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初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战争的需要,导弹进入了改进性能、提高质量的全面发展时期。战略弹道导弹采用了较高精度的惯性器件 , 使用了可贮存的自燃液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采用地下井发射和潜艇发射,发展了集束式多弹头和分导式多弹头,大大提高了导弹的性能。巡航导弹采用了惯性制导、惯性—地形匹配制导和电视制导及红外制导等制导技术,采用效率高的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和威力高的小型核弹头,大大提高了巡航导弹的作战能力。战术导弹采用了无线电制导、红外制导、激光制导和惯性制导, 发射方式也发展为车载、机载、舰载等多种,提高了导弹的命中精度、生存能力、机动能力、低空作战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导弹进入了全面更新阶段。为提高战略导弹的生存能力,一些国家着手研究小型单弹头陆基机动战略导弹和大型多弹头铁路机动战略导弹,增大潜地导弹的射程,加强战略巡航导弹的研制。发展应用“高级惯性参考球”制导系统,进一步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研制机动式多弹头。以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为例,从1957年8月21日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枚SS—6洲际弹道导弹以来,世界上一些大国共研制了20多种型号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在此期间,战术导弹的发展出现了大范围更新换代的新局面。其中几种以攻击活动目标为主的导弹,如反舰导弹、反坦克导弹和反飞机导弹,发展更为迅速,约占20世纪70年代以来装备和研制的各类战术导弹的80%以上。
导弹自第二次世界大战问世以来,受到各国普遍重视,得到很快发展。导弹的使用,使战争的突然性和破坏性增大,规模和范围扩大,进程加快,从而改变了过去常规战争的时空观念,给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导弹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集成,它的发展既依赖于科学与工业技术的进步,同时又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因而导弹技术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导弹的发展前景
进入21世纪,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国际形势,新的军事科学理论(包括新的战争理论),新的军事技术与工业技术成就,必将为导弹武器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未来的战场将具有高度立体化(空间化)、信息化、电子化及智能化的特点,新武器也将投入战场。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导弹正向精确制导化、机动化、隐形化、智能化、微电子化的更高层次发展。
战略导弹中的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趋势是:采用车载机动(公路和铁路)发射,以提高生存能力;加固固定发射提井,以提高抗核打击能力;提高命中精度,以直接摧毁坚固的点目标;采用高性能的推进剂和先进的复合材料,以提高“推进结构”水平;寻求反拦截对策,并在导弹上采取相应措施。
21世纪初,美、俄两国服役的部分洲际弹道导弹性能得到很大提高。战术导弹的发展趋势是:采用精确制导技术,提高命中精度并减少附带伤害;携带多种弹头,包括核弹头、多种常规弹头(如子母弹头等)和特种弹头(如石墨弹头),提高作战灵活性和杀伤效果;既能攻击固定目标也能攻击活动目标;提高机动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采用微电子技术,电路功能集成化,小型化,提高可靠性;采用新型发动机以提高导弹的机动性和打击的突然性;实现导弹武器系统的系列化、模块化、标准化;简化发射设备,实现侦察、指挥、通信、发射控制、数据处理一体化。
到今天,导弹还在不断地改进研发,性能更加稳定,打击精确度更高,导弹已逐步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角。
潘多拉的盒子——原子弹
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二战的结束。众所周知,原子弹的威力惊人,极具破坏力,这种恐怖武器的研制成功改变了人类战争。
原子弹就像希腊神话中“潘多拉的盒子”,人类开启了它,后果只能人类自己来承受。
原子弹的问世
原子弹的出现是众多科学家努力工作的结果,他们研制原子弹的初衷是遏制德国法西斯对世界的伤害,可结果却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原子弹的威力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这些科学家强烈呼吁不要将原子弹用于战争。但是出于自身国防安全的需要,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掌握着原子弹的研制技术,有可能造成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美国是最先研制并使用原子弹的国家,原子弹在美国的研制的成功得益于当时美国政府的大力投入和一大批优秀科学家的辛勤劳动。
1939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丹麦伟大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波尔获悉德国科学家正在研制原子弹,并企图用于战争。不久,波尔前往美国,将这一信息告诉了流亡美国的著名科学家费米和司济拉德,建议美国立即研制这一新型武器。
3月17日,费米前往华盛顿游说,以失败而告终。7月,一些流落美国的科学家一致认为必须直接说服白宫首脑。为此,司济拉德等前往普林斯顿大学,说服已在美定居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请他写信劝告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在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
8月2日,爱因斯坦给总统写了一封信。罗斯福总统在仔细研究之后,随即下令成立原子能研究委员会。开始,由于经费缺乏,进程十分缓慢。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珍珠港的耻辱,使美国上下,尤其是国会和总统懂得集中力量研究原子弹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从1942年8月13日起,在纽约以东的曼哈顿地区建立了一个研究机构,并把原子弹的研制计划命名为“曼哈顿工程”,列为国家“绝密”项目。
1942年12月2日,在芝加哥大学斯塔格运动场的看台下面,由费米领导建成了历史上的第一座铀—石墨反应堆。由于这个装置像堆一样,又为了保密,故把它叫“堆”,并沿用至今。当天下午3时 36分,裂变反应开始,链式反应持续28分钟,从这个实验堆中制造出了0.5克钚,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人工控制的核反应,为原子弹的制成提供了可靠基础。经过不断的试验、研究,到1945年7月终于制出三枚原子弹,并在新墨西哥州阿拉默果尔多空军基地的沙漠进行了一次试验。
7月16日,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开始起爆。爆炸的巨响在160千米以外都可听到,高大的蘑菇云上升到10 668米高空。其爆炸的威力让在场的每一个人不寒而栗。
原子弹的处女战
美国不惜血本制成了原子弹,当然要派上用场。军方找到了必须迅速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三个理由:
一是减少伤亡。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通过比较此前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冲绳岛与日军作战的损失情况,得出的结论是:对日军本土作战,将损失20万人左右,甚至可能多达100万人。战争已接近后期,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美军的伤亡,是美国最关注的问题。所以,包括杜鲁门在内的美国高官更愿意使用原子弹。
二是对日本施以强大的心理压力。美国通过截获的密码电报得知日本打算拖延时间,以争取有条件的投降。向广岛和长崎这样人口密集的城市进行核打击,美国希望达到的主要目的是心理震慑,让日本彻底放弃抵抗的念头。
三是威慑苏联和其他国家。杜鲁门急于想赶在苏联参战之前使用原子弹,是为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以便日后在解决东亚问题时掌握发言权。杜鲁门认为,使用原子弹就可以完全独立地结束远东战争,不需要依靠苏联。
1945年7月30日,杜鲁门总统发布命令:鉴于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无条件投降,美军可在8月3日以后,在天气许可的条件下,立即在日本的广岛、小仓、新和长崎四城市中选择一个目标,投掷特种炸弹。
1945年8月6日,一架美军B-29轰炸机在日本广岛市上空投下第一枚原子弹。这枚原子弹代号为“小男孩”,长3.2米,核当量为2.2万吨,在空中550米处爆炸。在闪光、声波和蘑菇状烟云之后,火海和浓烟笼罩了全城,在方圆14平方千米内有6万幢房屋被摧毁,广岛30万居民中有将近一半死亡。
美军投掷的第一颗原子弹并未使疯狂的日本法西斯分子有所警醒。他们依然负隅顽抗。于是美军准备空投第二颗原子弹,对日本再次进行核轰炸。按美军的计划下一个目标应是小仓。小仓位于九州东北海岸,是日本重要的工业城市,生产一些武器装备。
8月9日凌晨3时49分许,509轰炸大队的飞行员斯威尼驾驶着一架B-29轰炸机,从提尼安岛机场腾空而起。这架飞机不是一般的轰炸机,弹舱里进行了特殊的改装,里面装有一枚原子弹。该原子弹长3.25米,直径1.52米,其外形短粗,名字叫做“胖子”,核材料为铀235,核当量为1.35万吨,本身重达5吨。
B-29经过一段时间海上飞行,很快到达小仓空域。然而,这儿的天气很糟糕,云罩雾绕,把小仓紧紧地裹在里面,让人看不清小仓的面目。飞行员一次又一次的努力都没能寻到投弹的目视目标,只好驾机飞向另一个目标——长崎。
1945年8月9日,长崎市民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场灾难从天而降。随着巨大蘑菇云的升起,长崎约有10万市民死伤,还有许多市民被辐射后患上各种疾病。
两次原子弹爆炸共造成数10万日本人伤亡。美军在日本投下大量传单,称如日本再不投降,将会遭到成千上万颗原子弹的轰炸,直至彻底毁灭!随后,8月10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终于颁诏,宣布投降。
纳粹原子弹计划夭折的原因
1939年4月24日,德国汉堡大学教授保尔·哈代克在给最高统帅部的致函中提醒军事当局说:“核物理研究的新进展为制造一种破坏力大于常规炸弹许多等级的爆炸物开辟了可能。”并告诫道:“第一个使用核物理成就的国家,定将取得对别国的绝对优势。”这封信引起了德国军政领导的注意,也勾起了纳粹对这种威力惊人的新武器的兴趣。战争爆发后,纳粹当局立即开始了对原子弹的研究。
1939年9月26日,德国军备规划局在柏林组织成立了由高级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贝格、奥托·哈恩为首的核研究机构——铀协会。正式将“铀规划”纳入军事科研轨道。在军方领导下,海森贝格等人开始进行一系列紧张的研究工作。当时,纳粹拥有进行原子研究所需要的财力和物力资源。德国在冶金、机械、电力方面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而化学工业甚至超过美国。1940年5月,挪威和比利时相继沦陷。德国人控制了欧洲唯一以工业规模生产重水的挪威维莫克工厂,并攫取了比利时矿业联盟公司库存内几乎占当时世界铀库存量一半的1200吨精选铀矿石。因而,德国在核研究方面具备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况且,“铀规划”在行政方面的发展超过了英美法的同类规划。直到1941年10月,英国才成立了代号为“合金管”的原子弹研制机构,1942年8月13日,经过一阵怀疑和犹豫之后,罗斯福总统遂秘密下令执行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仅一年多的时间,“铀规划”的参加者们率先完成了建造以铀和重水为原料的原子反应堆所必需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并预言铀238在核反应堆中将转变为一种可用于核爆炸物的后来称之为钚的新元素。1940年12月,德国第一个研究性原子反应堆建成,同时掌握了金属铀的生产技术。到1941年下半年,“铀规划”初期阶段的工作基本结束,就只差从实验研究转向工业生产一步了。
可以看出,德国在研究原子弹的这场比赛中属于起跑领先的,但是为什么后来会逐渐落后,输掉了这场原子弹比赛呢?历史学家们推断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1941年的冬天,德军考察了原子弹的开发前景,并得出结论,认为目标太过艰难,不值得耗费一笔巨大的投资。因此,德国的所谓“核计划”是分散进行的,涉及大约50到100名的科学家,散布在全国各地,不同的研究小组之间常容易出现意见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