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国亮剑转
17545500000035

第35章 大清(3)

根据众寡悬殊的实际情形,努尔哈赤料明军东、南、北三路因道路险远,不能很快就到,明智地制定了“恁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他将六万八旗兵齐集赫图阿拉附近,准备首先击溃孤立冒进“违期先时出口”的明西路杜松军。杜松将主力驻守在萨尔浒,自己则率一万兵力攻打界凡城。明军人数虽众,但一分再分,兵力不集中,刚好给了努尔哈赤契机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

努尔哈赤派大贝勒代善率两个旗的兵力增援吉林崖,截击杜松,使杜松两部不能互援;自己则亲率六个旗的将士进攻驻守萨尔浒(位于赫图阿拉西一百二十里,今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的杜松军主力。八旗军到达界凡以东时,努尔哈赤决定“先破萨尔浒山所驻兵,此兵破,则界凡之众,自丧胆矣”。萨尔浒的明军遭到突然攻击,伤亡惨重,溃不成军,纷纷逃往萨尔浒河西岸,结果在得力阿哈一带全部被歼。努尔哈赤随即驰兵会师代善,使杜松军在吉林崖下,陷入重围,一场激战过后,“死者漫山遍野,血流成渠,军器与尸冲于浑河者,如解冰旋转而下”,杜松阵亡,明主力西路军全军覆没。

第二天,努尔哈赤又马不停蹄挥师攻击进至尚间崖的明北路马林军。努尔哈赤抓住明军不熟悉地形,行军迟缓以及各路军自顾不暇,根本不能互援的弱点,充分发挥八旗军长年惯于在白山黑水之间骑射的优势,击溃了北路明军。紧接着移兵南下,迎击明东路刘廷领军。刘廷治军素以严整著称,行则成阵,止则成营,炮车火器齐备,装备精良。努尔哈赤针对刘廷军的这一特点,制定了诱敌速进、设伏聚歼的战术。当时,刘廷军不知西路、北路已经失利,正向距赫图阿拉五十里的阿不达里冈行进。努尔哈赤自己率四千兵守城,一面将主力军派往阿不达里冈设下埋伏,一面着一批兵卒持着杜松令箭冒充明军,谎称杜松军已逼近赫图阿拉,要刘廷速进,与杜松会师攻城。刘廷中计,下令轻装急进。东路军到阿不达里冈时,遭到伏击而惨败,刘廷阵亡,协同刘廷作战的朝鲜军队被迫投降。

杨镐坐镇沈阳,掌握着一支机动部队,但对四路明军,却未能及时作出任何策应,直到三路全溃后,才慌忙急令南路李如柏军撤兵。后金军作势佯装追击李如柏撤军,明朝军士惊恐逃窜,自相踩踏,死伤千余人。至此,萨尔浒之战以八旗军的全胜落下了帷幕。

萨尔浒之战,是八旗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一次著名战役,是明廷与后金争夺辽东的关键性一战。后金军以处于劣势的兵力,五天之内即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十多万人,缴获军用物资无数,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此次大获全胜,后金政权更趋稳固,并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

叶赫部也参加了这次战役,以助明军一臂之力,见明军溃败便慌忙撤退。明军自遭此惨败后,被迫采取守势,在战场上完全陷入了被动,辽东局势日趋危急。为挽回辽东局势,明朝派熊廷弼经略辽东。于是努尔哈赤调转兵锋,集中力量进攻叶赫,并发下誓言:“不克叶赫,誓不回师!”布扬古被杀,叶赫部宣告灭亡。努尔哈赤将叶赫的平民迁到建州,入籍编旗,变成了自己的臣民。

至此,努尔哈赤终于在他的有生之年基本完成了女真的统一大业,前后花费了三十六年的时间,从“遗甲十三副”到“北自蒙古,南至朝鲜,同一语言者俱征服”。努尔哈赤确实是女真民族的骄傲。

此后,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军陆续取得了开原之役(轻取开原)(1619年)、沈辽之役(“精骑四合”尽歼守兵,攻下沈阳;五天后攻辽阳)、广宁之役和觉滑岛之役的胜利。

天命七年(明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十八日,努尔哈赤亲统八旗劲旅,西征广宁,二十日,围西平,二十一日取西平,大败明军于平阳桥,二十四日入广宁,广宁守将投降,接着平阳、西兴、锦州、大凌河、右屯卫、松山、杏山等四十余城官兵俱降。二月十七日,努尔哈赤命诸贝勒统兵守广宁,将锦州、义州等处官民迁于河东,回归辽阳。明金第三次大战又以明朝惨败而结束。

努尔哈赤一个月内连拔明廷在辽东的两大重镇,尽占辽河以东的广阔土地,登上了“辽东王”的宝座,于天命十年(明天启五年,1625年)迁都沈阳,开始了进驻辽沈地区的新局面。

努尔哈赤统领八旗军,在一系列的战争中,运用灵活战略战术,充分发挥了八旗军的优势。毫无疑问,努尔哈赤带领他的八旗军取得了一场场有如神话般的胜利,他的辉煌战绩将永载史册。

3.苦心经营,清军入关

努尔哈赤及其统率的八旗军夺得了一系列以少胜多的战争神话,堪称战神。但这位战神一生的最后一场战役却败给了明朝的一介书生袁崇焕。

努尔哈赤之所以败在了袁崇焕这一关,首先,是因为他当时处于九尺高台即将建成的时期,大权独揽,难免刚愎自用,几乎将其当初对明起兵时的六大任人原则丢弃一空。战神往往越战越勇越战越目下无人,目下无人势必导致盲目轻敌,盲目轻敌包括认不清找不准敌人的薄弱点,而这往往就是要命的失败前兆。努尔哈赤错估了袁崇焕的为人,许他以高爵,岂不知人家原本就是明王朝无以复加的爵将了。这正如老子所说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袁崇焕不缺高爵,奈何以高爵诱之?没弄清敌对力量的详情,就贸然猛攻,遭致损兵折将,自己也落得一个重伤不治的下场。

从图伦城一役到遭遇“宁远之败”以前,一生打过的胜仗就有十二次,努尔哈赤这位战神是真正地活到老,战斗到老。他自己也曾经说过:“吾自幼于千百军中,孤身突入,弓矢相交,兵刃相接,不知几经鏖战。”(《满文老档·太祖卷》)努尔哈赤死后,后金的继位者是其第八子皇太极。皇太极十二岁丧母,他跟随父兄,吃苦耐劳,体格健壮,勇力过人,习得一身骑射的好本领,“步射骑射,矢不虚发”(《清太宗实录》),既继承了本民族尚武的传统风俗,又倾心学习中原文化,为他日后不断完善国家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参加作战和协助努尔哈赤治理国家的过程中,皇太极逐渐显露了头角。据文献记载,皇太极的生母孟古姐姐在临死前想见叶赫的亲人最后一面,但叶赫怕有诈而拒绝了。为此,皇太极非常记恨叶赫的娘舅家。所以在灭海西女真最强的叶赫部时,他格外英勇奋战,立了大功。以后的萨尔浒等重要战役中,他持续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也是他最终在汗位之争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说,皇太极二十岁时随军出征攻伐乌拉部时,与其兄莽古尔泰急不可耐,想立即过河进攻。努尔哈赤对他们说,“用兵不能像你们想的那样简单,好比砍伐大树,怎么能一下子砍断?必须用斧子一下一下去砍,渐渐折断。相同的大国,势均力敌,要一举将其灭亡,怎么可能办到?应当把它附属的城廓一个一个攻取,一直攻下去。没有阿哈,额真怎么能生存?没有诸申,贝勒怎么能生存?”《(满文老档·太祖卷》)从此,“伐大树”之说,深深留在了皇太极的记忆里。据《清太宗实录》载,后来他曾以此告诫臣下,要攻灭一个大明国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得打持久战,从削弱它的旁枝做起,逐步切削,最后断其主干。

由于努尔哈赤没来得及选定继承人就故去了,所以后金汗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是虚空无主的。据说,因天命汗努尔哈赤晚年甚是宠爱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所以要不是当时多尔衮尚幼,登上汗位的就可能是他而不是皇太极了。但无论如何,皇太极的确于1626年9月成为了天聪汗。

他执政后,采取了“安民”、“重本”、加强集权统治等一系列革新内政的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皇太极不忘本民族是靠骑射安身立命的,因而十分重视尚武传统。他对各牛录额真说“劝农讲武,国之大经”。命令他们在各自所管地方督促并率领老少于春、夏、秋三时勤于习射。他特别强调:“这是我国‘制胜之技’,怎么能不努力学习?”(《清太宗实录》)但在耕种与征战发生矛盾时,宁可服从耕种。这就把安定的农耕生活提到了重要的地位。

皇太极本人有很好的文化素养,认识到发展文教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推行了振兴文教的措施。他还规定从天聪六年起,八岁以上、十五以下的贝勒大臣子弟必须读书。努尔哈赤当初创造的满文无圈点,上下字雷同,人名地名极易弄错,皇太极命巴克什达海酌加圈点,即后世所称圈点满文。

皇太极还重用有才干的汉人。他刚一即位,就把范文程招至左右,委以重任。当时明朝有宁远巡抚袁崇焕驻兵宁远,防守严密,清兵无法越雷池一步,又怕朝鲜和蒙古抄袭自己的后路。便趁明朝内部混乱之际,先出兵征服朝鲜和蒙古。在这两方面战役中,范文程奇谋善策层出不穷,为大清扫平后路、壮大实力立下很大的功劳。

皇太极一即位,就大刀阔斧改革其父的弊政与落后的体制。据《清太宗实录》载:皇太极力主“满洲、蒙古、汉人视同一体”,将满汉合住改为分屯别居,汉人自立一庄,用汉官管理;恢复汉族奴隶的“民户”地位,编为户籍。优礼汉官,大量吸纳汉、蒙古人加入后金(清)政权,续建汉军、蒙古八旗,从而彻底改变其父所建单一的女真(满)族政权,改造成统一的多民族的政权。又如,改官制,变体制,按明制设六部,废“贵族共和制”,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皇太极的一系列改革,从根本上消除了努尔哈赤晚年的社会危机,将清政权引导到蓬勃发展的道路。

随着皇太极实现对清政权的进一步巩固,对抗明廷的资本也就跟着越来越雄厚了。可以说,皇太极继努尔哈赤后,为大清不日的最终入关、入主中原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皇太极在位期间,对明廷主要采取一面议和自固,一面不断削其旁支的政策。在总的战略上要与明朝争衡,这是不可改变的。但在辽西受阻,一时不得不另找出路。他决定向蒙古进军,一方面征服尚未统一的蒙古余部,另一方面也是寻找从蒙古向明朝进攻的道路。同时,一直派一部分兵力在辽西以守为攻,不断骚扰明边境。

皇太极用反间计除去袁崇焕后,仍然坚持推行诱降政策,明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纷纷归降了后金。

在范文程的策划下,皇太极很早就使用议和的手段来欺骗和麻痹明朝政府,在局势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就议和退兵,休兵养马,等到兵强马又壮时,就撕毁和约,纵兵大掠,夺取中原地区的人力物力。

皇太极及其父努尔哈赤趁着明朝日益衰落的有利形势,代表新兴的满、蒙贵族和部分汉族地主阶级,在辽东之地,跃马挽弓,纵横驰骋,取得了惊人的胜利,为清一代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是英勇善战的军事家,也是治国有方的政治家。但是他没有带领清军入关就宾天了。

皇太极去世后,由于种种原因,此时最强的多尔衮把年仅六岁的皇太极的儿子福临拱上了帝位。带领清军入关的任务就落到了时为摄政王的多尔衮身上了。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大汗,处心积虑,都没能打开通往中原大好河山的大门,结果皇太极刚刚驾崩,天赐良机竟然不期而至。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农民起义军,于三月十九日攻占北京。明崇祯帝于煤山自缢殉国,明灭。

范文程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闯王入京,八旗军可以趁机入关。于是上书倡议立即挥师入关,向李自成大军发起进攻。他指出李自成“涂毒中原,杀害国君和国后,这是必讨之贼”。随后他列出李自成三个失败的缘由,断言李自成“虽用兵百万、横行无惮,可一战破也”,极力鼓动说:“我国上下同心,兵甲选练,声罪以临之,恤其士夫,拯其黎庶,兵以义动,何功不成。”(《满文老档》)在这份具有文献意义的奏疏中,范文程再次强调要改变以往烧杀抢掠的政策,他说:“古未有嗜杀而得天下者,国家如果只想在关东称帝倒是可以,如果想将统一中原,非安抚百姓不可。”

后金朝廷采纳了范的建言,立即下令连日急聚兵马,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上,无不从军。多尔衮、阿济格、多铎等很快就确定了入关大策。四月九日,多尔衮统率八旗满洲、蒙古、汉军等共约14万大军,奔向山海关。此时的吴三桂出于自身根本利益的考虑以及种种众说纷纭的复杂原因,一改投奔李自成的初衷,“翻然复走山海关”,转而与之对抗,并派人向清八旗军求援。多尔衮实际上已经派人回沈阳调兵了,吸收吴灭农民军是既定策略。但他故意缓慢进军,无非是想得渔人之利,待李自成军与吴三桂军均精疲力竭之际,八旗军再以旺盛的精力一举大溃农民军。多尔衮的铁骑就这样以破竹之势入关了!

五月初二,多尔衮率领清军,从朝阳门进北京城。多尔衮进紫禁城,临武英殿御政。接着,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在北京再次即位,并定都北京。清廷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军残余势力和南明抗清武装,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