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国亮剑转
17545500000039

第39章 大清(7)

7.稳住阵脚,康乾盛世

文字狱确实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但也的确有利于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治世,号称“三世之春”,是清朝的黄金时代。所以有论者认为,严厉的文化专制扼杀了思想自由,从而也窒息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最终造成了“万马齐喑”的可悲而且可怕的局面,但思想统一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是重要的,康、雍、乾时代力行整饬思想,一时确也有助于保持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其正面效应不容完全抹煞。

在这种统一思想的背景下造就出一段盛世--“康乾盛世”。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康乾盛世历史报告》在介绍清朝财政与社会经济状况时,明确指出: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商品经济水平与工商业繁荣程度,也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范文澜在其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绪论部分中指出:清朝前期的封建经济比明朝更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在明朝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康、雍、乾三代的盛世局面是中国封建社会持续时间最长的治世。据载,清康熙时,国家储备更充足,自康熙五十年起,总计康熙朝蠲免钱粮达白银1.4亿两。乾隆时,国家鼎盛,储备雄厚,先后四次免全国钱粮,累计达白银1.2亿两;又三次免全国漕粮1000万石左右。国库存银最高时近8000万两,常年在六七千万两之间。即使打仗,军用浩繁,国库存银少则二三千万两,多则六千万两。

一个朝代通常是以武力推翻另一个朝代而建立的,但马背上得天下绝不表示就能坐在马背上守天下。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因此,大凡开国之初,统治者多要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明清之际,经过长期战乱,经济残破,土地荒废,人口锐减。民间言传“离乱人,不如太平犬”。对于老百姓来说,改朝换代的战乱结束后,新的朝廷就要休养生息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清统治者以农业“为国之本”,大力发展经济,实施“裕民”之策,力求达到家给人足。清廷继承和发展顺治年间提出的一些积极措施,在经济政策上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变革,社会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发展。

顺治和康熙时,编定《赋役全书》,以明万历年间的赋役额为准,取消苛捐杂税,归并税收名目。又颁发“易知由单”、“串票”,简化征收手续,改进纳税制度。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永不加赋”,将丁税总额固定下来,不再随人口的增加而增收,稳定了全国的丁税负担。

康熙强调:“从来致治之道,裕民为先,惟以海内富庶为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清朝开始实施大规模发展农业的计划,全面推行垦荒政策,自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起,要求五年内将全国的荒地全部垦为农田,凡垦荒成绩突出的省份和官员受奖,反之则受罚。资助农民垦荒,鼓励垦荒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指令各地特别是驻边疆地区的军队实行“军屯”,土地广为开垦,耕地逐步增长。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清政府不惜投巨资治理黄淮水患,整治运河。自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实施治黄,历三十年,肆虐半个多世纪的黄淮水患得以根治,黄河“安澜顺轨百有余年”,农业连年丰收。乾隆时继续大规模兴修水利,实行高投入,又胜过前朝。总计“河工、海塘,以亿万计”。

清廷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推进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康熙1669年下令停止清初实行的圈地政策,宣称满汉军民一律平等对待;将土地还给农民,奖励垦荒,农民开垦了大量荒地,清初100多年里,耕地面积增加了40%以上;还规定大地主不许欺凌佃户,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雇佣关系;减免地租,并且免除杂派和“三饷”(辽饷、剿饷、练饷),奖励垦荒,招集流亡,减轻赋役,康熙时宣布以1711年的丁银额为准,“永不加赋”。雍正时又进一步采取了“地丁合一”、“摊丁入亩”的政策,这是对明朝一条鞭法的沿袭和发展。这一系列措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和了阶级矛盾,封建秩序逐渐稳定,农业生产比以前有了显著的恢复和发展。这首先表现在耕地面积的扩大上,据相关资料记载,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除去官田、一些少数民族的土地及部分地主隐瞒的土地,全国耕地面积达607万顷,雍正时增至890万顷。

康熙帝奖励垦荒,宣布原明藩王的土地归现耕种人所有;维护国家统一,平定叛乱;维护国家利益,抵御外族侵略。阎崇年评价说,康熙大帝革除旧制,施行新政,勤于国事,好学不倦,御敌入侵,山河一统,治河重农,提倡文教,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雍正时对农业发展最有促进作用的是实行“摊丁入亩”。中国自古就有人丁税,成年男子,不论贫富,均须缴纳人头税。雍正实行改革,取消了人头税,将人丁税摊入地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此项政策将丁银平均分摊于地亩之内,不再按人丁和地亩双重标准收税,变成了单一的土地税。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改革,从此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简化了收税标准和手续,有利于丁多地少的贫苦农民。同时,这项改革也意味着国家对农民人身的控制也放松了,更进一步促进了人口流动和民族融合。

据《清实录》载,雍正二年(1724年)全国耕地面积达7.8亿亩,至乾隆朝已突破10亿亩。随着耕地的扩展,人口增长尤为迅猛,继康熙六十一年突破一亿人口大关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又突破三亿,此时的人均耕地仅三亩多一点。这意味着,一年的粮食产量要养活3亿人,非农业已发展到了很高水平不能为。再看财政,顺治时,入不敷出;康熙末年,国库存银不足1000万两;雍正五年已达到5000万两;乾隆朝最盛时,国库存银高达8000万两。国家财政充足,惠于民施,大规模减免钱粮,仅据《清圣祖实录》统计,自康熙元年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累计免去全国地亩人丁银共1.17亿两。又自康熙五十年起,3年内总减免全国新征、旧欠,共白银3206万余两。同时宣布“自是后年所生人丁永不加赋”。乾隆时,先后四次减免全国钱粮,总额达1.2亿两。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充分显示了盛世的经济繁荣。

康熙、雍正之后,继位的乾隆帝进一步发展经济,国力更加昌盛;又以承德避暑山庄为行宫,加强了同蒙、回等少数民族的联系,稳定了清朝对外族的统治。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统治的时期,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清帝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鼎盛阶段。康熙、乾隆时对边疆各地积极用兵,平定了边地,巩固了疆域。清朝的疆域北至西伯利亚,南至南海诸岛、西洋群岛,西至葱岭,东到外兴安岭、库页岛,已是一个幅员辽阔、国势强大的统一国家,这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

康、雍、乾三帝不断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其生活状况,保持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康、雍、乾所施行的政策和具体做法得民心,顺民意。明末吏治腐败,是其亡国的主因之一。清朝入关后,时时以明亡为戒,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摄政王多尔衮说:“贪官必诛,何必论赃多少!”世祖也说:“安民之本,首在严惩贪官。”康雍乾三朝仍把吏治摆在了治国的首位,圣祖“惟以察吏安民为要务”,严惩贪吏,奖励廉吏清官。世宗即位,向全国臣民宣布:“朕惟国家首重吏治。”他针对圣祖晚年吏治有所松弛,又加大了打击贪官的力度,大声疾呼:“吏治不清,民何由安!”要求各级官员必“以实心行实政”。乾隆朝已进入鼎盛,仍不放松吏治,以“整肃官方”,达到“惠民斯民之至意”。三朝澄清吏治,一脉相承,方才出现吏治清明的局面。

清朝统一全国,边疆地区在中央政府管辖下得到了较长时期的安定,经济迅速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内地急剧增加的汉族人口大批迁往边疆,开垦田地,从事农耕,传播了较为先进的耕作技术,也有的经营手工业、采掘业、商业,使边疆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大大活跃起来。各族人民互相融合,共同劳动,相互学习,生产技术得以不断提高。

清朝的税制改革使手工业者和商人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他们的地位也有所提高。清统治者对民间手工业的限制相对放宽,这对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清前期,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和地区较明朝有所增加。云南的采矿业、四川的制盐业、台湾的制糖业、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都出现了雇佣生产关系。清代手工业生产水平超过了明代,生产效率比以前大大提高,产量和品种更加丰富。手工工场的规模也比明朝扩大了。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按照马克思关于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来说,政治清明,经济发达了,文化自然兴盛。

清朝的盛世持续达百余年,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盛世。其原因主要是康、雍、乾三朝治国方略及政策保持了连续性,互为继承,各有发展。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统治集团长期保持稳定,政局安定。康熙朝开创了全新的盛世局面,雍正朝承前启后,继续开拓进取,不但巩固了前辈创造的治国基业,而且又有所发展。乾隆朝继前三代人之大成,始成“全盛”之势,将清朝政治、经济、文化推到了顶峰。

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拒小流,方能成就大海。与历代绝大多数的汉族皇帝不同,康熙、雍正和乾隆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出身的君主有一个十分可贵的“大中国”的观念。雍正认为“华夷之别”在于是否“向化”,即是否接受和拥有共同的文化传统。并说:“我朝肇基东海之滨,统一中国,君临天下,所承之统,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所用之人,大小文武,中外一家之人也,所行之政,礼乐征伐,中外一家之政也。”(《康乾盛世的成就与隐患》)《反对用西方为坐标来否定康乾盛世的做法》一文提到,清朝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不能证明清朝比明朝有倒退,也不能证明清朝在封建王朝中就不是最优秀的。事实是: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高峰,汉唐宋明不能比。中国封建王朝在政治上的传统弊端,在清朝,统统都被压缩到最小程度,传统的边患在清朝没有了。单单在封建王朝范围内比较,清朝能给人以近乎完美的感觉。清朝在中国封建王朝内的地位,就相当于孔子推崇的周朝在上古三代中的地位。

清康乾发展了“大一统”,而且突破了历代“内诸夏外夷狄”的传统观念,自康熙起放弃修长城,这就破除了2000年来的隔阂,使得“中外一家”成为现实,这直接为现代中国版图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康乾盛世是我国封建王朝史上最后一次辉煌。

“康乾盛世”的结束,“在事实上告诉人们:封闭的传统、文化形态、经济模式虽然可以造就出表面繁荣的景象,但却无法克服自身固有的历史局限,无法摆脱盛衰之变的恶性循环,更无法应付充满竞争的世界一体化浪潮。中华民族要走向复兴,必须在批判封建传统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戴逸《论康乾盛世》)8.收复台湾,平定藏乱远古时代,台湾就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

(台湾),当时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上留下了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到宋元时期,大陆进入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时的台湾,尚处在原始社会。统一前的台湾社会发展已展示出鲜明的大陆倾向,台湾经济已开始从狩猎时代进入农耕时代。

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郑成功之父)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把其收购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但这次武装起义被镇压下去。(陈长连《台湾问题的由来》)1661年,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两万多名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总督揆一至书:“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及之物,悉听而归。”揆一不肯投降。