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
17519300000051

第51章 千山红遍万山绿

一位木匠出身、本不善演唱的农村党员,为了满足群众看戏的强烈愿望,毛遂自荐当了民间职业剧团团长。顶着各种压力,克服各种困难,终于让锣鼓在水乡敲响了。这是不久前来自湖南千山红农场民间职业剧团在北京人民剧场演出的《水乡锣鼓》的情节。这出戏艺术地再现了民间职业剧团诞生和创业的坎坷经历。

早在1979年10月,千山红农场几位退休老艺人就根据群众需求创办了民间职业剧团。当时,农场只给100元开办费,剧团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发展。到了1986年,各种困难蜂拥而至,加上内部管理等方面原因,剧团办不下去了。从剧团初创时就是骨干的文再生、章星林、姚清云,聚到一起彻夜长谈并取得了共识:社会有需要,群众真欢迎,只要管理得好,剧团就能办下去!

三个人东挪西借凑足1万元,买下了剧团原有设备,承包了剧团。这样,仅停了一个月的锣鼓又敲响了!自此后,欢快的锣鼓一直敲到了今天!

13年来,剧团走过了一条崎岖坎坷的艺术道路。

对文艺事业的热爱和对观众的深厚感情,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一些演员演戏,一开始就遭到家里人的强烈反对,但他们始终不动摇。一些年轻女演员结婚了,但仍坚持留在舞台上。剧团长年奔波于水乡山寨,每年至少有10个月在外面跑,根本无法顾家。有些农民演员,既要演戏又要种田,家庭困难则更大。副团长章星林竟因此闹出离婚的家庭悲剧,但他不改初衷:“离了婚我也不后悔,我还要继续干下去!”

这是一个充满朝气、备受欢迎的民间剧团。每到一地,群众为他们送饭、送菜、送木炭,常常放鞭炮迎他们进村,又放鞭炮送他们出村,含泪送了一程又一程。人民鼓舞着他们,给了他们力量。13年来,他们累计演出5000场,观众达200万人次,经济收入超过百万元,现已拥有十几万元固定资产。除工资、福利、设备等开支外,每年还向主管部门上缴8000元管理费,他们也和农场的其他公司一样,成为农场的一个产业。此外,他们还投资办厂,解决了演员的后顾之忧。

(原载1992年10月3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