事件的诱发,也会使有些脆弱的同学离家出走。突然遇到应激性的事情,如闯了自己认为的大祸,有些人不敢承担责任,而采取逃避的方法。这往往是因为,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孩子没有培养起坚强的性格和父母对孩子提出了一些不合理要求造成的。比如,父母过早过重地让子女去承担责任,父母没有成为子女的坚强后盾,反而成了子女的施压者。这时候,一旦遇到不能承受的压力而又无所依靠时,孩子只能选择逃避。
有些同学为了证明自己,而采取极端的反抗方式。青少年伴随着生理上的成熟,想独立,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或寻求刺激和冒险,但在父母全权掌控的家庭里,这些想法屡屡遭到否定,为了证明自己,有些人只好离开家庭,幻想着做出一番事业后再荣归故里。这时,如果再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和坏人的引诱,危险是难以预料的。
离家出走有时也会成为青少年对付父母的手段。青春期的孩子可掌握的资源有限,满足自己需求的方法手段单一,当父母觉得孩子的要求不合理而予以拒绝,而我们却坚定地认为自己的要求合理而又没有其他办法时,只好以离家出走相要挟。其实,有时候也不是真的想走,只是有些父母对这种威胁不屑一顾,孩子为了维护自尊,贸然离家出走。
当子女离家出走之后,很多父母会抱怨自己命苦,怎么会摊上这样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其实,孩子之所以会离家出走,在很大程度上与父母家庭教育不力有关。所以说,想要防微杜渐,子女要和父母一起努力,建立并维持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
第一,认真研究家庭人际关系状况。
这包括父母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如果人际关系良好,能与父母沟通的话,你会及时把面临的压力告诉他们。父母把握了你的心态,就能及时进行疏导,预防离家出走。如果家庭人际关系不和谐,这本身对你就是一种压力,或者父母子女之间有隔膜,难以了解情况,难以做到提前预防。这时,你除了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减压工作,还要做父母感情的信使,使他们和谐幸福;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打造坚强的家庭堡垒。
第二,明白出走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对于那些已经出走过或有出走念头的人,要学着认真思考和分析。要明白,出走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让父母心里着急、痛苦。出走是逃避问题、懦弱的表现,有志气、有责任心的孩子应该勇于面对现实,正视各种矛盾和压力,通过与老师、父母、同学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给父母信心,也给自己信心,你有能力处理好自己遇到的麻烦。
第三,适当地给父母提出合理化建议。
家庭教育不当,往往是造成子女出走的直接原因。很多父母自居心理极强,总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对的,是为了孩子好,一贯理直气壮,岂不知正是这种理直气壮带来了子女离家出走的苦果。在这种情况下,你要适当地让父母认识到他们教育方法的不妥之处。建议他们尽快改变这种自居心理,听听专家、老师和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对自己的做法进行一下重新思考。如果父母教育态度、方法改变,会促使你接受他们,接受他们的建议,消除离家出走的隐患。
第四,注意安全并与家人取得联系。
如果你已经离家出走,并处在强烈的负性情绪当中,切莫莽撞行事。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自身安全并与家人取得联系。一个人在外边,吃住是个大事,最好找规范的酒店或可靠的亲戚朋友,切莫轻易相信陌生人。同时,不管说些什么,一定要与家人取得联系,即便是不告诉他们你在哪里,也要适时让家人听到你的声音,让他们放心。要知道,父母为了生计疏忽了对你的感情需要,往往也是很无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