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国亮剑转
17545500000014

第14章 大唐(3)

攻克霍邑后的下一个目标是河东城。镇守河东城的屈突通可不像宋老生那么傻。他久经战阵,老谋深算,不肯轻易出战,固守河东坚城。李渊无可奈何,只好绕道而行,命令军队沿河北进,自梁山(陕西韩城)、龙门(山西河津)分别渡河。同时,还留下了部分军士在河东城下与屈突通相持,以免他背后袭击。

李渊的义军绕过了河东城,一路顺利,进入了关中。在攻克长安之前,李渊命令李建成、刘文静入据永丰仓(陕西华阴),扼守潼关;又令李世民沿渭水急行军,直扑长安都城。这时,李渊的堂弟李神通、其女儿女婿(柴绍夫妇)等人纷纷率兵赶到。

自此后,义军势不可挡,迅速攻破了长安。温大雅在《大唐创业起居注》中写道:“帝乃遣二公率所统兵,依城外部分,封府库,收图籍,禁掳掠……一依汉初入关故事”李渊不愧是有教养的贵族出生,懂得仿效当年汉高祖刘邦入关“约法三章”,在长安百姓心中忽地增加了印象分,不把他当作一般叛贼对待了。大事已定,似乎可以坐享胜利果实了。但是,李渊却以退为进,暂时拥立少年代王杨侑为帝,改大业年号为义宁元年(617年),“仍遥尊后主(杨广)为太上皇”,做足了“仁义”的表面宣传功夫。至于李渊自己呢,就以杨侑名义任为“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并进封唐王。他倡言“废昏立明”,扛着拥隋的旗号,欲行挟天子令诸侯之故事,达代隋之目的,将“弑逆”的罪名留给他人,而把自己竭力塑造成“应天顺民”的新主形象。这些,均体现他因势借力、以屈求伸、发展壮大自己、成就大业的思想,较当时群雄过早地争相称帝高出一筹。

公元618元4月,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弑。隋炀帝一死,李渊大喜。他虽然在隋炀帝哀悼会上,超出一般人理解范畴地痛哭流涕了一番,在背后却指使谋臣胁迫年幼的杨侑“禅让”帝位。杨侑不过是一名待宰的羔羊,连生死都捏在李渊手里,又怎么有能力保住帝位?

义宁二年(618年)五月二十日甲子,李渊在太极殿正式登基,因为其封爵为唐王,故改国号为“唐”,仍然定都长安。隋少帝杨侑逊位后,被封为酅国公,一年内就“因病而崩”,谥为恭帝。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终于连自己的性命也未能保住!

3.群雄逐鹿,喋血亲兄

李渊建国之后,按照常例自然是论功行赏,立李建成为皇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其余曾经在求得正果前的群臣也得以鸡犬升天,当上了大唐的官儿。

但是,分功自然有厚有薄,世间没有绝对的公平。李渊的分赏没有得到所有人的内心认可,其中,最感不平的就是他的二儿子秦王李世民。李渊能当上皇帝,李世民功不可没,想当初,他曾与裴寂精心策划了“晋阳宫逼反”计,让自己老子至少从口头上同意了造反。划时代的第一步,可是李世民先迈出去的。而且,在攻打长安的战争中,李世民也出力不少。

儿子们对于皇位的觊觎,熟读史书的李渊也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一切都在背地里没有明证,李渊也不能说破了,只能找机会训导自己的儿子说:“皇帝这个位子,可不是谁想坐就可以坐,也不是谁想坐就可以坐稳的。特别是创业之君,更是如此。从来没有无功而可以得帝王者。我生自公宫,长于贵戚,后来典长州郡,从来都是衣食无忧,笙歌晏乐。过的都是欢娱的日子,饥寒的滋味、下贱的劳役,都是听见而从来没有亲历过;艰难险阻是怎么回事,也都是耳闻而已。”(《正说唐朝二十一帝》)意思是你们这些孩子不要一天到晚地想着如何当皇帝舒服,皇帝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当的,必须得有大功。

李渊这一番话自然是说得在理。建唐前,李世民的功绩并不比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突出多少。李世民要想展现出自己的才干和能力,必须要积累更多的战功。梅毅《帝国的正午》中列举出李世民的军功历程:

武德元年底,李世民灭薛举的西秦(今甘肃武威一带);武德二年,河西建立凉国的李轨部下内哄,传首长安;武德三年,李世民打得刘武周逃亡突厥,河东之地归唐;武德四年,李世民所部生擒夏王窦建德,击降龟缩于洛阳坚城的王世充;同年,越郡王李孝恭、李靖等人击灭企图复兴梁朝的萧铣,长江中游大部地区全为唐有;武德五年,李建成、李元吉给予窦建德旧部刘黑闼等人以致命打击,并处死首恶,占领河北;

武德六年,李世民打败山东徐圆朗等人;武德七年,江淮一带最后的割据英雄辅公祐也被俘杀,大唐江山一统。此时,高丽、百济、新罗等小国纷纷来拜,皆被大唐赐封为国王。铁的事实,已经展现在上面的记载之中,在统一大唐的功绩之中,李世民占了一半还多。“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的出场,完全是一次天才的独步,一颗耀眼的星辰划过黑暗的天空,给众人以夺目的光亮。他与亚历山大、奥古斯都、彼得大帝一样,面对当时混沌未分的局面,身手不凡,处事缜密,既雄强又精细,既大气又敏锐,并且有一种天下归心的个人魅力。李世民历经战乱、事变、图治、拓疆,从李氏家族的影子下突围而出,感召天下,一步步达到他所渴望的基业的峰巅。”(《天马嘶云--新旧唐书随笔》)这样一颗耀眼的星辰,怎么可以因为身为次子就丧失了当千古一帝的资格呢?历史不同意,百姓不同意,李世民的谋臣不同意,连李世民自己也决不同意。但是,谁让李建成是老大呢?先出生就那么容易得好处,名义上的太子就是太子,虽然军功不及,但李渊认可他作为继任者,他就是继任者。李世民要想越俎代庖,惟一的法子只有“夺嫡”!要想夺嫡,李建成肯定是不同意的,要想让绝无可能同意的李建成同意,惟一的法子就是动用暴力手段。

一句“夺嫡”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见得那么容易。大家都知道“玄武门之变”是非常血腥的,太宗李世民一生英明神武,仁慈宽厚,却偏偏在这件事情上为后人诟病颇多。

一个仁慈宽厚的人仿佛不该做出谋杀亲兄弟的事情,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李世民最终走上了弑兄杀弟的道路呢?

李世民的军功卓著,但李建成也非等闲之辈。他之所以在军功上不及李世民,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因为没有机会。李渊刚建立唐朝时,百废待兴,很多事情忙不过来,李建成这个准皇帝自然要协助自己的父亲处理国事。但当时各地的军事集团还未统一,攘外和安内一样重要,战事的胜败决定着唐王朝的命运。这样重要的事情,论资力、论经验、论谋略,自然是非李世民莫属。

李世民在战场上南征北战,积累了大量的军功,朝廷内外一致颂扬。而李世民自己掌握着兵权,说没有丝毫觊觎皇帝宝座的心思,那便是假话了。身为太子的李建成,看着日益强大的弟弟,自然也会联想到他会危及自己的地位。所以,虽然守在长安,虽然已经身为太子,但是,仍旧是积极营造自己的势力,防备着李世民。

首先,李建成大量招募谋士,折节下士,得到了魏征、王珪等智士的忠心拥戴;其次,接受魏征等人的建议,在山东结交豪杰,结交庆州都督杨文斡和幽州颜王李艺,培植自己的地方势力,同时,还尽力跟朝廷官员搞好关系,和李渊的老哥们儿裴寂打得火热,还取得了另一执政大臣封德彝的支持,从外到内都大力发展个人势力;除了这些准备外,李建成还深明“枕边风”的威力,因他是太子,可以相对自由地出入内宫,所以,便极力巴结李渊的宠妃,并暗示她们在李渊面前说李世民坏话。枕边风的威力果然惊人,渐渐地,李渊对李世民心生隔阂,便不似以前那般信任他了。

李世民在李建成做准备的时候,自然也没有闲着。他哥哥懂枕边风的威力,他也懂,他不能像哥哥那样随便出入后宫,便派自己的老婆长孙皇后带着自己外出征战获得的奇珍异宝去换取李渊嫔妃的支持,努力争取嫔妃们和李渊的原谅,也靠着这一点,李世民没有让李渊对他彻底失望。

在朝廷大臣中,李世民也在寻找支持,他顺利地拉拢了刘文静、陈叔达、萧禹等大臣。李建成在山东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李世民便在洛阳营造自己的支持圈子。

总之,就是你来一招,我也跟着应一招。但是,李建成毕竟是太子,跟随他的人的势力都比李世民强一些。最典型的当属裴寂和刘文静的差别。裴寂和刘文静虽然都是李渊的开国大臣,位高权重,但裴寂是李渊的相好老哥们儿,李渊对他宠爱有加,而刘文静与其相比,自然就显得不那么招李渊待见。尤为重要的是,在李渊开国的有功有能耐的儿子之中,除了李建成和李世民,还有一个李元吉。

李元吉成了二李争夺大唐天下最关键的一步。可以说,谁拉拢了李元吉,谁就能稳稳地做上大唐皇帝的位置。

李元吉也是个聪明人。看当今天下形势,谁更名正言顺该当上皇帝?李建成。谁的能力更强些?李建成。谁更讨自己老子欢心一些,好像还是李建成。如果支持李世民败了呢,自己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如果支持李建成败了呢,再怎么说李建成也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嘛,就算是败了,自己也是走的正道呀。李元吉恐怕万万没有想到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会篡改历史,把自己的“正道”形象改成了“邪道”。

力量对比悬殊。但是,在明面上,兄弟俩还是互相敬爱有加。表面的平静下暗波汹涌。一切都在精心地策划着。

老皇帝李渊这个时候正在忙着对自己一手创建的大唐进行革新。在国家政治制度方面,最初李唐政府基本上是沿用隋朝旧制,并形成了中央以三省六部为主体、地方州县两级区划的行政体制。中书、门下两省负责诏令的起草和审核,尚书省负责以所辖六部衙门落实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不过,在武德年间,担任尚书令的李世民因为长期统兵在外,基本上是以专门为他设置的天策上将府和所领的陕东道行台为实体。“随时署置,务从省便”是这一时期的特色。到武德七年,由于统一战争基本结束,国家体制才以“令”的形式固定下来。

李渊令裴寂、刘文静、殷开山等人在隋《开皇律》的基础上修订律令,即《武德律》,重要的思路就是“尽削大业所用烦峻之法”,废除了隋朝大业年间的酷刑,“务在宽简”。他后来的继承者在修订法律时也基本上是延续了这样的思路。

武德二年二月,初定“租庸调”法,到武德七年又加以完善,规定租赋以外不得横征暴敛;并且继承和发展了隋朝的均田制,受田者纳税,不受田者不纳税。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制式钱币,“轻重大小最为折中,远近便之”,这既表示其统一了货币,而且在货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唐王朝初建时,各地经学家(研究儒书五经的学者)、文章家(专门写宣言、文告,或短篇论文之类的知识分子)、预言家(星相占卜)、艺术家(包括画家、雕刻家),纷纷向首都长安集中。皇帝特别指定一个处所,招待他们之中最杰出的若干人士,以便随时召见。这个处所称翰林院,由年高德劭的一位担任首长,称翰林承旨,其他人士则称翰林学士。以后各色人等陆续淘汰,只剩下文章家,专为皇帝撰写诏书。因为汉字组合运用困难,一个人至少要有二十年以上的刻苦努力,才能胜任。文章家在这方面的特殊能力,很受到皇帝的重视。因之翰林学士往往比其他官员容易升迁到宰相地位,所以当时称翰林学士为”储备宰相“(内相),成为知识分子最羡慕的一种职位。”(柏杨《中国人史纲》)后来,预言大唐女主兴的袁天罡就是翰林院中的一员。

除了修令建制外,李渊还在做着以前的开国皇帝最常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诛杀有功之臣。帮助李渊建立大唐的两大功臣,一个是裴寂,一个是刘文静。裴寂是李渊的知交,在李渊还没有当皇帝之前,就是狎昵的老哥们儿,李渊当了皇帝后,两个人还经常坐在一起闲聊,“入阁则延之卧内,言无不从,呼为裴监而不名。当朝贵戚,亲礼莫与为比。”连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也都无此“殊荣”。对于这个老哥哥,李渊当然是爱护有加,入关后,进封魏国公,赐良田千顷。裴寂也对自己这位老朋友以恩报恩,在李渊受禅的事情上,大大卖了一番力,以至于加冕礼后,李渊马上对这位老朋友说:“使我至此,公之力也。”立拜尚书右仆射,“赐以服玩不可胜计”,每天都派人赐御膳送至裴寂家里。

这样好的待遇,自认功盖裴寂的刘文静却没有享受上,他心中自然不爽了,但不爽归不爽,他不能跳着脚向李渊邀功,便把心中的不满撒在了裴寂身上。

“想当初,帮助皇上擒下王威、高君雅(当时,王威、高君雅大骂李渊意图谋反,是刘文静出场用其无可辩驳的口才压住对方)的是我刘文静;想当初深入突厥虎狼之地,与胡人谈判帮助皇上解决后顾之忧的是我刘文静;想当初与隋师屈突通手下大将桑显和潼关大战得胜的是我刘文静;想当初协助秦王讨伐薛举的是我刘文静,他裴寂凭着跟皇上的关系就可以凌驾于我之上,简直是岂有此理!”意不平,行为上自然就不会恭敬。裴寂也不是个肚量宽厚的人,跟刘文静两人就暗中相争,都想着法子给对方下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