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培养完美女孩的100个细节
17509400000046

第46章 女孩就要心灵手巧

妈妈提问:我家女孩动手能力比较差,该怎么办?

女儿7岁了,读小学一年级。女儿爱看书,学习成绩也不错,就是动手能力比较差。在学校的时候,画画、折纸等需要动手的课程女儿都学得比较慢。在家的时候女儿的依赖性也很强,鞋带自己都不会系,穿衣服也穿不好,不是扣错了扣子就是把衣服穿反了……

女儿的动手能力这么差,我该怎么办呢?

专家解答:动手能力关系着女孩智力的发展,妈妈不能忽视

孩子动手能力差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尤其是女孩子。

孩子的动手能力差主要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有些家长过度溺爱孩子,凡事不让孩子动手,剥夺了孩子锻炼其动手能力的机会;也有些家长低估了孩子的自主能力,认为孩子什么都做不好;还有些家长怕耽误孩子的学习,认为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忽视了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

从个人思维能力的发展看,动手活动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脑部的活动。动手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思维的发展,可以促进理解,增强记忆,增加知识趣味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等。因此,多动手是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外,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强自信心、责任心和爱心,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也十分有利。

因此,妈妈应该抓住培养女孩动手能力的关键时期,重视培养女孩的动手能力,教育女孩既要勤于动脑,又要勤于动手。

为妈妈支招:

第一,提高女孩的动手能力,妈妈首先要激发女孩动手的兴趣。

女孩的虚荣心比较强,她们每做一件事,总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表扬。妈妈应该抓住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满足其心理需要。当女孩在动手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时候,妈妈不妨给她一些精神上的“报酬”,比如亲热的拥抱、赞许的微笑或者真诚的夸奖等,这会使女孩产生自豪感,激发女孩动手的兴趣,增加了女孩动手的积极性。

第二,培养女孩的动手能力,妈妈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

想要提高女孩的动手能力,妈妈就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着手,为女孩提供必要的动手机会,随时培养女孩的动手能力。

妈妈要鼓励孩子动手做自己的事情,这不仅可以培养女孩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女孩的自我管理能力。妈妈要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让女孩学会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玩具,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等等。

9岁的亚琪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动手能力也很强。这都是妈妈教育有方的成果。

从亚琪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开始锻炼她。让她自己吃饭,逐渐再到让她自己穿衣服、洗脸、刷牙、整理书包、整理房间。现在亚琪可以自己洗头发,自己洗袜子了。她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亚琪记得自己第一次洗袜子的时候,用了很多肥皂,洗了很长时间,弄得身上、地上全是肥皂沫。最后两只袜子还没有冲洗干净,她就把黏糊糊的袜子晾上了。见到亚琪第一次“洗好”的袜子,妈妈并没有批评她洗得不好,而是对她说:“亚琪这么小就能自己洗袜子了,你真棒!”亚琪很高兴,心里美滋滋的。

第二天,亚琪拿着硬邦邦的袜子问妈妈:“妈妈,你洗的袜子很软,我洗的袜子怎么这么硬呢?”妈妈抚摸着亚琪的头对她说:“这是因为你用的肥皂太多了。肥皂是用来去除袜子上的脏东西的,只要用一点就可以了。”第二次洗袜子,亚琪就洗得很好了。

第三,培养女孩的动手能力,妈妈要因势利导。

有些妈妈见到女孩动手做事的时候,不小心把手割破,把衣服弄脏,把东西弄坏,往往会阻止女孩的活动。这实际上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过度地保护孩子,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对于这种事情,妈妈应该先告诉孩子可能出现的危险及故障,并做好预防措施,再让孩子动手,这样女孩才能顺利地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最终摈弃家长这根“拐杖”,自己行走。

璐怡已经7岁了,正在读小学二年级。以前璐怡什么家务活都不会做,连系鞋带、穿衣服这些属于自己的小事情都要妈妈帮忙。

有一次,学校举行动手能力比赛,璐怡代表小组参加,她抽到的题目是“炒鸡蛋”,可是由于不会做,她在打鸡蛋的环节中就被淘汰了。她不是把鸡蛋磕碎了,蛋清蛋黄流了一地,就是把鸡蛋皮也放进了锅里。结果,别的同学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璐怡的鸡蛋还没有打好,只好放弃比赛。赛后总结,她决心一定要学好这道菜。

回到家,璐怡就让妈妈教她炒鸡蛋。“想要炒鸡蛋,你先要学会打鸡蛋。你要像妈妈这样,把鸡蛋在碗上磕一下,然后两手稍用力掰开鸡蛋壳,再让蛋清和蛋黄自然地流到碗里。”妈妈边示范边对璐怡说。按照妈妈教的方法,璐怡试了几次,终于学会打鸡蛋和炒鸡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