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国亮剑转
17545500000028

第28章 大元(6)

元太宗窝阔台灭金之后,即沿金朝旧制,印造纸币。忽必烈即位后,在中统元年(1260年),又发行两种纸币:一种是中统交钞,以丝为钞本,以两为单位,每二两当银一两;一种是中统元宝钞,简称中统宝钞或中统钞,以金银为钞本,面额自十文至二贯(一千文为一贯)共9种,每一贯当交钞一两,两贯当白银一两。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又发行至元宝钞,简称至元钞,也以金银为钞本,与中统钞并行,面额自五文至二贯共十一种,每一贯当中统钞五贯。

在马可·波罗的记述中,元朝的纸币是用桑树皮作为原料的。之后用水浸泡,把它捣成泥状而后制成纸,这种纸与棉纸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它的颜色黑了一些。纸币的样子,马可·波罗也作了详细的描述。把上述桑皮纸“裁作长方形,其式大小不等”。其上“有不少专任此事之官吏署名盖章”,然后“诸官之长复盖用朱色帝玺,至是纸币取得一种正式价值”。

伴随着纸钞的发行其相关的法令也及时地出台了。法令规定:制造此种纸币之后,用之作一切给付。凡州郡国土及君主所辖之地莫不通行。包括所有军饷皆用此种货币给付,其价如同金钱;法令还规定,对于伪造纸钞者将处以极刑。

在元朝前期,纸币颇有信用,通行全国各地。统一的、稳定的纸币的流通,有利于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当时纸币得以流通的保证,一方面是元朝政府禁止一切金、银、铜钱的流通,也不铸造铜钱,而更主要是钞本比较充实,如中统钞和至元钞皆可兑换金银。

马可·波罗也详细记述了元朝纸币对当时中国经济的影响。每年官府都到各地宣传,个人收藏有金银、珠宝、皮革时,应速到官府去换纸币,价格从优。以后如需用金银珠宝,还可用纸币去官府买,价格仍从优,而且保证供应。这种措施,保证了纸币的信用,通过每年讲,反复讲,使人们自愿去换纸币,人数多到“不可思议”。

1982年,在维修呼和浩特市辽代万部华严经塔(俗称白塔)工程中,考古人员发现元代中统元宝交钞一张。该钞为灰黑色麻桑皮纸,盖朱红大印,面额为“壹拾文”,长16.4厘米、宽9.2厘米。左下方有“中统年、月、日”,“元宝交钞库使副判,印造库使副判”签押。此外,纸币上还有“中统元宝”、“诸路通行”八个篆字。经研究考证,这张纸币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印制,使用时间约在至元十三年(1276年),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币实物。

元朝商业的繁盛,与全国大一统局面以及水陆交通的发达是分不开的。如此发达的商业,就更需在流通领域有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也为纸币的兴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此时,是中国古代纸币最为兴盛的时期,在元朝的大部分时期里,纸钞是官方惟一认可的货币,完全取代了铜钱在流通中的地位,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一件全新的事物。

由于元政府特别重视对外贸易,元朝与各个国家的贸易往来大大促进了国内的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说“元朝瓷器运销到全世界”,可见其外销之广。据元代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一书中记载,我国瓷器外销地,包括印度支那、印尼诸岛、马来亚半岛、巴基斯坦、菲律宾群岛和阿拉伯半岛的麦加、波斯沿岸的甘埋里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元代的瓷器生产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元代瓷器是被忽视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地下、地上的元瓷不断被发现,才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元朝制瓷业在南宋的基础上继续有所发展。江西的景德镇,自北宋以来,200多年间形成瓷业的大都会。景德镇窑在制瓷工艺上还采用瓷石加高岭土,创出了“二元配方”法,提高烧成温度,减少瓷器变形,而烧出了颇有气势的大件瓷器。技术及质量的领先,使景德镇无可争议地成为了中国的“瓷都”。

青花瓷是元代瓷器的重大发展和代表,它突出了元代瓷器的特点。它的制作无论在颜料的炼制和烧造方面,都较宋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它已不像宋代青花那样釉色晦暗,而是色彩明快,釉质光润,烧造技术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1964年河北保定出土的青花加紫镂空大盖罐、青花八棱执壶和1970年北京出土的青花风头扁壶、青花托盏等都反映了当时烧造的水平。它不仅行销国内,而且还大批远销到海外,当时欧洲的贵族家中都以能有一件中国的瓷器而荣耀。

随着瓷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带动,整个元代的手工业都出现了蓬勃的繁荣景象,瓷产业的车头带动加速了手工业整体的提升。

元朝手工业的特点是官营手工业尤为兴盛。元代手工业以官手工业为主,私人手工业作坊较前减少,这是因为,蒙古人对中原技术的喜爱,蒙古族作为统治民族的身份支配中原的技工匠人。元大都设“诸色匠人总管府”,各业“提举司”等,作为官手工业的总管机关,下设印、染、绣、罗、毛、镔铁、玛瑙玉局等;后来在上都、涿州、建康、平江、杭州等地设织造局、酒醋局等。

官府手工业的原料来自科差征收等手段。其产品多用于王公贵族和宫廷的消费,很少进入市场,这些与前代相同。有所区别的是元官府手工业的工匠--系官匠人,他们户口单列,职业世袭,身份同于工奴,没有人身自由,多是元初征服地区(中原、中亚)的工匠的后代,以及后来以种种名目拘扣的。工匠分三类:军匠--生产武器,由军队管辖;人匠--为中央和地方官府局院生产,受局院辖;投下匠户--封主王公贵族管辖。由于系官匠人身份低,待遇低,导致反抗,工作效率降低,政府也曾不断招募民间匠人,或差派工匠以补其不足。

这些都是元代手工业的特点,可以看出国家的扶植在元代得到了很好的重视,呈现出了一些国家工业的原始味道。在国家整体的带动下,民间手工业也是异常活跃的。

在国家支持的产业中,火器制造无疑是得天独厚的,这与整个帝国的征服脚步是极其合拍的。火器制造在南宋和金朝都已有相当的成就,元朝又有较大的发展。现存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铸造的铜炮(藏中国历史博物馆),长35.3厘米,口径15厘米,重6.94公斤。

和金代火炮比起来,进步之大是很明显的。

元末至顺三年(1332年)造铜炮还出现了有一种燃烧火器叫“没奈何”,当接近敌船时,点燃火线,用刀砍断悬索使落敌船之上,火器俱发,焚毁无救,足见火器使用己达相当规模。另有一种可以投掷的爆炸性武器铁火炮,它大概接近于金人的“震天雷”。明朝人何孟春曾在西安城楼上见到过去贮藏的铁炮名震天雷者,“状如合碗,顶一孔,仅容指”,火发炮裂,铁块四飞,能远毙人马。

不仅是火器,其他武器,蒙古人也是精心捉摸的。元军攻襄阳,用回回人亦思马因、阿老瓦丁所造巨炮(投石机),置于城东南隅,“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用力省而所击甚远。常州之役,伯颜又使用回回炮,“甚猛于常炮,用之打入城,寺观楼阁尽为之碎”。这种投石机确具有相当大的威力。此外,元代还出现了折叠弩、叠盾等经过改进的武器。

棉织业的发展是元代民间手工业中的一个显著的成就。成宗元贞年间,松江人民制作捍、弹、纺、织的工具和错纱配色、综线挚花等技术已发展的相当成熟,织出的棉布图生动如画。松江传习棉织技术,成为江南产布的名地。据王祯《农书》所载元代棉纺工具,与历来的丝织麻纺工具大致相同。松江棉织业当是在汉族丝麻纺织的基础上,吸收黎族的棉织技术而有新的发展。

松江棉织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印染业。孔齐在《至正直记》中说:松江能染一种青花布,染法是从日本学来。用木棉布染印,青纹洗浣不脱,并说这种青花布,染印芦雁花草,宛如一幅苑画。

在元朝民间还传诵着这样一首歌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里所说的黄婆婆就是闻名古今中外的著名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中国著名的蓝印花布,就是出自黄道婆之手。正是因为有了她,海南先进的纺织技术才被带到了江南,才推动了江南地区棉纺织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棉纺织品走入寻常百姓家,才会有蓝印花布印染技术的普及、提高和发展。

元朝的经济繁华的重要标志就是元大都,公元1267年元大都的建设开始动工,历时20余年,完成宫城、宫殿、皇城、都城、王府等工程的建造,形成新一代帝都。但是,由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诏令规定,迁入大都新城必须以富有者和任官职者为先,结果大量平民百姓只得依旧留在中都旧城。在当时人的心目中旧城仍是重要的,通常把新、旧城并称为“南北二城”。

就建筑学成就而言,元大都堪称享誉中、外的建筑学艺术瑰宝。元大都城在技术方面的主持设计与参与建设者,是来自穆斯林建筑学家亦黑迭儿丁。难以想像,这位建筑学家竟能够运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特色,结合世界上先进的建筑学风格,设计出格局宏大、规划严整,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元大都。

大都新城的平面呈长方形,周长28.6公里,面积约50平方公里,相当于唐长安城面积的五分之三,接近宋东京的面积。元大都道路规划整齐、经纬分明。考古发掘证实,大都中轴线上的大街宽度为28米,其他主要街道宽度为25米,小街宽度为大街的一半,火巷(胡同)宽度大致是小街的一半。由于城市轮廓方整,街道笔直而规则,使城市格局显得格外壮观。

元大都建成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宏伟繁荣的城市,根据文献记载,仅赋役人口就有约40万,可推测当时大都城市人口近百万人。元大都从城市建筑规模之雄伟恢宏、建筑工艺之精美壮丽、商业贸易之繁华发达以及东西文化交流之丰富多彩,都是当时世界上其他城市所难以相比的,是13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一些欧洲旅行家也不远万里慕名而来,有的还写下了游记。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用了许多篇幅和形容词赞叹大都之繁华。如“宫殿之大,前所未闻”;各种建筑“巧夺天工,登峰造极”;艺术作品“金碧辉煌,琳琅满目”;“凡世界上最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出售商品之多,是世界上任何城市所不能相比的。”

另一位意大利传教士约翰·阿拉的《大可汗国记》中,也认为大都的“货物种类,较罗马、巴黎为多,蕴藏金银宝石尤富”。难怪当时的西方人读到这些游记后,会对中国和大都惊羡不已,以至掀起了寻找东方航路的热潮。

大都城最繁华的地方要数全城的中心钟鼓楼一带。这里西濒南北大运河的终点海子,南来的商船聚泊在这里。沿岸歌台、酒楼遍布。钟楼的附近有米市、面市、缎子市、毛皮市等,而西城羊角市一带还有羊市、马牛市、骆驼市。甚至附近还有专门贩卖驱奴的人市。中都旧址虽日趋冷落,然道观寺庙却仍然香火盛行。每年正月十九,京城的居民纷纷来白云观游玩,称之为“燕九节”或“安邱节”,届时人流拥挤,摩肩接踵,热闹非常。

为了保证京城的粮食需求,元朝政府开通了海上运输线,疏凿了杭州至大都的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元大都的经济繁荣同开凿通惠河密不可分。史书记载当时元大都每年要从南方运进粮食百万石以上,多时高达300余万石。在通惠河开凿之前,粮食从水路运抵通州后,要转经陆路方能抵达元大都城内。

元朝的运河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南行越过黄河、淮河、长江、太湖流域,直达杭州。这条大运河自汴河以南利用了隋朝以来的旧有河道。汴河以北主要是新开的河道。新开的河道有两段:一段是会通河,从山东东平向西北至临清,接通原有的运河河道。再有一段是通惠河,从大都到通州。

公元1291年,郭守敬指挥修建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从通州到元大都,他设计七座水闸,这七座水闸彼此相距约半公里的地方,又设计有斗门。郭守敬通过水闸和斗门的关闭与开放,调节运河各段的水位高低,引导船舶顺畅通过。工程竣工后,元世祖亲自将这段164里长的运河命名为“通惠河”。通惠河是中国工程建设史上的杰作,其运用的巧妙方法与现在国外一些运河采用的技术是基本相同的。元朝的大运河总长3000余里,和今天的大运河基本上是一致的。

这样,大运河的通航,网织起一个前所未有的物资交流网,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突破性的发展。大运河的通航,也大大促进了南北科学文化的交流。同时,元大都不仅是元朝的政治中心,还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因为有了发达的水路和陆路,所以,大量商品源源不断地进入这座大都市。来自亚洲各国、欧洲,以及非洲海岸的使者和商队络绎不绝。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沿着时间的纵轴把今天的北京在世界上进行横向比较的话,不足百年的元大都,是北京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