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现代口腔正畸治疗学
17544300000011

第11章 口腔正畸学基础(5)

高加索人种的颅面结构常用作与其他人种的对照,同时在对比中显示其特点。对北美黑儿童(12~16岁)研究认为黑人儿童骨型轮廓与白种人相似,主要由于牙齿前突及软组织厚度比白种人大造成前突的面型。而黑人成人上下颌骨前突,上下切牙唇倾。面中部高度小,面下高度大,上下唇高、唇厚,额厚大于白人;鼻唇角及唇一喉角小于白人。非洲黑人与白种人相比具有中等程度的上颌前突,下颌平面角较大,上下中切牙角较锐;在非洲与美洲黑人的比较中,非洲黑人表现出更大的下颌平面角及下切牙更直立的特点。

蒙古人种颅面形态结构的研究中,日本人与白种人相比,显示下颌后缩,上下切牙唇牙齿及软组织轮廓前突,下颌骨生长型为垂直型,面宽较白种人大,朝鲜人与白种人相比骨骼型相似,但上下切牙唇倾前突,上下唇均在E线的前方,额后缩,鼻高小。

对于拉丁美洲人群颅面结构的研究也有报告。拉丁美洲原先的主人是印第安人,殖民地化以后,印第安人与白种人产生了人种混合,形成如今混血人种为主体的人群特点,以墨西哥人为代表。墨西哥儿童与北美白人儿童比较,具有前突的骨型,上下切牙唇倾;成年墨西哥男性骨型与白种人接近,女性有中度上颌前突;男女均具有切牙前突的特点,且软组织侧貌较突。

3、中国人颅面特征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 与白种人相比,中国人呈相对前突的面部侧貌。其机制来源为:①软组织。鼻尖圆钝,鼻高小,唇部突出,鼻唇角偏小。②牙弓突度大。上下中切牙唇倾。③在硬组织轮廓的比较中,观点存在一定分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人与白种人相比,具有下颌后缩的II类骨型,下颌平面角较大。而有人认为中国人(海外成人)硬组织轮廓比美国白人后缩,在上颌尤明显,以上切牙前突为代偿使面下1/3呈突面型。对面高的比较分析中,成年人前上面高/全面高在43%~45%,并在不同种群中保持稳定。对北京与上海儿童的研究显示面高比与白种人无显著差异。中、日两国人群软、硬组织结构基本相似;王兴美貌人群资料比较认为日本人下唇位置较中国人靠前,额唇沟深度及颏突度不足,给人以颏后缩的感觉。彭适生将上海人与朝鲜人相比,认为朝鲜男性上中切牙较前倾,颌平面,下颌平面较陡,而女性除上中切牙略前倾外,与中国人类似。

正常颌中国人颅面结构中也存在着一定幅度的变异,如北京地区16岁青少年数据与哈尔滨、上海比较显示北京市儿童面型较哈市为凸,上海市儿童又较北京市儿童突。武汉地区青少年数据与京、沪、成都、广州等地比较,发现其骨骼侧貌轮廓较北京人群前突与南方人群相似,而上下牙弓突度则与北京人群近似,显示一种从北到南过渡的表征;南方人群比北方人群更明显地表现出突面型的特征,这应该与其混有南亚人种成分有关。对少数民族研究表明,蒙古族的上下颌长度、面中高度、颅底长度大于汉族,下切牙较直立;回族人的A点、B点及额点靠后,切牙直立;藏族人与汉族人相比上颌靠后,下颌向上、前旋转,骨面型较直,男性软组织侧貌与汉族相似,女性偏直;鼻尖较尖锐。

十一、 口腔正畸学中的审美艺术

应当指出口腔美容医学颌域中的诸多事物同客观世界中其他事物一样,有其自身的本质确定性,然而其内部之间又是相互联系、渗透不可能有准确的界限。同人体其他方面的美容医学一样,口腔美容医学是一门以人体形式美理论为指导,直接采用医学手段来维护、修复和塑造人体的形态美,以增进形态美感为目的的医学学科。它不仅涉及医学技术与艺术性,也具有人文学科的科学性。它创造的形象是否具有美感,是人们对形象进行审美鉴赏后得出的结论。鉴赏者需要通过感受、体验、领悟从而获得由浅人深,情理结合的审美把握。这一过程绝非1+1=2的数学定律,而是依赖于鉴赏者本身背景的艺术审美过程。

口腔美医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当医生为患者进行牙齿美容修复、除皱、去痣、隆鼻、正畸矫治时,在设计上尽管有章可循,如“黄金分割律”的应用,美貌人群面部结构比例测量等,但作为参考不能将其绝对化。另外还存在着统计学标准,观察测量误差等,加之医生要考虑每个求医者的面部整体形态结构的统一和谐,以及求医者的特别要求等等。因此说这一思维过程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模糊思维逻辑基础上的。但这并不贬低各种规律的科学性和重要意义。只是说明不能将其绝对化。如做上下突后推手术时,先在模型上进行先期的初步设计制作,但在实践中还要依赖于患者面部各器官的比例、条件,用整体和谐的观点指导工作。由于医生和患者各自生活经历、环境的不同,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也不同,表现的心理状态不一致。因此,美容临床工作中,任何一方的观点均不能强加于另一方。向患者讲明美容工作的客观性,听取患者对美容的认识、期望与建议,这样既能达到美容工作的高质量、高水平,又能使医患之间得到共识,去除人为障碍,使口腔美容医学向着高水平、深层次发展。

§§§第二节 建立良好颌关系的措施

错颌畸形的矫治标准是达到理想正常颌或个别正常颌,确立良好的_关系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正畸医师在矫治过程中始终追求的目标。颌关系的改善依赖于两个位置的调整:即颌位的调整和牙位的调整,两者若以能有效地结合,将促进良好颌关系的建立。而实现颌位和牙位的调整,将依赖于三大要素,即矫治方案的确定、矫治器以及矫治力系统的选择、控制牙移动的能力。

一、矫治方案的确定

在对错相畸形进行正确的诊断基础上,应该自问以下几个问题。

1、能否进行颌位的调整

颌位的调整可以有效地改善颌关系,减小牙齿移动的范围,筒化治疗,在颌关系的调整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颌位调整的程度不同直接左右着矫治方案的确定,如是否拔牙以及拔牙位的选择。颌位的调整依赖于:①颌骨生长的能力。②矫治器的选择。③患者是否作。

(1)颌骨生长的能力。颌骨生长与颌位的调整密切相关,这需要正畸医师根据遗传病 史以及骨龄、牙龄、牙颌关系、身高、性别等生长发育指标来评估患者的颌骨生长能力。处于生长期的II类错颌,下颌的自然生长将有助于颌位的调整;而III类病例中下颌的自然生长不利于颌位的调整。

(2)矫治器的选择。仅凭颌骨的自然生长往往不足以改善颌位,矫治器对颌骨的生长可以起到引导、促进或抑制的作用,甚至可以开发颌骨生长的潜能。使用何种矫治器将在后文中详细说明。

(3)患者是否合作。绝大多数调节颌骨生长的矫治器均为可摘矫治器,因此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将是矫治是否成功的必备条件。

2、拔牙矫治还是非拔牙矫治 拔牙矫治中的拔牙间隙除了用来解除拥挤、减小前牙突度外,改善后牙的颌关系也是不容忽视的。正畸医师希望利用拔牙间隙、通过牙的移位来建立尖牙、双尖牙和磨牙的尖窝嵌合关系,于是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拔牙选择。

拔牙矫治中,利用牙齿的移动来改善粬关系无疑是主要手段,但在具体拨除哪一个牙的判断时,要考虑到生长因素。

在非拔牙矫治(不包括智齿)中,牙齿的移动范围相对有限(散在间隙者除外),颌关系的改善更多依赖于颌位的调整。但颌位调整疗效的不确定性,使正畸医师感到不拔牙矫治中颌关系的改善要难于拔牙矫治。近年来,随着矫治思想的多样化、矫治材料性能的提高和矫治力系统的丰富,不拔牙矫治中牙齿移动的空间得到扩展。如:①Alexander矫治技术中,通过矫形力的作用,使上牙弓整体后移;以及下颌第一磨牙使用-6°轴倾度的托槽、下切牙使用-5°转矩的托槽,在初始弓丝即为较大尺寸的方丝(麻花方丝)的情况下,下颌第一磨牙牙冠向远中倾斜,下切牙牙根向唇侧移动,为下牙列排齐提供了额外间隙。②多种形式推磨牙向后的装置。③多曲方丝弓技术中多种形式的螺旋推簧的运用以及多曲方丝弓自身有效控制牙齿的能力。

二、矫治器以及矫治力系统的选择

1、颌位的调整 颌骨具有自然的生长能力是颌位得以调整的先决条件,这对II类错颌尤为重要。换句话说,替牙期是领位调整得以实现的关键阶段。通过以下几种矫治器、矫治方法或其中的组合可以进行颌位的调整。

(1)功能性矫治器。功能性矫治器的矫治原理是使下颌在一个新位置建颌,即改变髁突位置,寄希望于口周肌群在此新位置上重新建立动力平衡,达到颌位调整的目的。具体说,对于以下颌后缩为主的II类错颌,通过咬合重建,使髁状突前移到关节窝中央甚至更靠前些,并保持此位置,以期后牙建颌,口周肌群重新动力平衡,达到促进下颌发育的目的。针对非骨性因素所致III类错颌,通过咬合重建使下颌位置后移,使髁状突位于关节窝中央,并保持此位置,再适当调整上切牙的前后向位置,以期后牙建颌,恢复咀嚼功能。功能性矫治器在主动性地改善下颌位置方面无疑优于其他矫治器和矫治方法,但单一的功能性矫正器在三维方向上控制牙弓、牙齿的能力有限,尤其是矢状向和垂直向,因此其适应证较局限。此外,患者对颌位调整后的适应能力的差异,也决定了其疗效的不确定性。

(2)功能性矫治器+口外力。在以下颌后缩为主的II类错牙撕治中,Actwator结合口外弓高位牵引,在改变下颌颌位的同时,利用口外的机械力主动地抑制上牙弓、上颌骨向前发育,并在垂直向控制上下牙弓的高度,这种使下颌骨产生逆时针旋转的力无疑为高角型II类错颌病例提供了一条改善颌位、控制垂直向高度的途径,但不足的是依然无法解决Activator等功能性矫治器所致的下切牙唇倾。

(3)固定矫治器+口外力。Alexander矫治技术在II类错颌矫治中,通常为上牙先粘接托槽和磨牙带环,在常规整平和排齐后,在弓丝位于上颌第一磨牙带环颊面管近中1~2mm处做Ω曲,将上颌第一磨牙带环牵引钩与Ω曲结扎紧,使上牙弓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口外弓施以向后矫形力,通过上颌第一磨牙传递到上牙弓的每一个牙上,使整个上牙弓向远中移动,从而达到抑制上颌向前发育的目的。同时,上牙弓远中移动的趋势,将改变固有的后牙特关系,患者在功能运动中为寻找原来的咬合关系,下颌会反应性地向前移位,从而达到颌位的调整,并间接促进了下颌的发育。Alexander医师认为:对一个处于生长旺盛期的病例,在患者良好合作基础上,使用这一技术可以将ANB角减小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