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
17519300000044

第44章 “三北”地区树木“胃口”惊人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不久前在一次会议上透露:防沙治沙不仅能阻止和减缓土地沙化,而且可以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独特的贡献。我国“三北”地区由于大量植树造林,空气质量已经明显改善。

土地荒漠化和气候变暖,是全球最严重的两大生态危机。在我国,沙化土地基本都在北方,其中90%以上在西部地区。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县,程度不同地存在土地沙化现象,总数已经达到890个。全国共有沙化土地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最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各地坚持不懈地进行防沙治沙,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扩大了人类的生存、发展空间。尤其令人惊喜的是,防沙治沙还对改善气候条件、提高空气质量、维护生态安全作出了极为宝贵的贡献。科学研究表明,每生长1立方米的森林,就可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出1.62吨氧气。现在,我国“三北”地区经过多年建设,林木蓄积量已经接近10亿立方米。也就是说,已经吸收了18亿吨的二氧化碳,释放了近16亿吨的氧气。这个巨大贡献,不是通过其他途径就可以轻易获得的。

贾治邦局长说,我国沙区发展森林植被还有巨大潜力。加大防沙治沙力度,可以对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我们要从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的高度认识防沙治沙的重大意义。

(原载2008年3月30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