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培养完美女孩的100个细节
17509400000017

第17章 巧妙抑制女孩的攀比心理

妈妈提问:孩子总喜欢和别人攀比,该怎么办?

阳春三月,春花烂漫,草长莺飞,正是学校组织春游的旺季。女儿想要去参加春游,于是我带她去超市里买一些春游带的零食,我让女儿自己挑选食品,但不能超过20元钱。

我和女儿正在挑选零食,正好碰到了女儿的同学冉冉也和妈妈来购物,我们两个大人便在一起闲聊了一会儿,两个孩子也在一旁聊他们的话题。只听冉冉轻声问女儿:“小米,你买多少钱的零食啊?我妈妈让我买50元钱的呢!”女儿不好意思地说:“我妈妈只让我买20元钱的。”没想到冉冉却不屑地说:“20元钱够买什么的呀?你妈妈也真是的。”这时候冉冉的妈妈拉着她去买别的东西了,只见女儿不高兴地对我说:“妈妈,我也要买50元钱的零食,我才不能输给冉冉呢!”

本来20元钱的零食已经够女儿春游用的了,但是女儿因为和同学攀比却提出额外的要求,我该怎么办呢?

专家解答:孩子攀比,主要是心理作用使然

孩子的种种攀比行为,其实是孩子刻意地在智力(学习成绩)、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比较,并期望超越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的反应。

现在,攀比是普遍存在于孩子之间的一种非正常现象。家庭条件、家长的能力以及社会地位、孩子的外貌、学习成绩等都是孩子进行攀比的资本,这种现象往往令家长不知所措。

事实上,孩子攀比成风并非偶然现象,这是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孩子的攀比提供了经济基础,而家长的溺爱又进一步滋生了孩子的攀比之心。随着经济的发展,家长总是在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与同事、朋友比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后。而对于孩子来讲,他们正处于模仿能力比较强的时期,有了家长的支持,孩子就会处处与同学攀比。此外,孩子攀比,也是孩子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孩子希望通过与别人攀比来展现自己的优势,以获得别人的认可。

妈妈要辩证地看待孩子的攀比心理,合理地引导孩子,让攀比行为促进孩子的发展。

为妈妈支招:

第一,妈妈可以把攀比变成女孩前进的动力。

当孩子与别人攀比的时候,如“咱们家的汽车不如×××家的好”“咱们家的房子太小了,不像×××家的大”“我的玩具太少了,没有×××的多”……如果妈妈只是和孩子讲道理,不让孩子攀比,孩子不容易信服,往往并不能达到妈妈期望的教育效果。

因此,当孩子攀比的时候,妈妈要引导孩子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更好的生活与学习条件,巧妙地将攀比转化成孩子前进的动力。

第二,妈妈要鼓励女孩多进行纵向攀比。

我们这里的纵向攀比,其实是让孩子和自己比。每个孩子总有自己的闪光点,孩子往往习惯拿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优势比较,这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让孩子和自己比较,孩子会看到自己的进步:原来不认识的字现在认识了,原来不会做的题目现在会做了。这样孩子就能够看到自 章己点点滴滴的进步,她的自信心也会增强。

由于妈妈工作的调动,倩雪8岁的时候随妈妈来到北京,就读于小学三年级。由于老师和同学都变了,刚开始的时候倩雪并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她总感觉自己在各方面都比不上周围的小朋友。第一次考试的时候倩雪的成绩很不理想,可是妈妈并没有批评她,而是鼓励她要和自己比,只要下次取得进步就是好孩子。第二次考试,倩雪的成绩比第一次有了较大的提高。妈妈仍然鼓励倩雪和自己比较。就这样,倩雪的信心不断地增强,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

第三,女孩爱攀比,妈妈要及时地转移孩子的关注点。

孩子攀比,很常见的现象就是攀比生活条件。当孩子习惯于攀比的时候,正说明孩子的心理有竞争的趋向。妈妈要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及时转移孩子的关注点,引导孩子攀比的内容,有意识地让孩子在学习、能力、良好行为等方面与别人攀比。这样更易于激发孩子的斗志,让孩子发奋努力,勇于超越。时间一长,孩子的关注点自然而然地就会回归到学习上。

第四,妈妈不妨对女孩进行“苦难”教育。

孩子攀比,和孩子的生活环境有关。现在的孩子生活环境比较优越,孩子的要求总能得到满足。妈妈不妨对孩子进行“苦难”教育,让孩子了解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的人们在遭受苦难,使孩子的心灵受到触动,让孩子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

李嫣所在的班上有很多同学经常追求名牌,尤其是穿衣服。妈妈给李嫣买的只是普通的牌子的衣服,李嫣说什么也不肯穿。

正好刚放暑假,于是妈妈带着李嫣到乡下一个贫困山区的亲戚家做客。在那里,房子都是砖瓦的,孩子们的校舍都很简陋,孩子们穿的衣服也都很朴素,没有一个穿名牌的。在那里,李嫣和乡下的小伙伴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回城以后,李嫣再也没有向妈妈提出要穿名牌衣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