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17528600000046

第46章 领导心理与行为(6)

(2)屈从压力

团体中存在着社会压力,这种压力迫使人屈从多数人的意见,因为人们都不希望自己被团体拒绝,这可能使人不愿意发表与多数人不一致的意见,人云亦云。

(3)责任模糊

集体决策时,成员共同分担责任,导致成员不像个人决策一样有强烈、明确的责任感。可能会出现决策时七嘴八舌,执行中无人负责或推卸责任的情况。

(4)少数人专制

即使是集体决策,通常也由一些关键人物主持或操纵。如果这少数人能力平庸,同样不能发挥集体决策的真正优势。

3.集体决策的方法

(1)头脑风暴法

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之间心理相互作用,易形成屈从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损害了决策的质量。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人们提出了一系列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法是较为典型的一个。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由美国广告策划人奥斯本(AlexOsborn)在20世纪40年代首先提出。它采用会议的形式,引导每个参加会议的人围绕某个中心议题,广开思路,激发灵感,毫无顾忌地发表独立见解,并在短时间内从与会者中获得大量的观点。

采用头脑风暴法组织群体决策时,要集中有关专家召开专题会议,主持者以明确的方式向所有参与者阐明问题,说明会议的规则,尽力创造融洽轻松的会议气氛。主持者一般不发表意见,以免影响会议的自由气氛,由专家们“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

头脑风暴法提供了一种有效地就特定主题集中注意力与思想进行创造性沟通的方式,无论是对于学术主题探讨或日常事务的解决,都不失为一种可资借鉴的途径。但要注意的是,使用者切不可拘泥于特定的形式,因为头脑风暴法是一种生动灵活的技法,应用这一技法的时候,完全可以并且应该根据与会者的情况以及时间、地点、条件和主题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有所创新。

(2)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意见法,是美国兰德公司的专家们为避免集体讨论存在的屈从于权威或盲目服从多数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决策方法。德尔菲法是一种主观、定性的方法,为消除成员间相互影响,参加的专家可以互不了解,它运用匿名方式反复多次征询意见和进行背靠背的交流,以充分发挥专家们的智慧、知识和经验,最后汇总得出一个能比较反映群体意志的决策结果。

德尔菲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①组成专家小组。按照课题所需要的知识范围,确定专家。专家人数的多少,可根据预测课题的大小和涉及面的宽窄而定,一般不超过20人。

②向所有专家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及有关要求,并附上有关这个问题的所有背景材料,同时请专家提出还需要什么材料。然后,各个专家根据他们所收到的材料,做出书面答复,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判断的。

③将各位专家第一次判断意见汇总,列成图表,进行对比,再分发给各位专家,让专家比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也可以把各位专家的意见加以整理,或请身份更高的其他专家进行评论,然后把这些意见再分送给各位专家,以便他们参考后修改自己的意见。

④再次将所有专家的修改意见收集起来,汇总,然后再分发给各位专家,以便做第二次修改。逐轮收集意见并为专家反馈信息是德尔菲法的主要环节。收集意见和信息反馈一般要经过三四轮,在向专家进行反馈的时候,只给出各种意见,但并不说明发表各种意见的专家的具体姓名。这一过程重复进行,直到每一个专家不再改变自己的意见为止。

⑤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

德尔菲法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能把各位专家意见的分歧点表达出来,集思广益,准确性高。缺点是过程比较复杂,花费时间较长。

(3)名义群体法

名义群体法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人际沟通加以限制,但群体成员是独立思考的。与召开传统会议一样,群体成员都出席会议,但群体成员首先进行个体决策。

名义群体法在问题提出之后,一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①成员集合成一个群体,但在进行任何讨论之前,每个成员独立地写下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②经过一段沉默后,每个成员将自己的想法提交给群体。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向大家说明自己的想法,直到每个人的想法都表达完并记录下来为止(通常记在一张活动挂图或黑板上)。所有的想法都记录下来之前不进行讨论。

③群体开始讨论,以便把每个想法搞清楚,并作出评价。

④每一个群体成员独立地把各种想法排出次序,最后的决策是综合排序最高的想法。

名义群体法的主要优点在是使群体成员正式开会而不限制每个人的独立思考,传统的会议方式往往做不到这一点。

(4)电子会议法

电子会议法是将名义群体法与尖端的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一种集体决策方法。这种方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决策问题通过计算机终端显示给决策参与者,决策者把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打在计算机屏幕上,个人的评论和票数统计都投影在会议室内的屏幕上。电子会议的主要优点是匿名、诚实和快速。电子会议能避免面对面决策中存在的复杂利益关系干扰决策、少数人统治决策现象等,有利于实现决策科学化。

(二)个人决策

个人决策的优点是:职责明确,能有效杜绝互相推诿、不负责任的不良作风;权力集中,因而行动迅速有力;费时较少,降低了决策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效益。

个人决策的不足是:个人的学识、经验、才干、精力和他要处置的复杂问题可能构成鲜明落差;个人权力过分集中可能导致有效监督不够;个人性格的薄弱处可能在关键时刻无法得到有力弥补;个人权重一时可能挫伤下属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民主管理风气不易形成,还可能使阿谀奉承者乘隙迎合等。

个人决策一般适用于以下情况:

(1)面临突发事件或危急情景,需立即采取行动时。

(2)环境动荡,反复磋商,久拖不决,会贻误战机时。

(3)问题清楚,无需数度审慎研究时。

(4)历史事件重现,个人经验和聪明才智可充分应对时。

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在不同场合发挥各自无法替代的作用(见表8-9)。对于一些能用标准过程解决的非结构良好问题,个人决策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不适当地采用集体决策,可能会造成组织资源的浪费。对于一些具有战略性的决策问题,尤其是对组织的活动和人事有极大影响的重要决策,采用集体决策比较好,此时运用个人决策,可能会导致决策的低质量和低创造性,甚至造成较大的失误。具体采用哪种决策方式,应根据实际需要恰当地选择。

生存考验游戏

形式:10人一组

时间:20分钟

材料:列有15件物品的挂图或幻灯片

场地:不限

应用:理解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优缺点

--目的

使学习者认识到:

在决策速度方面,个人决策优于群体决策

在创意方面,群体决策优于个人决策

在解决问题的接受程度方面,群体决策优于个人决策

--程序

向学习者说明:

某年某月的一天下午4点,我们所乘的轮船遇险,船舱进水,被迫停在大西洋中的一个小岛附近,轮船不久便沉入海底,10名乘客幸存下来登上了小岛。

轮船遇险地点距目的地还有十几日路程,乘客们必须想办法获得救援或者自行到达目的地,并在此之前应付各种生存方面遇到的困难。

乘客们在轮船沉没之前找到的物品有:见表8-10(具体物品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但事先一定要制订出唯一的标准答案)。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处长大李任现职已有五年,其业绩在局里颇有口碑。大李为局长老王一手提拔,两人一向关系密切,但最近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征兆。大李私下抱怨老王不给自己留面子,在下级面前对自己呼三喊四,对自己的工作也干预太多;老王则觉得大李翅膀硬了,不像过去那样听话了。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你认为老王应当采取下列哪种领导方式较为合适?()

A.高工作、高关系B.高工作、低关系C.低工作、高关系D.低工作、低关系

2.石家庄一位厂长这样说:“走得正,行得端,领导才有威信,说话才有影响,群众才能信服。”这位厂长在这里强调了领导的影响力来源于()。

A.法定权B.奖赏权C.专家权D.参照权

3.管理方格图中的贫乏型领导是()。

A.关心生产和效率,不关心人B.关心人而不关心工作或生产C.对人和对生产都关心D.对人对工作都不关心

4.情境领导理论认为,随着下属由不成熟到成熟,领导行为的轨迹是()。

A.低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低工作高关系→高工作低关系

B.高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高关系低工作→低工作低关系

C.低工作低关系→高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高关系低工作

D.低工作高关系→低关系高工作→低关系低工作→高工作高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勒温将领导作风区分为()。

A.专制型领导作风B.协商型领导作风C.民主型领导作风D.独立型领导作风E.放任型领导作风

2.菲德勒认为,在工作中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考虑到三个情境因素,即()。

A.职位权力B.工作结构C.个性结构D.环境结构E.上下级关系

3.“路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方式有()。

A.指导型B.支持型C.参与型D.成就导向型E.独裁型

三、判断题

1.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由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

2.管理方格图中的乡村俱乐部型领导主要表现为关心人而不关心工作或生产。()

3.领导者的权威来自强制性影响力。()

4.德尔菲法由美国广告策划人奥斯本(AlexOsborn)在20世纪40年代首先提出。()

四、简答题

1.领导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2.群体决策的优缺点是什么?

3.群体决策的方法有哪些?

4.个体决策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五、案例分析题

王义堂现象

不到两年换一个,换了12任厂长也没摆脱亏损的一家国有企业,却在一个农民手里起死回生。1994年5月,当王义堂接手河南泌阳县水泥厂时,该厂亏损123万元,到年底,王义堂却使该厂盈利70万元。第二年实现利税525万元。第三年在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仍实现利税470万元。

当年水泥厂多年亏损,再任命谁为厂长呢?难!有人说:“让王义堂试试吧!”这提议让大家一愣,他是水泥厂所在地的农民,怎么能当国有企业的厂长呢?可再一琢磨,认为王义堂有本事,他和人合伙开办的多个公司,个个盈利。

县里与王义堂签订了委托经营协议。王义堂交10万元抵押金,企业亏损,抵押金没收;企业盈利,退还抵押金本息,还可按30%的比例得到奖励。

谈起当时厂里的情况,王义堂至今记忆犹新:全厂413名员工,其中行政管理人员113人,厂长一正八副,各自为政。一个科室有五六个人,天天没事干。来三五个客人,是一两桌相陪;来一个客人,也是一两桌相陪,20个月吃掉30多万元。

上任后,王义堂把原来的九个正、副厂长全部免掉,但没有改变原来的规章制度,只是不让原来的制度成为挂在墙上的空口号。他规定,员工犯错误只允许三次,第四次就开除。不过,他到底也没开除一个人,倒是有20多个人主动调走了,因为实行计件工资后,这些人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光拿钱不干活了。于是,企业每小时水泥的产量从过去的五吨左右提高到10多吨。

起初,许多人对王义堂的严格很不满意,但王义堂早上5点钟就上班,一天在厂里呆十几个小时,他的责任心,最终让员工认可了。

针对王义堂现象,一位经济学家评论说,这是一个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个案--厂长个人的道德境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整个企业的生死兴衰。这不是纯经济学所能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目前企业存在亏损的情况下,关注并研究王义堂现象有着特殊的意义。

思考:

1.王义堂现象说明了什么?

2.研究王义堂现象有何现实意义?

六、实训题

重点访问一位组织领导者,了解其职位、管理方式,看看符合哪些领导理论。并试着提出相关的改革建议。

延伸学习

推荐阅读书目

孙时进、颜世富:《管理心理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年版。

孙喜林:《管理心理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汪雪兴:《管理心理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垒:《组织管理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